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91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遮蔽件,包括可扣合在滑橇短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容纳腔室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至少与所述短梁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底部还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纳腔室的敞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遮蔽件具有壳体,壳体限定的容纳腔室和滑橇上安装的短梁形状适配,将所述遮蔽件安装到短梁上后,遮蔽件可以对短梁的大部分结构和前端面形成覆盖,可以避免喷漆作业过程中的漆液附着到短梁的表面,能有效避免短梁表面形成积漆层的问题,因此可以减少对短梁的打磨频次,不仅减少了打磨材料的耗费还能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涂装工艺本身。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涂装工艺本身。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涂装工艺本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蔽件


[0001]本技术属于车身电泳工装辅助用具,涉及一种避免积漆的遮蔽件。

技术介绍

[0002]涂装是车身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涂装工艺通常包括车身电泳和车身喷漆工序,而在车身电泳和车身喷漆的工序中,要将车身固定在承载基座上,通过驱动承载基座移动带动车身在涂装工艺各工序之间转移,实现各工序的衔接。所述承载基座,例如滑橇。所述滑橇上连接有多个短梁,这些短梁可以用于在涂装过程对滑橇进行固定,所述短梁还是导电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所述短梁在电泳工序中还被用作给车身通电的导电通路的一部分。在电泳时,金属材质的短梁本身也会带电,因此电泳时也会在短梁上形成漆膜。在喷漆工序中,短梁表面也会附着色漆,反复使用多次后,短梁的表面会形成明显的积漆层。积漆层会使短梁的直径增大,使滑橇无法准确落位和固定,另一方面,积漆层还会影响短梁导电,在电泳前要将短梁上的积漆打磨干净,若不对积漆进行打磨或者是未打磨干净会导致短梁通电时出现击穿现象,导致短梁表面电流击穿形成的凹坑,而短梁上的积漆一旦掉落到电泳液中还会导致积漆附着到车身表面,致使车身表面出现麻点等质量缺陷,需要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蔽件,可以安装在滑橇的短梁上,减少短梁表面积漆。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遮蔽件,包括可扣合在承载基座短梁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限定容纳腔室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短梁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底部还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纳腔室的敞口。
[0006]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部非闭合的管状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遮挡部包括前端板以及和所述前端板相对的前围板,所述前端板和前围板之间还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侧围板,所述第一侧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前端板上;所述前围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前端板的面积不小于短梁前端面的面积。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遮挡部包括与连接部后端连接的后围板,所述后围板上还连接有轴向延伸的第二侧围板;所述后围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两个相对的底边,所述底边上均固定连接有水平挡板。
[0011]可选地,所述水平挡板两端分别连接到前围板和后围板上。
[0012]可选地,两块所述水平挡板的外边沿均连接有向外侧倾斜的裙板所述裙板的两端分别与前端板和第二侧围板的后端齐平。
[0013]可选地,所述前端板包括第一半圆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半圆板底部的第一矩形
板;所述前围板包括第二半圆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半圆板底部的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一侧围板的包括宽度不小于短梁前端块体厚度的拱形围板,所述拱形围板的两侧底脚上均连接有侧挡板。
[0014]可选地,所述后围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侧围板为开口向下的匚形板。
[0015]可选地,所述前围板上形成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的边沿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固定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后围板上形成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的边沿与所述连接部的后端固定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前端板、所述前围板的连接位置均为圆角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前围板连接位置也为圆角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围板和所述后围板的连接位置为圆角连接;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后围板连接位置也为圆角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有一条或多条加强肋。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本技术公开的遮蔽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的容纳腔室和滑橇上安装的短梁形状适配,将所述遮蔽件安装到短梁上后,遮蔽件可以对短梁的大部分表面和前端面形成覆盖,能大幅减少避免短梁的表面附着漆液,可以有效避免短梁表面形成积漆层的问题,因此可以减少对短梁的打磨频次,不仅减少了打磨材料的耗费还能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涂装工艺本身。另一方面,由于短梁表面积漆现象的减少,积漆碎屑掉落到电泳池中的现象大幅减少,积漆进入电泳液带来的车身涂装质量问题也相应减少,提高了电泳工序的良率和生产效率;短梁表面积漆的减少还能有效减少由于积漆层过厚导致滑橇无法安装落位的故障问题,保证了生产线的连续生产,提高了产线的产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带有短梁的滑橇底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2是短梁的轴测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遮蔽件的轴测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遮蔽件的另一个角度的轴测示意图。
[0026]图中:1、基座;2、短柱;3、块体;4、连接部;5、前端板;6、前围板;7、后围板;8、第一侧围板;9、第二侧围板;10、水平挡板;11、裙板;12、主横梁;13、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3

4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遮蔽件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
[0029]如图1所示为车身电泳和喷漆时使用的滑橇。所述滑橇包括底框架,所述底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主横梁12,以及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主横梁12两端的两条主纵梁。所述底框架还包括设置在两根主横梁12之间的多根中部纵向梁,这些中部纵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主横梁12上,所述中部纵向梁可以有效增加所述底框架的结构刚度,提高所
述底框架的抗变形能力。
[0030]所述底框架的两侧布置有多个用于将所述滑橇安装到输送设备上的短梁。如图2所示为所述短梁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轴测图。所述短梁包括与主横梁12固定连接的基座1,以所述基座1远离底框架那一端的端部的延伸方向为前方,以相反方向为后方,则所述基座1远离底框架的那一端的端部为前端。所述基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延伸的短柱2,所述短柱2的前端连接有块体3。所述块体3的前端面为竖直平面,在进行电泳时,所述块体3的前端面与电源直接接触,通过所述短梁结构将电流导入到车身上。
[0031]所述短柱2和块体3的连接部位均通过倒圆角的方式实现平滑连接,同样地,所述短柱2和基座1的连接位置也通过倒圆角的方式实现平滑连接。
[0032]所述短梁从所述滑橇的底框架的一侧伸出,为了减少块体3的磕碰损伤,所述块体3的边缘拐角也都进行了倒圆角处理。
[003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短梁上的块体3也可以是截面为多边形或者椭圆形的柱状构件,或者其他合适的截面形状,但所述块体3的前端面至少是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
[0034]由于所述短梁本身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的,因此在经过电泳后,短梁的表面会形成电泳涂层。所述滑橇运载车身进入喷漆车间中喷漆,所述短梁的表面还会附着喷漆液,这就导致在完成整个涂装工序后,所述短梁的表面会形成较厚的漆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蔽件,包括可扣合在承载基座的短梁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限定容纳腔室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与所述短梁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壳体底部还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纳腔室的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部非闭合的管状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遮挡部和第二遮挡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部包括前端板以及和所述前端板相对的前围板,所述前端板和前围板之间还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第一侧围板,所述第一侧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前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的面积不小于短梁前端面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挡部包括与连接部后端连接的后围板,所述后围板上还连接有轴向延伸的第二侧围板;所述后围板与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两个相对的底边,所述底边上均连接有水平挡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两端分别连接到前围板和后围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蔽件,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水平挡板的外边沿均连接有向外侧倾斜的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晓明石宜权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