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74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尖端、球囊、扩张导管、手柄座,球囊由八个以上的球囊体组成,球囊体围绕扩张导管分布一周,构成环形,以在球囊的中心形成通血流道,在设有冲击波发生器的球囊体的囊腔中设有具有弹性的通液导管,通液导管上设有多个通孔,冲击波发生器设置在通液导管上,冲击波发生器包括至少一对电极片,电极片固定在通液导管面向球囊外周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球囊体充盈后通过冲击波发生器对钙化部分进行击碎,设置通血流道实现在治疗时能够保证一定量的血流通过,避免完全堵塞血流通道,减少球囊扩张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瓣膜是心脏的基础结构,心脏瓣膜可能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炎症等原因发生关闭不全(反流)、瓣膜狭窄等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疾病终末期将会出现左室流出道阻塞,导致心脏搏出量减少、运动能力下降、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等。瓣膜狭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50

59岁人群发病率仅约为0.2%,而80

90岁老年人发病率则为9.8%。
[0003]其中,三尖瓣是心脏瓣膜疾病的多发区域,当三尖瓣存在钙化时,会导致三尖瓣无法很好的闭合,这样会导致三尖瓣之间出现缺口,导致上心房漏压,使血压无法达到预期血管压力,针对这个问题,常见的方式为置于人工瓣,但是在置于人工瓣前,需要通过球囊对三尖瓣进行扩张,这样才能够将人工瓣植入,但是在球囊撑开三尖瓣时,存在短时间血管堵塞问题,若操作不当,会存在致死风险。
[0004]而瓣膜球囊成形术仅提供适度的血流动力学改善,且再狭窄的发生率高,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与瓣膜狭窄的自然病史没有显著差异,目前治疗瓣膜狭窄的重点已由球囊瓣膜成形术转向经导管瓣膜置换术,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瓣膜耐久性、冠状动脉(冠脉)通路的保留、瓣叶血栓形成等,球囊扩张是术中重要环节,如何提高瓣膜球囊扩张治疗效果,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对心脏瓣膜钙化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保留一定量的血流通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尖端、球囊、扩张导管、手柄座,导管的近端与手柄座的远端连接固定,扩张导管中设有导丝腔、通液腔,尖端具有通腔,导丝腔与尖端的通腔连通,
[0007]所述球囊由八个以上的球囊体组成,球囊体围绕扩张导管分布一周,构成环形,以在球囊的中心形成通血流道,通血流道沿球囊的轴向设置,扩张导管从通血流道中穿过,扩张导管的外径小于通血流道的直径,球囊体的远端为封闭端;至少在相对的两个球囊体的囊腔中设有冲击波发生器,在设有冲击波发生器的球囊体的囊腔中设有具有弹性的通液导管,通液导管的远端为封闭端,与球囊体的囊腔远端连接固定,球囊体的远端与尖端连接固定,通液导管上设有多个通孔,冲击波发生器设置在通液导管上,冲击波发生器通过通液导管固定在球囊的囊腔中;球囊的近端以及通液导管的近端固定在扩张导管的外壁上,通液腔分别与未设有冲击波发生器的球囊的囊腔连通以及与设有冲击波发生器的球囊中的通
液导管连通,扩张导管的远端穿过通血流道后与尖端的近端以及球囊的封闭端连接固定;
[0008]冲击波发生器包括至少一对电极片,电极片固定在通液导管面向球囊外周的一侧,以使冲击波向球囊的外周发射,一对电极片之间设置有间距,冲击波发生器与导线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为片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包括正极导线、连接导线、负极导线,其中一对电极片中的一个与正极导线电连接,另一个通过连接导线与另一对电极片中的一个电连接,另一个通过与负极导线电连接,以形成串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至少设有两组,每组包括正极导线、负极导线,其中一对电极片分别与一组正极导线、负极导线电连接,另一对电极片分别与另一组正极导线、负极导线电连接,以形成并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体的近端以及远端分别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别与尖端、扩张导管连接固定,近端的支撑杆中设有与球囊体的囊腔连通的支撑杆通腔,通液导管的近端与支撑杆通腔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通过绝缘胶水粘贴固定在通液导管外。
