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27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包括架体结构,架体结构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无人机组件,无人机组件设置在架体结构的顶部用于实现架体结构的移动;其中,无人机组件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组件,螺旋桨结构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机臂组件沿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螺旋桨结构朝向变化,相较于现有检修机器人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安装在输电线上的方式,通过无人机组件的设置,在辅助实现检修机器人自动安装的同时,为检修机器人提供了在线路上运行的动力;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使检修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且通过对无人机组件的改进,在遇到架空线上的障碍点阻挠检修机器人行走时,能够通过改变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实现越障。构的朝向实现越障。构的朝向实现越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修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电网规模日趋庞大,输变电设备存量逐步增加,借助智能化信息技术对电力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测、日常巡检、维修、保证整体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健康的作用凸显。
[0003]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维修除了风险系数高,还存在人力成本日渐增加、工作效率存在瓶颈等众多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线路巡检的安全性,通常采用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如在专利202011425286.X中提供了一种线缆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结构通过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越障性能,但是针对于该结构而言,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安装在输电线上,虽然降低了在线路检修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但是在机器人的布置或回收阶段,采用人工布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通过结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检修机器人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安装在输电线上的方式,本方案通过无人机组件的设置,在辅助实现检修机器人自动安装的同时,为检修机器人提供了在线路上运行的动力;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使得检修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且通过对无人机组件的改进,在遇到架空线上的障碍点阻挠检修机器人行走时,能够通过改变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实现越障。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包括,架体结构,所述架体结构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无人机组件,所述无人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的顶部用于实现所述架体结构的移动;其中,无人机组件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组件,螺旋桨结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螺旋桨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桨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臂组件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机臂组件沿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变化。
[0008]本方案中,该高空检修机器人包括架体结构以及无人机组件,其中所述架体结构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所述无人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的顶部,用于实现架体结构的转移,且所述无人机组件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组件,螺旋桨结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螺旋桨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桨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臂组件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机臂组件沿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变化;在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空检修机器人进行线路检修时,能够通过无人机组件将架体结构从地面运输到待检修线路上;且通过针对于无人机组件的结构设计,通过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变换,从而实现高空检修机器人的移动发现变化,在需要将高空检修机器人从地面运输到待检修线路时,螺旋桨结构朝向第一方向实现高空检修机器人
的上升,在高空检修机器人着线后需要在待检修线路上移动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转动所述机臂组件,从而实现螺旋桨朝向的变化,从而改变检修机器人的运动方向;本方案通过结构设计,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检修机器人需要工作人员将其安装在输电线上的方式,本方案通过无人机组件的设置,在辅助实现检修机器人自动安装的同时,为检修机器人提供了在线路上运行的动力;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使得检修机器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且通过对无人机组件的改进,在遇到架空线上的障碍点阻挠检修机器人行走时,能够通过改变螺旋桨结构的朝向实现越障。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臂组件包括连接臂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两端的折叠臂,两个所述螺旋桨结构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折叠臂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折叠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机臂组件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的铰接结构;所述铰接结构包括铰接座以及锁定结构,所述铰接座以及所述锁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轴线的两侧;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的第一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上的第二连接座,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座靠近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舵机、第三连杆以及卡持件,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所述卡持件用于卡持所述机臂组件。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机臂组件与所述螺旋桨结构;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机臂组件连接的连接块以及用于承载所述螺旋桨结构的承载台结构,所述承载台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承载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块设在两个所述侧板的间隔空间中,且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侧板的侧面与所述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套设在所述机臂组件上,所述第二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侧板连接用于实现所述侧板转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结构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行走轮以及用于将线路导向至与所述行走轮相互配合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连接部以及具有导向开口的导向部,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向部两端之间的距离。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单元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单元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导向单元之间通过第五连杆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连杆平行设置且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五连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部的导向开口的两侧。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单元连接;所述第六连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六连杆平行设置且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第六连杆分别位于所述导向部的导向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六连杆与所述导向部的连接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导向部的连接位置远离所述连接部设置。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源的电源舱,所述电源舱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
以及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五连杆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六连杆连接。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包括两个刹车夹爪以及驱动件,所述刹车夹爪的一端为用于与线路配合的配合端,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配合端靠近或远离。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该高空检修机器人包括架体结构以及无人机组件,其中所述架体结构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所述无人机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的顶部,用于实现架体结构的转移,且所述无人机组件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组件,螺旋桨结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螺旋桨结构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结构(200),所述架体结构(200)用于与线路相互配合;无人机组件(300),所述无人机组件(300)设置在所述架体结构(200)的顶部用于实现所述架体结构(200)的移动;其中,所述无人机组件(300)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机臂组件(310),螺旋桨结构(320)以及驱动组件(330);所述螺旋桨结构(320)为两个,两个所述螺旋桨结构(32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臂组件(310)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330)用于驱动所述机臂组件(310)沿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螺旋桨结构(320)的朝向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组件(310)包括连接臂(31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臂(311)两端的折叠臂(312),两个所述螺旋桨结构(32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折叠臂(312)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折叠臂(3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臂(3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机臂组件(310)还包括折叠组件(900),所述折叠组件(900)包括第一套筒(910)、第二套筒(9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套筒(910)与所述第二套筒(920)的铰接结构(930);所述铰接结构(930)包括铰接座(931)以及锁定结构(932),所述铰接座(931)以及所述锁定结构(9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910)轴线的两侧;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一连杆(932a)、第二连杆(932b)、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910)上的第一连接座(932c)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筒(920)上的第二连接座(932d),其中,所述第一连杆(932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932c)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32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932b)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932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932d)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932c)靠近所述第一套筒(910)的端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座(932d)靠近所述第二套筒(920)的端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0)包括第一舵机(331)、第三连杆(332)以及卡持件(333),所述第三连杆(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舵机(33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32)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持件(333),所述卡持件(333)用于卡持所述机臂组件(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检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800),所述安装座(800)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机臂组件(310)与所述螺旋桨结构(320);所述安装座(800)具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裕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