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纪仲专利>正文

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103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热流体喷嘴、混合管、弹簧和第二壳体;所述热流体喷嘴装设于第一壳体的热流体进口内;该第一壳体的出口与第二壳体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混合管嵌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在该混合管底部外侧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第二壳体内壁滑动配合,将第二壳体的内腔分为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液压腔内,套设在该混合管外侧;该弹簧抵止于第一壳体的出口下沿和混合管凸起部上沿之间。该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通过上下液压腔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对混合管位置的自动调节,进而改变混合装置中冷热流体混合比。(*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换热设备中的射流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通过液体压差实现对冷热流体混合比自动调节的射流混合装置,属于热力设备

技术介绍
射流混合装置是一种在热能工程中较常见的三通混合设备,包括一个热流体进口、 一个冷流体进口和一个混合物出口 ,用以实现冷热流体的均匀混合。图5具体给出了一种典型的射流混合装置结构图。如图所示,该射流混合装置由带有侧入口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热流体喷嘴和喉管三部分构成,该喉管与带有恻入口的壳体相通。所述热流体喷嘴和喉管至少有一个可以在该壳体内呈活塞式活动,通过其活动可以调节壳体上所带吸入口的流道阻力大小。该射流混合装置即是通过这一结构来实现对冷热流体混合比的调节,以控制输出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然而,对于热流体喷嘴或是喉管位置的调节通常采用被动式调节方式,即必须通过手动调节来调节混合装置中的冷热流体供给量。目前,尚没有一种射流混合装置是可以根据输出流体的过程量实现自动调节的。本专利即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结构改造,利用输出流体的过程量变化建立混合装置内的液体压差来实现混合装置内冷热流体混合比的自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液体压差实现对冷热流体混合比自动调节的射流混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热流体喷嘴、混合管、弹簧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呈三通式结构,包括一个热流体进口, 一个冷流体进口, 一个出口;该冷流体进口开设在第一壳体的管壁上;所述热流体喷嘴装设于该热流体进口内;该第二壳体呈直筒式结构,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该第一壳体的出口与第二壳体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混合管嵌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在该混合管底部外侧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第二壳体内壁滑动配合,将第二壳体的内腔分为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液压腔内,套设在该混合管外侧;该弹簧抵止于第一壳体的出口下沿和混合管凸起部上沿之间。所述上液压腔通过压力调节孔与压力控制阀相连通;通过该压力控制阀可以调节所述上液压腔内的液压。所述上液压腔通过引流孔与所述混合管的内侧相连通。在所述混合管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处,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配合处分别还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所述上液压腔内的密封。在所述混合管与所述第一壳体的接合处留有缝隙,以减小混合管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摩擦。所述热流体喷嘴可以采用縮直型喷嘴或是縮扩型喷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通过将第二壳体内分设有上液压腔和下液压腔,利用上下液压腔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对混合管位置的自动调节,进而改变混合装置中冷暖流体的供给比例,以实现混合流体温度和流量的自动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a)为縮直型喷嘴结构示意图-,图4(b)为縮扩型喷嘴结构示意图5为一种典型的射流混合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压力响应型图1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l、热流体喷嘴2、混合管3、弹簧5和第二壳体6。该第一壳体1呈三通式结构,包括一个热流体进口, 一个冷流体 进流体口, 一个出口。该冷流体进口开设在第一壳体1的管壁上。