[0014]进一步地,每个通液导管上设置有两个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体包括设置在中部的圆柱形以及分别设置在圆柱形近端以及远端的锥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扩张导管包括内管、外管,外管的孔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在内管外,外管与内管同轴设置,通液腔设置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导丝腔由内管的管腔形成,内管的远端伸出至外管的远端外并穿过通血流道后与尖端连接固定,通液腔的远端端头为封闭面,近端的支撑杆的近端与通液腔的远端端头连接,在通液腔的远端端头设有连通通液腔与支撑杆通腔的通孔。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由球囊体组成的环形的球囊,在球囊中心形成通血流道并在球囊体的囊腔中设置冲击波发生器,冲击波发生器通过通液导管固定在球囊的囊腔中,在球囊体充盈后通过冲击波发生器对钙化部分进行击碎,设置通血流道实现在治疗时能够保证一定量的血流通过,避免完全堵塞血流通道,减少球囊扩张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左视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冲击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冲击波发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冲击波发生器串联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冲击波发生器并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远端指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近端指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尖端1、球囊2、扩张导管3、手柄座4,其中:
[0028]球囊2由八个球囊体23组成,球囊体23围绕扩张导管3分布一周,构成环形,以在球囊2的中心形成通血流道21,球囊2的整体外形为橄榄形,通血流道21沿球囊2的轴向设置,通血流道21可实现对心脏瓣膜钙化进行治疗的同时在球囊扩张时仍保留一定量的心输出量,避免完全堵塞血流通道,从而减少球囊扩张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血流无法循环的发生率,在球囊体23的近端以及远端分别设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分别与尖端1、扩张导管3连接固定,至少在相对的两个球囊体23的囊腔中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体23中,通液导管22的远端与球囊体23的囊腔的远端固定,通液导管22的近端与球囊体23的囊腔近端固定,通液导管22上设有通孔221,位于近端的支撑杆24中设有支撑杆通腔241,与球囊体23的囊腔连通,支撑杆通腔241的近端与通液腔32的远端连通,其中,未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体23上的支撑杆通腔241的近端直接与通液腔32的远端连通,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体23中,通液导管22的近端与支撑杆通腔241的远端连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从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尖端(1)、球囊(2)、扩张导管(3)、手柄座(4),导管(3)的近端与手柄座(4)的远端连接固定,扩张导管(3)中设有导丝腔(31)、通液腔(32),尖端(1)具有通腔,导丝腔(31)与尖端(1)的通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由八个以上的球囊体(23)组成,球囊体(23)围绕扩张导管(3)分布一周,构成环形,以在球囊(2)的中心形成通血流道(21),通血流道(21)沿球囊(2)的轴向设置,扩张导管(3)从通血流道(21)中穿过,扩张导管(3)的外径小于通血流道(21)的直径,球囊体(23)的远端为封闭端;至少在相对的两个球囊体(23)的囊腔中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在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体(23)的囊腔中设有具有弹性的通液导管(22),通液导管(22)的远端为封闭端,与球囊体(23)的囊腔远端连接固定,球囊体(23)的远端与尖端(1)连接固定,通液导管(22)上设有多个通孔(221),冲击波发生器(5)设置在通液导管(22)上,冲击波发生器(5)通过通液导管(22)固定在球囊(2)的囊腔中;球囊(2)的近端以及通液导管(22)的近端固定在扩张导管(3)的外壁上,通液腔(32)分别与未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2)的囊腔连通以及与设有冲击波发生器(5)的球囊(2)中的通液导管(22)连通,扩张导管(3)的远端穿过通血流道(21)后与尖端(1)的近端以及球囊(2)的封闭端连接固定;冲击波发生器(5)包括至少一对电极片(51),电极片(51)固定在通液导管(22)面向球囊(2)外周的一侧,以使冲击波向球囊(2)的外周发射,一对电极片(51)之间设置有间距,冲击波发生器(5)与导线(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51)为片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集束冲击波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6)包括正极导线(61)、连接导线(62)、负极导线(63),其中一对电极片(51)中的一个与正极导线(61)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王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为泰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