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车辆内饰部件。车门装饰件(100)包括基底(50)和蒙皮(10)。基底(50)包括本体部(51、55),以及相比于本体部(51、55)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52、54)。蒙皮(10)以从车辆内侧覆盖突出部(52、54)的方式布置在基底(50)的车辆内侧。蒙皮(10)是包括经线(10A)和纬线(10B)的织物。纬线(10B)在与经线(10A)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经线(10A)反射光。经线(10A)反射光。经线(10A)反射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内饰部件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内饰部件。
技术介绍
[0002]已知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其包括基底和蒙皮层,基底具有与内部空间相对的内侧面,蒙皮层布置在基底的内侧面上。该车辆内饰部件具有从车体板侧朝向内部空间凹陷的形状。
[0003]在这种车辆内饰部件中,在基底的内侧面覆盖有蒙皮的情况下,取决于蒙皮(蒙皮层)的厚度或材料,可能无法清楚地识别基底的不均匀(uneven)形状。这可能使车辆内饰部件的设计劣化。穿过车窗玻璃进入车辆内部空间的光可能从蒙皮朝向车窗玻璃反射。这种反射光可能导致车辆内饰部件被反射在车窗玻璃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设计(design)上得到改进的车辆内饰部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太可能被反射在车窗玻璃中的车辆内饰部件。
[0005]根据本公开的车辆内饰部件包括基底和蒙皮。基底包括本体部和结构部,所述结构部包括相比于所述本体部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以及相比于所述本体部朝向车辆外侧凹陷的凹陷部中的一者。蒙皮以至少覆盖所述结构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底的车辆内侧。所述蒙皮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线的织物,所述第一线反射光。
[0006]根据该车辆内饰部件,用反射光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织成的蒙皮从车辆内侧覆盖结构部。在结构部包括突出部的情况下,突出部上的蒙皮部变得明亮并且能够表现出光泽表面。在结构部包括凹陷部的情况下,凹陷部上的蒙皮部变暗并能够表现出哑光表面。因此,结构部容易表现出立体感,并且车辆内饰部件的蒙皮增强了基底的设计形状。
[0007]在以上构造中,结构部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延伸,蒙皮可以布置为以使得第一方向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式覆盖结构部。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光根据结构部的形状反射。容易表现出结构部的立体感并且能够改进设计。
[0008]在以上构造中,蒙皮可以以使得第一线延伸所沿的第一方向沿着车辆上下方向或车辆内外方向的方式布置在基底的车辆内侧。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穿过车窗玻璃进入车辆内部空间的光不太可能被蒙皮朝向车窗玻璃反射。因此,车辆内饰部件不太可能被反射到车窗玻璃中。
[0009]在以上构造中,蒙皮可以包括与另一部件的车辆内侧面上的第一蒙皮相邻的边缘蒙皮部。该第一蒙皮可以是织物,其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并反射光的第三线以及在与第三方向交叉的第四方向上延伸的第四线。边缘蒙皮部可以包括在第五方向上延伸并反射光的第五线以及在与第五方向交叉的第六方向上延伸的第六线。第五线在边缘蒙皮部中延伸的第五方向可以沿着第三线延伸的第三方向。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边缘蒙皮部与第一
蒙皮具有同样的光反射特性,诸如颜色明暗等。
[0010]在以上构造中,第一线可以具有三角形截面。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更容易表现出结构部的立体感。
[0011]在以上构造中,第二方向可以沿着延伸方向。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容易表现出结构部的立体感并且能够改进设计。
[0012]在以上构造中,第一线的光反射率可以高于第二线的光反射率。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光根据结构部的形状反射。容易表现出结构部的立体感并且能够改进设计。
[0013]在以上构造中,第一线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纤维,第二线可以包括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纤维,并且第一直径可以小于第二直径。根据这种构造,第一线的反射率相比于第二线增高。光容易根据结构部的形状反射,更容易表现出结构部的立体感并且能够改进设计。
[0014]在以上构造中,第一直径可以是1μm至5μm(包括1μm和5μm),第二直径可以是6μm至30μm(包括6μm和30μm)。
[0015]在以上构造中,第五方向可以沿着第一方向。根据这种车辆内饰部件,蒙皮整体上能够表现出均匀的光反射特性,诸如颜色的明暗等。
