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697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包括电泳槽主体,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使电泳槽主体外侧的电机启动,从而使电机带动转轴在电泳槽主体的内部进行旋转,当转轴进行旋转时带动第一锥齿轮组进行转动,由于在第一锥齿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从而使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一起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旋转杆带动搅拌也在底板的顶部进行转动,防止电泳槽主体底部的电泳液发生凝固的情况。主体底部的电泳液发生凝固的情况。主体底部的电泳液发生凝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槽是凝胶电泳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电泳的原理,凝胶都是放在两个缓冲腔之间,电场通过凝胶连接两个缓冲腔,缓冲液和凝胶之间的接触可以是直接的液体接触,也可以间接通过凝胶条或滤纸条,管状凝胶电泳和垂直板状电泳大多采取直接液体接触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使用电场,但在装置设计上有一些困难,如液体泄漏,电安全和操作麻烦等问题,水平板状电泳槽大多通过间接方式,用滤纸桥搭以及最近使用缓冲液制作的凝胶条和滤纸条搭接,即半干技术,后种方式使装置简化,操作也大大方便。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还是具有些许不足的地方,例如:市场上常见的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电泳液长时间静止,使得其常常会发生凝结现象,不利于工业生产,同时是其在使用时由于其内部设置有许多结构,用电量大,使其会产生热量,散热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包括电泳槽主体,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电泳槽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电泳槽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板,电泳槽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泳槽主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衔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转轴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皮带远离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导杆,导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衔接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
[0005]优选的,工作槽与溢流槽通过电泳槽主体内部的分隔板分隔开来,控制器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转动孔转动连接在电泳槽主体的内部。
[0007]优选的,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对称分布在电泳槽主体的内部,且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位于底板的下方。
[0008]优选的,旋转杆横穿底板的内部,且旋转杆与底板的连接处卡接有密封圈,搅拌叶分别位于工作槽与溢流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导杆横穿分隔板的内部,衔接圈与扇叶均匀分布在导杆的外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电泳槽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电泳槽主体外侧的电机启
动,从而使电机带动转轴在电泳槽主体的内部进行旋转,当转轴进行旋转时带动第一锥齿轮组进行转动,由于在第一锥齿轮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从而使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一起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与第二锥齿轮组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旋转杆带动搅拌也在底板的顶部进行转动,防止电泳槽主体底部的电泳液发生凝固的情况,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使转轴带动皮带进行旋转,通过皮带的转动带动导杆在电泳槽主体的内壁中旋转,由于导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通过导杆带动衔接圈进行转动,从而使衔接圈带动扇叶进行转动,这时转动的扇叶将电泳槽主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排出。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一的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底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导杆、皮带与扇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5]附图标记:1、电泳槽主体;2、工作槽;3、溢流槽;4、分隔板;5、孔板;6、控制器;7、底板;8、电机;9、转动孔;10、转轴;11、第一锥齿轮组;12、衔接杆;13、第二锥齿轮组;14、旋转杆;15、搅拌叶;16、皮带;17、导杆;18、衔接圈;19、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包括电泳槽主体1,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2,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3,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4,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5,电泳槽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工作槽2与溢流槽3通过电泳槽主体1内部的分隔板4分隔开来,控制器6与电机8之间电性连接,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板7,电泳槽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泳槽主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9,转轴10远离电机8的一端通过转动孔9转动连接在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11,第一锥齿轮组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2,衔接杆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13,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对称分布在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且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位于底板7的下方,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5,旋转杆14横穿底板7的内部,且旋转杆14与底板7的连接处卡接有密封圈,搅拌叶15分别位于工作槽2与溢流槽3的内部。
[0018]本实施例中,使用前,先检查本设备内部各零部件之间的使用安全性,然后通过在电泳槽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使电泳槽主体1外侧的电机8启动,从而使电机8带动转轴10在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进行旋转,当转轴10进行旋转时带动第一锥齿轮组11组进行转动,由于在第一锥齿轮组11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2,从而使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一起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的配合使用,从而使旋转杆14带动搅拌也在底板7的顶部进行转动,防止电泳槽主体1底部的电泳
液发生凝固的情况。
[0019]实施例二
[002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转轴10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16,皮带16远离转轴10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导杆17,导杆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18,衔接圈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9,导杆17横穿分隔板4的内部,衔接圈18与扇叶19均匀分布在导杆17的外侧。
[0021]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8带动转轴10进行旋转,从而使转轴10带动皮带16进行旋转,通过皮带16的转动带动导杆17在电泳槽主体1的内壁中旋转,由于导杆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18,通过导杆17带动衔接圈18进行转动,从而使衔接圈18带动扇叶19进行转动,这时转动的扇叶19将电泳槽主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排出。
[002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电泳涂装用电泳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泳槽主体(1),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工作槽(2),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3),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4),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5),电泳槽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6),电泳槽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板(7),电泳槽主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泳槽主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9),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组(11),第一锥齿轮组(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杆(12),衔接杆(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13),第一锥齿轮组(11)与第二锥齿轮组(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5),转轴(10)的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16),皮带(16)远离转轴(10)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导杆(17),导杆(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圈(18),衔接圈(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9)。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炳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