该热流体喷嘴2装设于该热流体进口内。该第二壳体6呈直筒式结构,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该第二 壳体6的内径略大于第一壳体1的内径。该第一壳体的出口与第二壳 体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混合管3嵌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6之间。该混合管 3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壳体1的内径,使该混合管3刚好可与第一壳体 l的内壁滑动配合。该混合管3与热流体喷嘴2相对设置。由热流体 喷嘴2输入的热流体与冷流体进口输入的冷流体在混合管3内进行混 合。混合后的热流体经第二壳体6的出口输出。在该混合管3底部外 侧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第二壳体6内壁滑动配合,将第二壳体6 的内腔分为上液压腔61和下液压腔62。该上液压腔61内的液压为 Pl,下液压腔62内的液压为P2。所述弹簧5设置在所述上液压腔61内,套设在该混合管3外侧。 该弹簧5抵止于第一壳体1的出口下沿和混合管3凸起部上沿之间。由上述结构可知,该射流混合装置在所述上液压腔61处形成一封闭 腔体,其内充有液体。当经混合管3所混合产生混合物温度过高时,由 于热胀冷縮的缘故会使得上液压腔61内的液压Pl上升。上液压腔61 内的液压Pl上升推动混合管3向下移动,进而加大冷流体进口冷流 体流量,降低混合管3的温度。相反,当混合管3所混合产生混合物 温度过低时,液压Pl下降会使得混合管3向上升,进而减小冷流体进 口冷流体流量。可见,本专利所设计的射流混合装置主要是通过所述上液压腔61 内的液压Pl与下液压腔62内的液压P2之间所形成的液压差来推动 混合管3上下调整,进而实现对冷热流体混合比的自动调节。由上可知,对于本实施例所设计的射流混合装置结构而言,保持 上液压腔6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是保证本装置得以自动调节冷热流体 混合比的重要环节。因此,如图l所示,本实施例的射流混合装置还专 门在混合管3与第一壳体1的配合处,以及与第二壳体6的配合处分别 设置有密封圈4,以保证上液压腔61的密封性良好。5另外,如图所示,本专利还在混合管3与第一壳体1的接合处设 计留有缝隙,以减小混合管3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摩擦。这样的结构 设计,可以使得混合管3的上下位置调整变得更为灵敏。实施例二温度响应型图2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 示第一实施例相比,该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主要对上液压腔61进行 了改变。该上液压腔61通过压力调节孔71与压力控制阀7相连通。 通过该压力控制阀7可以调节上液压腔61内的液压Pl。由于,该压 力控制阀7已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就不再赘述。通过这样的结构改进,该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不仅可以如上述第 一实施例所述混合管3可以随混合流体的温度进行自动调整,也可以 由人为通过压力控制阀7控制射流混合装置输出流体的温度。实施例三流量响应型图3为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 示第一实施例相比,该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主要对上液压腔61进行 了改变。该上液压腔61通过引流孔8与混合管3的内侧混合通道相 连通。这样结构的射流混合装置,活塞位置不是直接响应混合物温度的 变化进行调节,而是直接响应混合物流量的变化进行调节控制。对于 这样结构的射流混合装置一般采用縮扩管或是扩散管来作为混合管 3。这样可以保证,下液压腔62内的液压P2大于上液压腔61内的液 压P1。当混合管内的液体流速过快、水温过低时,P1与P2之间的压 差也随之加大,进而推动混合管3向上移动,减小冷流体进口的给水 量。由于,通常对于射流混合装置而言,其冷流体的流量要明显大于 热流体的流量。因此,向上推动混合管3 —方面可以减小混合流体的 流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混合流体的温度。反之,当混合管内混合 物的流量过小、温度过高时,该射流混合装置可以自行降低混合管3 的位置,加大冷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式射流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热流体喷嘴、混合管、弹簧和第二壳体; 该第一壳体呈三通式结构,包括一个热流体进口,一个冷流体进口,一个混合物出口;该冷流体进口开设在第一壳体的管壁上;所述热流体喷嘴装设于该热流体进口内;   该第二壳体呈直筒式结构,包括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该第一壳体的出口与第二壳体的进口相连通; 所述混合管嵌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在该混合管底部外侧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第二壳体内壁滑动配合,将第二壳体的内腔分为上液压腔和下液 压腔;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上液压腔内,套设在该混合管外侧;该弹簧抵止于第一壳体的出水口下沿和混合管凸起部上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纪仲
申请(专利权)人:赵纪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