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88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其属于半导体领域,其技术要点在于,用于分离晶振面积S不大于5mm2的晶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高温隔热胶带将PCB正面进行包裹(晶振预先也包裹);第二步:在晶振位置正上方截切胶带留出空隙;第三步,PCB的背面通过导热硅胶片与散热模块接触;第四步:加热;第五步,第五步:待焊盘锡熔化后,将抽真空吸嘴移到晶振上盖中心位置,接触上盖,抽真空吸附,然后剥离晶振。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晶振面积S不大于5mm2时,从PCB上热分离晶振产生的若干问题。振产生的若干问题。振产生的若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元器件这一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分离PCB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
[0003]传统的分离PCB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引用自:https://www.sohu.com/a/333673094_99903008):
[0004]第一种,电烙铁加热分离法。如附图1、附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00:选择扁铲形或刀口烙铁头,针对PCB锡膏的类型,调节电烙铁温度,低温锡膏(熔点138℃)使用140~150摄氏度,高温锡膏(熔点约220℃)使用230~250摄氏度,电烙铁预热。
[0006]S200:预热完成后,将扁铲形或刀口烙铁头在晶振的两端同时加热约2~3秒,待锡膏熔化,轻推烙铁或者镊子夹取使晶振剥离焊盘。
[0007]第二种,热风枪加热分离法。如附图3所示,
[0008]热风枪使用小嘴喷头,温度调到200℃~300℃,风速调至1~2挡,当温度和风速稳定后,一只手用镊子夹住元器件,另一只手拿稳热风枪,使喷头与待拆晶振保持垂直,距离1cm~3cm,均匀加热,待晶振周围焊锡熔化后,用镊子将其沿垂直电路板的方向取下。
[0009]<新的技术问题>
[0010]研发团队面临的新的技术问题是:
[0011]在处理晶振面积小于5mm2晶振时,采用前述的两种方法,发现了以下问题:
[0012]第一,晶振面积小于5mm2时,无论是电烙铁法、还是热风枪法,均无法对晶振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晶振的频率特性会受到热应力的影响明显,因此,非常影响后续晶振的测试。
[0013]第二,PCB板上其他电子器件没有保护措施,加热过程中其他器件会受到高温和热风的影响,容易造成其他器件脱落和损坏。
[0014]第三,研发团队发现:晶振面积小于5mm2时,使用镊子夹取晶振非常容易碰到周围器件,进而造成PCB损坏。
[0015]基于上述新发现的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
[001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0018]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用于分离晶振面积S不大于5mm2的晶振,包括以下步骤:
[0019]第一步:使用高温隔热胶带将PCB正面进行包裹(晶振预先也包裹);
[0020]第二步:在晶振位置正上方截切胶带留出空隙;
[0021]第三步,PCB的背面通过导热硅胶片与散热模块接触;
[0022]第四步:加热;
[0023]第四步包括以下子步骤:
[0024]4.1,根据晶振的大小确定辅助激光对准功能热风枪的加热喷口尺寸;
[0025]4.2,加热的步骤如下:
[0026]调节热风枪的风速,其保持在28m/s~23m/s;
[0027]热风枪的起始温度为50℃~60℃之间,将热风枪喷口自上而下置于距离晶振焊盘1~2厘米位置,对晶振进行预热,预热时间1分钟;
[0028]然后以10℃/30秒的温度提升速率调节热风枪的温度,直到热风枪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
[0029]第五步:待焊盘锡熔化后,将抽真空吸嘴移到晶振上盖中心位置,接触上盖,抽真空吸附,然后快速剥离晶振。
[0030]进一步的设计,所述高温隔热胶带为PI聚酰亚胺膜涂覆高温硅胶。
