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控光控膜
,具体为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材料通过将材料在置于不同电子状态,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材料的光学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外在表现为材料的颜色随电压改变而循环发生变化,以在透明态和着色态之间来回变化,使得光透过率也随之而改变,因此,电致变色材料作为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以其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电致变色性能,具有潜在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0003]对于移动终端的防窥膜,很多都是采用光学形态去达到防窥效果,但是这种结构往往会对显示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没办法根据使用的场景进行防窥模式的调整。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1)以及覆盖在显示模组(1)表面的电控光控膜(2),所述电控光控膜(2)包括第一基底层(3)和第二基底层(4),第一基底层(3)和第二基底层(4)之间为变光层(5);所述变光层(5)为间隔结构设置,该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电致变色层(6),在间隔的电致变色层(6)之间为透光间隔层(7),在电致变色层(6)以及透光间隔层(7)的外表面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透明导电层(8)和第二透明导电层(9),第一透明导电层(8)和第二透明导电层(9)可对电致变色层(6)形成变色电压,电致变色层(6)变色后单个透光间隔层(7)在两侧对角线上形成最大可见视角为2α
°
,形成对该可见视角外部的防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光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电致变色层(6)之间间隔为5
‑
60μm,相邻的所述透光间隔层(7)之间间隔为5
‑
100μm,电致变色层(6)和透光间隔层(7)的厚度为10
‑
130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超,王敬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