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转向节毛坯技术

技术编号:387249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节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转向节毛坯,其通过模具的型腔固定转向节的杆部、盘部,臂部下方悬空,然后弯曲上模下行将臂部压弯,直至弯曲上模与弯曲下模合模,其中,弯曲上模设置有依次挤压臂部的压块、滚轮,所述压块设置于弯曲上模的底部,所述弯曲上模下端的转角处设置有滚轮孔,所述滚轮与所述滚轮孔滚动连接,该滚轮的直径为80~110mm,该滚轮一段圆周侧面露出于弯曲上模外,且与弯曲上模侧面的轮廓相切,压块支撑于滚轮的下部且压块的端部与与滚轮的圆周面相切,本申请通过先压后辊的方式,优化了弯曲过程的臂部受力和变形,提高了锻件质量,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转向节毛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节锻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转向节毛坯。

技术介绍

[0002]转向节是汽车的主要零件之一,通过多个零件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起着转向和承载的双重任务,是汽车底盘重要的安全件。转向节一般呈叉形,包括杆部、耳部、盘部,其中耳部包括长耳和短耳,长耳和短耳有安装主销的主销孔。本申请人在专利技术专利ZL2017108855834和ZL2017108855815中提供了一种与转向臂一体化成形的汽车转向节,以及该转向节的加工工艺、弯曲模具。
[0003]对于该弯曲模具,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转向节毛坯的臂部由于弯曲角度较大,基本为90
°
,在弯曲过程中,弯曲模具相对臂部表面滑动距离较大,导致臂部被压的一侧表面容易出现刮痕、拉伤、尺寸不稳定等缺陷,表面质量不好,后续还需要进行处理,模具也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及转向节毛坯,其通过先压后辊的方式,优化了弯曲过程的臂部受力和变形,提高了锻件质量,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其通过模具的型腔固定转向节的杆部、盘部,臂部下方悬空,然后弯曲上模下行将臂部压弯,直至弯曲上模与弯曲下模合模,其中,弯曲上模设置有依次挤压臂部的压块、滚轮,所述压块设置于弯曲上模的底部,所述弯曲上模下端的转角处设置有滚轮孔,所述滚轮与所述滚轮孔滚动连接,该滚轮的直径为80~110mm,该滚轮一段圆周侧面露出于弯曲上模外,且与弯曲上模侧面的轮廓相切,压块支撑于滚轮的下部且压块的端部与与滚轮的圆周面相切。
[0006]其中,臂部弯曲角度小于45
°
时,所述压块挤压臂部,臂部弯曲角度大于45
°
时,滚轮从侧面滚动挤压臂部。
[0007]优选的,所述滚轮孔内设置有若干个滚针,所述滚轮通过与所述滚针可转动地与弯曲上模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滚针可转动地嵌设于滚轮孔的圆周面上。
[0009]优选的,合模时,臂部的两侧分别紧密地贴合弯曲下模、弯曲上模。
[0010]优选的,所述滚轮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所述滚轮的长度大于臂部的厚度。
[0011]优选的,所述压块位于滚轮下方处的厚度大于10mm。
[0012]优选的,所述滚轮露出弯曲上模外的圆周侧面的圆心角小于90
°

[0013]优选的,弯曲上模下行时的速度为25

30mm/s。
[001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毛坯,其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其臂部前端远离杆部的一侧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提供了一种用于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和模具,该方法根据臂部成型时弯曲角度大、主要在臂部的根部处弯曲的特点,利用弯曲下模在根部进行支撑,先利用压块将臂部下压弯曲,弯曲时臂部的受力点主要在臂部的中部,同时利用压块对臂部的前端进行校正;然后通过滚轮对臂部进行辊压弯曲,辊压时从靠近根部的一侧辊压至端部一侧,使得臂部弯曲是靠近弯曲下模的一侧从根部至端部依次与弯曲下模贴合,成形效果好,回弹小,且由于通过滚轮挤压臂部,使得臂部表面光滑,无刮痕、拉伤,提高了锻件质量;
[0017]2、提高了模架的使用寿命,滚轮的安装位置安全可靠,不易脱落;
[0018]3、将带臂转向节的前端拳头处改为向内凹陷的内弧面,使其便于锻造成型和弯曲成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弯曲成型方法使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