[0031]进一步的设计,第二步中,第二步中,在晶振位置正上方截切胶带的面积小于晶振面积的150%。
[0032]进一步的设计,第4.1步中,喷口尺寸d采用下式确定:
[0033]d=S+(1.4~1.6);
[0034]其中,d表示喷口直径,单位为mm;
[0035]其中,S表示晶振面积,单位为mm2。
[0036]进一步的设计,第4.2步中:
[0037]对于低温锡膏而言,其熔点138℃,预定温度选择为145℃。
[0038]对于高温锡膏而言,其熔点217~230℃,预定温度选择为235℃。
[0039]进一步的设计,第4.2步中,热风枪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后,持续加热3~4秒。
[0040]进一步,所述贴片式晶振为石英晶体振荡器或石英晶体谐振器。
[004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2]第一,本申请在采用现有的方法处理小尺寸晶振如何从PCB板上分离时,发现:晶振的热应力过大,导致其后期测试失效。前述的小尺寸晶振指的是晶振面积S小于等于5mm2。贴片式晶振的最小面积目前是0.8mm2,因而,更准确的说法,是针对小尺寸晶振是S在0.8mm2~5mm2的贴片式晶振。
[0043]第二,针对新的技术问题,需要以下几个技术手段协调处理:
[0044]2.1,选择适宜的热风枪的喷口。
[0045]喷口的尺寸过大,加热面过大,温度辐射面积过大,影响解焊效率;喷口过小,加热的区域过小,对于加热面的温度影响很大,在吹扫到晶振时,不利于减小晶振的热应力。研发团队提出了经验公式:d=S+(1.4~1.6),特别的,采用d=S+1.4是最适宜的。
[0046]2.2,本申请提出了新的加热程序:
[0047]风速f:28m/s~23m/s;
[0048]起始温度T0:50℃~60℃;
[0049]起始温度预热时间t1:60秒;
[0050]温度加热梯度V:10℃/30秒;
[0051]预定温度T1:锡膏温度熔点以上5℃~18℃。
[0052]预定温度加热时间t3:3~4秒。
[0053]从上述可知,加热时间为:(T1‑
T0)/V+t1。
[0054]在参数确定时,由于参数有6个。其中,预定温度T1是已知的。t3是根据f、T0、t1、V、T1可确定的。
[0055]因此,剩下的4个参数:f、T0、t1、V都能够作为自变量。在确定上述4个参数时,若将4个参数均作为自变量进行组合测试,这种参数确定的方法测试的工作量巨大,在研发时是不可行的。
[0056]本申请的确定方法是:
[0057]首先,确定风速。
[0058]其次,确定温度加热梯度,本申请提出的加热分离晶振的方法,采用时间和温度等比上升的加热方式。通过测试不同温度/时间的温度提升速率下晶振频率特性受影响程度,确定:10℃/30秒是最佳方式。
[0059]再次,起始温度T0、起始温度预热时间t1;两个参数作为参数组合来进行测试,确定:起始温度T0:50℃~60℃;起始温度预热时间t1:60秒是适宜的。
[0060]也即,上述5个参数是相互关联的。这一特别设计的效果在于满足小尺寸晶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分离晶振面积S不大于5mm2的晶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高温隔热胶带将PCB正面进行包裹(晶振预先也包裹);第二步:在晶振位置正上方截切胶带留出空隙;第三步,PCB的背面通过导热硅胶片与散热模块接触;第四步:加热;第四步包括以下子步骤:4.1,根据晶振的大小确定辅助激光对准功能热风枪的加热喷口尺寸;4.2,加热的步骤如下:调节热风枪的风速,其大小在28m/s~23m/s范围内;热风枪的起始温度为50℃~60℃之间,将热风枪喷口自上而下置于距离晶振焊盘1~2厘米位置,对晶振进行预热,预热时间1分钟;然后以10℃/30秒的温度提升速率调节热风枪的温度,直到热风枪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第五步:待焊盘锡熔化后,将抽真空吸嘴移到晶振上盖中心位置,接触上盖,抽真空吸附,然后剥离晶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分离PCB板和贴片式晶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隔热胶带为PI聚酰亚胺膜涂覆高温硅胶。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胜雄黄超查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鸿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