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203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包括引弧板、阻隔机构、静触头和动触头,动触头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引导板,阻隔机构包括阻隔板片,阻隔板片一端的外部套接有绝缘套,述阻隔板片一端的底部固定有轴杆,轴杆的底端固定有棱柱杆,棱柱杆的外部销接有从动锥齿轮,引导板一侧的内部销接有销轴,销轴的外部销接有主动锥齿轮;其技术要点为:通过拨动动触头使动触头的一端于静触头的底端脱离连接,在动触头向底部按压引导板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销轴和主动锥齿轮控制从动锥齿轮带动棱柱杆和轴杆转动,最终使阻隔板片带动绝缘套切入至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便于动触头与静触头脱离连接时,及时切断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大大优化了开关的断开性能。关的断开性能。关的断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断路器RCD
,具体是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RCD(剩余电流装置),其作为检测剩余电流和接通及断开主电路电流的各种元件组合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当接通、负载和断开电流,而电路的剩余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其规定值时,会引起触头动作而断开主电路。当在断路器RCD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时,该电弧会延缓开关的断开时间,降低了开关的开断性能,甚至会致使电路中的负载及断路器部件严重烧损,为了使动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电弧进行熄灭消除,通常设置有引弧板对电弧进行引导。
[0003]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7544518U的一种低压直流断路器RCD引弧板动触座组件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可以在动触头向下脱离静触头的过程中,将动触头上的电弧先导流至两个L型导流臂上,在两个L型导流臂端头上的滚珠与导流柱分别对应相接触时,快速将电弧传导至导流柱上,然后再通过导流柱传导至引弧板上,在此过程中,将动触头上的电弧分流传导过程在动触头向下脱离静触头的过程中运作,提电弧的导流与传导效率高,提高动触头的使用寿命。
[0004]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现有引弧板动触座组件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可以在动触头向下脱离静触头的过程中,利用导流臂引导电弧快速离开,但是利用导流臂引导电弧离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电弧存在于动静触头之间,优化开关断开性能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通过拨动动触头使动触头的一端于静触头的底端脱离连接,在动触头向底部按压引导板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销轴和主动锥齿轮控制从动锥齿轮带动棱柱杆和轴杆转动,最终使阻隔板片带动绝缘套切入至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便于动触头与静触头脱离连接时,及时利用绝缘套切断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可以大大优化开关的断开性能,解决了现有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利用导流臂引导电弧离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电弧存在于动静触头之间,优化开关断开性能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包括用于接收电弧的引弧板和用于切断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电弧的阻隔机构,所述引弧板一侧的顶部装配式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底端设置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底端活动式连接有引导板;
[0009]所述引弧板一侧的顶部装配式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静触头,所述静触头的底端设置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底端活动式连接有引导板。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隔板片一端的底部固定式连接有轴杆,所述轴
杆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棱柱杆,所述棱柱杆的外部销接式连接有从动锥齿轮。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导板一侧的内部销接式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部销接式连接有主动锥齿轮。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销轴转动式连接在基座的内部,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式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的顶端加工有收纳槽口,所述阻隔板片活动式连接在收纳槽口的内部。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引导板的一端套接式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圆杆。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一侧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铜框,所述圆杆的表面与铜框的顶部内壁接触式连接,所述铜框与引弧板焊接式连接。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17]一是,本方案中,通过拨动动触头使动触头的一端于静触头的底端脱离连接,在动触头向底部按压引导板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销轴和主动锥齿轮控制从动锥齿轮带动棱柱杆和轴杆转动,最终使阻隔板片带动绝缘套切入至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便于动触头与静触头脱离连接时,及时利用绝缘套切断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电弧,可以大大优化开关的断开性能;
[0018]二是,本方案中,通过拨动动触头向底部按压引导板,使引导板绕销轴转动,令弹片带动圆杆对铜框的顶部内壁施加压力,并使弹片被弯曲,在动触头的一端与静触头重新连接的过程中,弯曲的弹片回弹使引导板绕销轴自动复位,并利用主动锥齿轮控制从动锥齿轮转动,最终控制阻隔板片带动绝缘套复位,使绝缘套从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脱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阻隔机构和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基座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阻隔板片和引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说明:1、引弧板;2、静触头;3、动触头;4、引导板;5、阻隔机构;51、绝缘套;52、阻隔板片;53、棱柱杆;54、轴杆;55、从动锥齿轮;6、基座;7、收纳槽口;8、销轴;9、铜框;10、主动锥齿轮;11、弹片;12、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

图5所示,包括引弧板1和阻隔机构5,引弧板1一侧的顶部装配式连接有基座6,基座6的一侧设置有静触头2,静触头2的底端设置有动触头3,动触头3的底端活动式连接有引导板4,引导板4一侧的内部销接式连接有销轴8,销轴8的外部销接式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
[0028]其中,当动触头3与引导板4接触后,可以通过弹片11和铜框9将电弧引导至引弧板1上,从而由引弧板1消除电弧,而阻隔机构5用于切断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电弧;
[0029]阻隔机构5包括阻隔板片52,阻隔板片52一端的外部套接式连接有绝缘套51;
[0030]其中,阻隔板片52可以绕轴杆54转动,从而带动套接在其外部的绝缘套51活动式连接在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将静触头2与动触头3之间的电弧切断;
[0031]其次,为了使主动锥齿轮10可以带动阻隔板片52转动,在阻隔板片52一端的底部固定式连接轴杆54,并在轴杆54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棱柱杆53,并在棱柱杆53的外部销接式连接从动锥齿轮55,当从动锥齿轮55与主动锥齿轮10啮合式连接后,可以利用被动触头3下压的引导板4控制销轴8在基座6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主动锥齿轮10控制从动锥齿轮55转动,最终通过棱柱杆53和轴杆54带动阻隔板片52转动,使套接在阻隔板片52一端外部的绝缘套51切入至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
[0032]再而,为了控制绝缘套51的活动范围,可以使绝缘套51精准位于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在基座6的顶端加工有收纳槽口7,使阻隔板片52活动式连接在收纳槽口7的内部,通过利用收纳槽口7限制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电弧的引弧板(1),所述引弧板(1)一侧的顶部装配式连接有基座(6),所述基座(6)的一侧设置有静触头(2),所述静触头(2)的底端设置有动触头(3),所述动触头(3)的底端活动式连接有引导板(4);用于切断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电弧的阻隔机构(5),所述阻隔机构(5)包括阻隔板片(52),所述阻隔板片(52)一端的外部套接式连接有绝缘套(51),所述绝缘套(51)活动式连接在静触头(2)和动触头(3)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片(52)一端的底部固定式连接有轴杆(54),所述轴杆(54)的底端固定式连接有棱柱杆(53),所述棱柱杆(53)的外部销接式连接有从动锥齿轮(5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弧板动触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金乐丰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