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试纸条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45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试纸条及其应用。试纸条包括样品吸收垫(1)、结合物释放垫(2)、反应膜(3)、吸水垫(4)和底板(7),所述反应膜上具有包被有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的检测线(5)和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的质控线(6),所述结合物释放垫(2)喷涂有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试纸条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试纸条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M1(AFM1)是一种剧毒物质,主要表现为致癌性和致突变性,毒性强于氰化钾和砒霜,为强致癌剂。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厌食、发热、黄疸和腹水等肝炎症状。在畜牧业中,如果奶牛饲养食用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那么黄曲霉毒素B1在奶牛体内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1经分泌进入牛乳中,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能被巴氏消毒和高温灭菌破坏,因此,很多国家或组织对黄曲霉毒素M1进行了限量要求,美国对牛奶和乳制品中AFM1限量要求为0.5μg/kg,欧洲标准对于婴幼儿食品中AFM1限量要求为0.025μg/kg,对牛奶和乳制品中AFM1限量要求为0.05μg/kg,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

2017规定食品(乳及乳制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中AFM1限量要求≤0.5μg/kg。
[0003]目前,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等。薄层色谱法检测方便,但检测限高,不能很好地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等检测准确、检测限低,但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专门的仪器以及专业的人员培训。仪器分析方法的这些先天性不足,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0004]免疫分析法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各种物质的分析方法,建立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能够制造出对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抗体。
[0005]通过检索相关专利,申请人发现CN112759649B《一种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编码抗体的基因序列包括轻链可变区的序列和重链可变区的序列,本申请与该检索专利的序列不同,并且本申请的效果明显优于该检索专利,即本申请利用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限为0.005μg/kg,该检索专利的试纸条检测限为0.02ppb(即0.02μg/kg),专利中也明确说明了无法检测出0.01ppb(即0.01μg/kg)的待测样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的黄曲霉毒素M1残留检测试纸条。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检测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试纸条,包括样品吸收垫(1)、结合物释放垫(2)、反应膜(3)、吸水垫(4)和底板(7);所述反应膜上具有包被有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
原的检测线(5)和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的质控线(6),所述结合物释放垫(2)喷涂有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
[0008]所述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编码抗体的基因序列包括轻链可变区的序列和重链可变区的序列,轻链可变区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09]抗体包含抗体轻链CDR区和抗体重链CDR区,其中:
[0010]抗体轻链CDR区包括CDR1、CDR2、CDR3的氨基酸序列,抗体重链CDR区包括CDR4、CDR5、CDR6的氨基酸序列。
[0011]轻链CDR1具有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轻链CDR2具有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轻链CDR3具有SEQ ID NO:5所示的序列。
[0012]重链CDR4具有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重链CDR5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序列,重链CDR6具有SEQ ID NO:8所示的序列。
[0013]所述羊抗鼠抗抗体是将鼠源抗体免疫羊得到。
[0014]所述样品吸收垫(1)、结合物释放垫(2)、反应膜(3)、吸水垫(4)依次粘贴在底板(7)上,所述结合物释放垫1/3~1/2被覆盖于样品吸收垫下。
[0015]所述底板可为PVC底板或其他硬质不吸水的材料;所述样品吸收垫可为吸滤纸或滤油纸;所述结合物释放垫可为玻璃棉或聚酯材料;所述吸水垫为吸水纸;所述反应膜可为硝酸纤维素膜或醋酸纤维素膜。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试纸条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0017]1)制备喷涂有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的结合物释放垫;
[0018]2)制备具有包被有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的检测线和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的质控线的反应膜;
[0019]3)将1)和2)制备好的结合物释放垫、反应膜与样品吸收垫、吸水垫和底板组装成试纸条。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试纸条检测牛奶及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方法,它包括步骤:
[0021](1)样品前处理;
[0022](2)用试纸条进行检测;
[0023](3)分析检测结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试纸条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将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固定于结合物释放垫上,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在流动过程中,与结合物释放垫上的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结合,形成药物

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样本中的药物与反应膜检测线上的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竞争结合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根据检测线红色条带有无或颜色深浅来判断待测样品液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M1残留。
[0025]检测时,样品经处理后滴入试纸条孔内,当黄曲霉毒素M1在样品中的浓度低于检测限或为零时,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在层析过程中会与固定在反应膜上的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结合,在检测线(T)和质控线(C)内各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如果黄曲霉毒素M1在样品中的浓度等于或高于检测限,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会与黄曲霉毒素M1全部结
合,从而在T线处因为竞争反应不会与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结合而不出现红色条带。
[0026]本专利技术的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适合各种单位使用、储存简单、保质期长的优点。用本专利技术试纸条检测黄曲霉毒素M1残留的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准确、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单克隆抗体AFM1

402轻链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
[0028]图2是单克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M1的试纸条,包括样品吸收垫(1)、结合物释放垫(2)、反应膜(3)、吸水垫(4)和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膜上具有包被有黄曲霉毒素M1人工抗原的检测线(5)和包被有羊抗鼠抗抗体的质控线(6),所述结合物释放垫(2)喷涂有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

胶体金标记物,所述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编码抗体的基因序列包括轻链可变区的序列和重链可变区的序列,轻链可变区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重链可变区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抗体包含抗体轻链CDR区和抗体重链CDR区,其中:抗体轻链CDR区包括CDR1、CDR2、CDR3的氨基酸序列,抗体重链CDR区包括CDR4、CDR5、CDR6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CDR1如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轻链CDR2如SEQ ID NO:4所示的序列,轻链CDR3如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梅万宇平吴小胜任西杰姚佳陈旭王兆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