图9是本专利技术弯曲过程中弯曲上模与臂部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弯曲时臂部与滚轮接触部分的示意图。
[0022]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滚轮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12是本专利技术加工的转向节毛坯的臂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杆部
ꢀꢀꢀꢀꢀꢀꢀꢀꢀꢀꢀꢀꢀꢀꢀꢀꢀꢀꢀꢀꢀ
2——盘部3——臂部
ꢀꢀꢀꢀꢀꢀꢀꢀꢀꢀꢀꢀꢀꢀꢀꢀꢀꢀꢀꢀꢀ
4——弯曲上模41——压块
ꢀꢀꢀꢀꢀꢀꢀꢀꢀꢀꢀꢀꢀꢀꢀꢀꢀꢀꢀꢀ
42——滚轮43——滚针
ꢀꢀꢀꢀꢀꢀꢀꢀꢀꢀꢀꢀꢀꢀꢀꢀꢀꢀꢀꢀ
5——弯曲下模A——臂部与滚轮接触的起点
ꢀꢀꢀꢀꢀꢀ
B——臂部与滚轮接触的终点C——臂部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0026]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加工的转向节结构大致如专利技术专利ZL2017108855834所示,其包括杆部1、盘部2、耳部以及转向臂(即本申请的臂部3),可以包括拉杆臂,也可以不包括拉杆臂。其在弯曲之前的工序,与该专利相同,均为经预锻、终锻形成长直臂,再通过本申请的弯曲方法进行弯曲。
[0027]如图1

9所示,本申请弯曲时,通过模具的型腔固定转向节的杆部1、盘部2和耳部,该部分在本申请人在ZL2017108855815中公开的内容相同。臂部3的下方悬空,弯曲下模5从臂部3的根部进行支撑,然后弯曲上模4下行将臂部3压弯,直至弯曲上模4与弯曲下模5合模,其中,弯曲上模4设置有依次挤压臂部3的压块41、滚轮42,所述压块41设置于弯曲上模4的底部,所述弯曲上模4下端的转角处设置有滚轮孔,所述滚轮42与所述滚轮孔滚动连接,
该滚轮42的直径为80~110mm,该滚轮42一段圆周侧面露出于弯曲上模4外,且与弯曲上模4侧面的轮廓相切,压块41支撑于滚轮42的下部且压块41的端部与与滚轮42的圆周面相切。本申请通过该结构使得可以在弯曲上模4的转角处设置一个较大的滚轮,从而先利用压块41压弯一定角度,再利用滚轮对臂部3进行辊压。图5中,滚轮42从A处开始辊压臂部3,直至图9中,滚轮42辊压至臂部3的B处,如图10所示,从A点至B点,其长度较长,大致为臂部3长度的一半以上,而从图5

图9可以看出,对该部分的辊压基本是在一个较小的角度内完成,而对应该部分,弯曲上模4下行的距离较大(与压块41挤压的行程相比),因此,如果使用现有技术,将会导致臂部的受压表面形成刮痕、拉伤等缺陷。而通过本申请的上述方案,将现有技术的边摩擦滑动边按压改为本申请的先挤压、再辊压、再合模校正,不仅成型后锻坯表面质量好,而且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挤压的受力点更加合理,尤其是辊压过程中,挤压的受力点从A处向B处移动,使得臂部从根部至端部依次被弯曲下模支撑,在弯曲下模的支撑下,臂部靠近弯曲下模的一侧成型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具的型腔固定转向节的杆部、盘部,臂部下方悬空,然后弯曲上模下行将臂部压弯,直至弯曲上模与弯曲下模合模,其中,弯曲上模设置有依次挤压臂部的压块、滚轮,所述压块设置于弯曲上模的底部,所述弯曲上模下端的转角处设置有滚轮孔,所述滚轮与所述滚轮孔滚动连接,该滚轮的直径为80~110mm,该滚轮一段圆周侧面露出于弯曲上模外,且与弯曲上模侧面的轮廓相切,压块支撑于滚轮的下部且压块的端部与与滚轮的圆周面相切;臂部弯曲角度小于45
°
时,所述压块挤压臂部,臂部弯曲角度大于45
°
时,滚轮从侧面滚动挤压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孔内设置有若干个滚针,所述滚轮通过与所述滚针可转动地与弯曲上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臂转向节臂部弯曲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祥陈天赋杨杰黄明江左长兵李海明陈毅舒威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