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26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有发光组件的地刷及与地刷可拆卸配合的前盖组件,发光组件包括多个光源,前盖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锁合结构和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入光部沿发光组件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锁合结构设于上盖板与导光板之间,锁合结构对应于导光板发生相对滑动的区域为导光板的入光部。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可以沿着入光部进入导光板后沿导光板向前射出,可以大大减少光线在沿导光板向前射出时的反射和逃出,有利于提高照明亮度,能更好的满足照明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利用导光板的入光部为锁合结构提供滑动区域,可以使锁合结构得到有效的竖向支撑。可以使锁合结构得到有效的竖向支撑。可以使锁合结构得到有效的竖向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一些清洁设备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清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现有的手持式表面清洁机一般包括机身、地刷、供水组件和集污组件,地刷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清洁件,供水组件用于向清洁件供水,使清洁件可以吸水浸润后对待清洁面进行湿擦,集污组件用于将地刷底部的脏污和清洁件被刮落的脏污吸入集污桶中。为了便于用户获知待清洁面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床底、柜底、沙发底等昏暗空间内的待清洁面情况,一些表面清洁机在地刷的机壳内设置了发光组件,并在前盖组件内设置了导光板,发光组件的光可以在导光板的导光作用下向前射出地刷。由于前盖组件与机壳一般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固定在一起,为了使卡扣结构能顺利滑动解锁,导光板设有用于避让卡扣结构的避让部,如此造成导光板在宽度方向上并非连续设置,此种结构的导光板还会增大光线的反射和逃出,仅有少部分光线可以沿着导光板向前射出,导致照明亮度较低或照明区域较小,不能很好的满足照明要求,从而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改进导光板的结构,提高照明亮度的同时满足锁合结构的滑动要求。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发光组件的地刷及与地刷可拆卸配合的前盖组件,发光组件包括沿地刷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光源,前盖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锁合结构和导光板,导光板包括邻近发光组件设置的入光部,所述入光部沿发光组件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锁合结构设于上盖板与导光板之间,锁合结构对应于导光板发生相对滑动的区域为导光板的入光部。
[0005]优选的,所述入光部的顶面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筋,锁合结构与凸筋抵触。
[0006]优选的,所述凸筋沿前后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凸筋沿导光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还包括设于入光部前侧用于将光导向待清洁面的出光部,入光部与出光部的宽度一致且不小于发光组件的宽度。
[0008]优选的,所述出光部的前端设有外露于前盖组件的出光面,出光面倾斜设置且与待清洁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60
°

[0009]优选的,所述出光部自入光部的前端斜向下朝前延伸;和/或,所述地刷设有位于前盖组件底部的清洁件,出光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件转动中心线的前方。
[0010]优选的,所述入光部包括平整的导光区和设于导光区后侧的入光区,入光区的厚度自后向前减小且后端设有与发光组件对应的入光面,锁合结构相对于导光板发生相对滑
动的区域与导光区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入光面的高度大于发光组件的出光高度。
[0012]优选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分布的滑块和设于两个滑块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滑块在相互远离的端部设有卡扣,地刷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弹性件被设置为在两个滑块受力相向滑动使卡扣脱离卡槽时发生弹性变形,且在两个滑块被松开时驱使两个滑块背向滑动使卡扣插入卡槽中。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设有下沉的扣手凹部,上盖板设有用于避让扣手凹部的避让口;和/或,所述上盖板或下盖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凸出的定位部,导光板和滑块设于左右两个定位部之间,定位部设有供卡扣伸出前盖组件的通槽。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技术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导光板的入光部沿发光组件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可以自入光部进入导光板后沿导光板向前射出,还可以大大减少光线在沿导光板向前射出时的反射和逃出,有利于提高照明亮度,能更好的满足照明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由于入光部沿发光组件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可以适当降低导光板与发光组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即使导光板与发光组件有所错位,光源发出的光线仍可以自入光部射入并沿导光板向前射出。再者,利用导光板的入光部为锁合结构提供滑动区域,可以使锁合结构得到有效的竖向支撑,有利于提高锁合结构的滑动顺畅性。
[0016]2、锁合结构与入光部顶面的凸筋抵触,通过凸筋使锁合结构与入光部顶面之间的面接触转变为锁合结构与凸筋之间的面接触,大大减小锁合结构与导光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降低锁合结构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提高锁合结构的滑动顺畅性,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还能适当减轻锁合结构的滑动对导光板造成的磨损。
[0017]3、凸筋沿前后方向延伸,凸筋的延伸方向与光线的射出方向一致,可以减小光线在沿导光板向前射出时自凸筋发散逃出的占比,有利于提高照明亮度。凸筋沿导光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使锁合结构在滑动时能始终抵在凸筋上。
[0018]4、入光部与出光部的宽度一致,且两者的宽度不小于发光组件的宽度,使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尽量自入光部射入,自入光部射入的光线可以在等宽的导光板内充分混合后射出,使自出光部射出的光线可以集中照射在地刷前方的待清洁面上,有利于提高照明效果。
[0019]5、出光部前端的出光面倾斜设置且与待清洁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60
°
,合理设置出光面与待清洁面之间的夹角,在光源能量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照射到更多的待清洁面区域。若夹角小于20
°
,被照射的待清洁面区域较小。若夹角大于60
°
,照射到待清洁面上的光线较为发散,照明亮度较低,不利于保证照明效果。
[0020]6、出光部自入光部的前端斜向下朝前延伸,合理设置出光部的延伸结构,使进入导光板的光线可以沿着出光部斜向下并朝前照射到待清洁面上。出光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清洁件转动中心线的前方,避免清洁件对自出光面射出的光线造成的遮挡影响,确保自出光面射出的光线尽量照射到待清洁面上。
[0021]7、入光区的厚度自后向前减小,使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尽量自入光区射入导光板的同时合理减小导光区的厚度,从而可以合理减小前盖组件的厚度,有助于合理减小地刷的高度,使地刷能进入床底、柜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内进行清洁,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
体验。
[0022]8、入光面的高度大于发光组件的出光高度,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尽量自入光面射入入光部,以便在光源能量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照明亮度,也便于合理降低发光组件与导光板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
[0023]9、用户施力于两个滑块使两个滑块相向滑动解锁卡扣与卡槽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用户松开滑块时,恢复形变的弹性件驱使两个滑块背向滑动,使卡扣插入卡槽中。合理设置锁合结构的具体结构,满足前盖组件与地刷之间的可拆卸配合要求,也便于用户操作。
[0024]10、滑块设有下沉的扣手凹部,上盖板设有用于避让扣手凹部的避让口,用户在解锁时可以通过避让口伸入扣手凹部内并施力于滑块,合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发光组件的地刷及与地刷可拆卸配合的前盖组件,发光组件包括沿地刷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光源,前盖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锁合结构和导光板,导光板包括邻近发光组件设置的入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沿发光组件的宽度方向连续设置,锁合结构设于上盖板与导光板之间,锁合结构对应于导光板发生相对滑动的区域为导光板的入光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的顶面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凸筋,锁合结构与凸筋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沿前后方向延伸;和/或,所述凸筋沿导光板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设于入光部前侧用于将光导向待清洁面的出光部,入光部与出光部的宽度一致且不小于发光组件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的前端设有外露于前盖组件的出光面,出光面倾斜设置且与待清洁面之间的夹角为20
°
~60
°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孙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