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60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五氧化二锑与硝酸银在氢氟酸中反应,真空浓缩滤液,收集固体结晶,该固体结晶溶于无水乙腈中制备得到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适于大批量生产。适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含银或锑化合物合成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银(Ag)是一种有白色光泽的金属,俗称白银,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开采的金属之一。银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7ppm,资源较为稀缺,属于贵金属。
[0003]因具有特殊的银白色光泽且化学性质稳定,银的传统用途是作为货币以及制造银器、银饰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优越的导电性、导热性,极高的光反射率,抑菌作用等,拓展了银在感光工业、电子与电气、电镀和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
[0004]过渡金属银参与催化的化学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起始原料简单易得、可构建多环、手性等复杂产物体系等优点,近年来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其他过渡金属相比,银化合物的催化活性长期被低估,未受到关注,通常仅被用作辅助催化剂或者路易斯酸(Lewis acids)参与反应。直到近年来,银化合物参与催化的化学反应才作为重要的合成方法,引起越来越多的关。由于银既具有催化活性,又可以表现出路易斯酸的性质,同时与其他催化性能较好的金属,如金、铂、钯相比,价格更为便宜,因此具有更具优势的工业应用价值。
[0005]非水溶剂化的银化合物,如六氟锑酸银(AgSbF6)作为催化剂可以活化炔、酮的Π电子体系,进而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亲核反应;也可以作为Ag
+
、SbF6‑
载体,在特殊反应条件下将Ag
+
、SbF6‑r/>代入反应体系中。但AgSbF6易于吸潮,见光、遇水不稳定的特性,使得AgSbF6合成困难,不易贮存。
[0006]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Ag(CH3CN)4SbF6)也属于非水溶剂化银化合物,其中配体乙腈占据中心Ag
+
的空轨道,结构更为稳定,长时间放置不易吸潮。AgSbF6中Ag
+
的空轨道易被占据,导致化合物不稳定,在自然状态下被水分子占据时则表现为易吸潮的特性。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合成及应用文献报道不多,作为杂金属过渡金属配合物前驱体在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作为银催化剂在新型反应体系中的应用值得期待,也可替代AgSbF6,作为Ag
+
、SbF6‑
带入载体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适于批量生产。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硝酸银和五氧化二锑以固体状态加入到40%氢氟酸溶液中,搅拌加热反应,取出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固体结晶;
步骤(2):在室温下,将固体结晶加入到乙腈中搅拌反应,过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脱除溶剂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
[0009]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硝酸银与五氧化二锑的摩尔比为1:(0.6~1.0)。
[0010]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五氧化二锑与40%氢氟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g:(4~10)mL。
[0011]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30
º
C~100
º
C。优选,反应温度为50
º
C~85
º
C。
[0012]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反应时间为10h~30h。
[0013]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30 min~60min。
[0014]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固体结晶与乙腈的用量比为1g:5~20mL。
[0015]进一步优选,步骤(1)、(2)中,真空浓缩的条件为:真空度为0.04~0.08MPa、温度为50~75
º
C。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五氧化二锑、硝酸银作为原料,在40%氟化氢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的反应物在乙腈溶剂中再进行配位反应,得到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本专利技术的合成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中合成产物红外光谱图;图2是实施例1中合成产物的热分析(TG

DTG

DSC)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于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
[0019]实施例1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将硝酸银6.79g(0.04mol)、五氧化二锑7.76克(0.024mol)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三颈瓶中,量取40%氢氟酸溶液32 mL加入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40
º
C,反应30h,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收集滤液;滤液在压力为0.08MPa、温度为50
º
C下真空浓缩,完全脱除溶剂,得到固体结晶,称重为11.00g。
[0020]步骤(2):室温下将固体结晶与60mL乙腈搅拌反应30min,反应放热,待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收集滤液,滤液在压力为0.08MPa、温度为50
º
C下真空浓缩,完全脱除溶剂,得到白色固体产物15.44g,产率76.01%。
[0021]元素分析:测定值C 18.87%,H 2.28%,N11.10%,F 22.54 %,Ag 21.14%,Sb23.85%。化合物(CH3CN)4AgSbF6的理论值为C 18.92%,H 2.36%,N11.04%,F 22.46 %,Ag 21.24%,Sb23.98%,测量值与化合物(CH3CN)4AgSbF6的理论值吻合,证实合成产物为(CH3CN)4AgSbF6。
[0022]合成产物红外光谱图见图1,合成产物在2391 cm
‑1和2253 cm
‑1出现了两个峰,其中2391 cm
‑1归属于CH3和CN组合频吸收峰,2253 cm
‑1归属于C

N伸缩振动峰,其余的峰与对照物六氟锑酸钠一致。
[0023]氮气气氛、升温速率10
º
C/min合成产物的热分析(TG

DTG

DSC)曲线见图2,表1为
图2中合成产物的TG

DTG数据。
[0024]红外光谱图以及热分析结果均证实合成产物为(CH3CN)4AgSbF6。
[0025]表1 合成产物的TG

DTG数据实施例2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将硝酸银6.79g(0.04mol)、五氧化二锑10.35克(0.032mol)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三颈瓶中,量取40%氢氟酸溶液80mL加入三颈瓶中,搅拌,加热至70
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硝酸银和五氧化二锑以固体状态加入到40%氢氟酸溶液中,搅拌加热反应,取出冷却至室温后,过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得到固体结晶;步骤(2):在室温下,将固体结晶加入到乙腈中搅拌反应,过滤除去不溶物,收集滤液进行真空浓缩,脱除溶剂后,得到白色固体产物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硝酸银与五氧化二锑的摩尔比为1:(0.6~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五氧化二锑与40%氢氟酸溶液的用量比为1g:(4~10)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乙腈)六氟锑酸银(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世继郑彦超吴仕艳马雁鸿李衍林裴启飞何勇毅赵红梅张候文何宗云卢文鹏罗凌艳韩成民彭俊超世家伟叶春香杨鹏曾小燕肖忠全罗健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