[0016]在以上构造中,蒙皮可以布置在基底上,使得车窗玻璃的与蒙皮相邻的边缘与第一线延伸所沿的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60度以上且小于180度,并且车窗玻璃的边缘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根据这种构造,穿过车窗的光不太可能从第一线朝向车窗反射。因此,车辆内饰部件不太可能被反射到车窗中。
[0017]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角度可以是60度至90度,包括60度和90度。
[0018]根据本文所述的技术,能够提供在设计上得以改进的车辆内饰部件。能够提供不太可能反射到车窗玻璃中的车辆内饰部件。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的截面图。
[0020]图2是示出了从左侧看到的车辆内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21]图3是蒙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0022]图4是示出了光穿过车窗玻璃的示意图。
[0023]图5是示出了从左侧看到的车辆内部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第一实施方式>
[0025]将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将说明在车辆1的车门中包括的车门板上安装的车门装饰件100(车辆内饰部件)。在图中,箭头FR、RR、U、D、IN和OUT分别代表前侧、后侧、上侧、下侧、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
[0026]如图1所示,车门装饰件100包括蒙皮10和作为板构件的基底50。蒙皮10是比基底50薄的布。用粘合剂将蒙皮10结合到基底50的车辆内侧面。如图2所示,车辆1包括车门装饰件100、车窗玻璃70、71以及在车辆内部的前部中沿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仪表板120。车窗玻璃70是能够上下移动的电动车窗,并且在车辆1的车窗玻璃中最靠近车门装饰
件100。车窗玻璃71是挡风玻璃,乘员通过它可以看到前方,并且车窗玻璃71在车辆1的车窗玻璃中最靠近仪表板120。
[0027]如图1所示,基底50包括:本体部51、55;相比于本体部51、55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52、54;以及在突出部52、54之间并且相比于本体部51、55朝向车辆外侧凹陷的凹陷部53。突出部52、54和凹陷部53是结构部件的示例。用于基底50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诸如聚丙烯、ABS树脂、聚氨酯以及与合成树脂彼此结合的植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一个示例是槿麻纤维。
[0028]本体部51被构造为基底50的上部并且与车窗玻璃70相邻(参见图2)。突出部52布置在本体部51下方且在凹陷部53上方。突出部52具有作为车辆最内部分的顶部,并且突出部52的顶部在图2中用点划线示出。突出部52在前后方向(延伸方向)上延伸。如图1所示,突出部54在凹陷部53下方,并且被构造为车辆乘员可以将手臂放在其上的扶手。
[0029]蒙皮10包括从车辆内侧覆盖突出部52的上蒙皮部12、从车辆内侧覆盖凹陷部53的中蒙皮部13以及从车辆内侧覆盖突出部54的下蒙皮部14。如图3所示,蒙皮10是由经线10A(第一线)和纬线10B(第二线)制成的织物。经线10A在车辆内部的上下方向(第一方向)上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其包括:基底,其包括本体部和结构部,所述结构部包括相比于所述本体部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以及相比于所述本体部朝向车辆外侧凹陷的凹陷部中的一者;以及蒙皮,其以至少覆盖所述结构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底的车辆内侧,所述蒙皮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线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线的织物,所述第一线反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部在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蒙皮布置为以使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式覆盖所述结构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以使得所述第一线延伸的第一方向沿着车辆上下方向或车辆内外方向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底的车辆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包括边缘蒙皮部,所述边缘蒙皮部与另一部件的车辆内侧面上的第一蒙皮相邻,所述第一蒙皮是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并反射光的第三线以及在与所述第三方向交叉的第四方向上延伸的第四线的织物,所述边缘蒙皮部包括在第五方向上延伸并反射光的第五线以及在与所述第五方向交叉的第六方向上延伸的第六线,并且所述第五线在所述边缘蒙皮部中延伸的第五方向沿着所述第三线延伸的第三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泽有希,宫崎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