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90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当若干V形槽横向或纵向设置时,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条形透镜,条形透镜上端设置有弧形收光透镜部;当所述若干V形槽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时,若干横向和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凸状透镜,凸状透镜上端设置有球面收光透镜部;所述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内填充有反射式不透光部;其制备工艺,第一步,在圆柱形模压辊上涂覆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透明基底;第二步,在模压辊上取下透明基底,在V形槽添加反射式不透光胶水,通过UV光照射固化,形成反射式不透光部,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内自带智能设备越来越多,进而车内屏幕也越来越大越,显示信息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也晚行驶过程中开起设备照明的情况下,车内屏便投影到车的前挡风玻璃和前左右侧门玻璃上,便会严重干扰驾驶员视线,给驾驶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做好车内光线管理,避免屏幕倒影干扰驾驶人员视线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包括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当所述若干V形槽横向或纵向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条形透镜,所述条形透镜上端设置有弧形收光透镜部;当所述若干V形槽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和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凸状透镜,所述凸状透镜上端设置有球面收光透镜部;所述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内填充有反射式不透光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底上设置的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之间距离相等且平行。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V形槽底部平直,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状。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条形透镜或凸状透镜的顶部宽度为15~60um,底部宽度为15~100um,高度为30~150um。
[0008]上述车内光线管理膜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
[0009]第一步,在圆柱形模压辊上涂覆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透明基底,所述模压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并与V形槽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凸起;
[0010]第二步,在模压辊上取下透明基底,并在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添加反射式不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反射式不透光部,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透明基底,所述透明基底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当若干V形槽横向或纵向设置时,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条形透镜,条形透镜上端设置有弧形收光透镜部;当所述若干V形槽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时,若干横向和纵向的V形槽之间形成若干凸状透镜,凸状透镜上端设置有球面收光透镜部;所述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内填充有反射式不透光部;其制备工艺,第一步,在圆柱形模压辊上涂覆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透明基底;第二步,在模压辊上取下透明基底,在V形槽添加反射式不透光胶水,通过UV光照射固化,形成反射式不透光部,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车内光线管理膜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车内光线管理膜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车内光线管理膜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车内光线管理膜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车内光线管理膜横向和纵向均设置V形槽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车内光线管理膜制备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0]实施例
[0021]如1

6所示,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包括透明基底1,所述透明基底1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当所述若干V形槽1a横向或纵向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1a之间形成若干条形透镜1a1,所述条形透镜1a1上端设置有弧形收光透镜部1a1

1;当所述若干V形槽1a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和纵向的V形槽1a之间形成若干凸状透镜1a2,所述凸状透镜1a2上端设置有球面收光透镜部1a2

1;所述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内填充有反射式不透光部2。
[0022]如图1

4所示,为透明基底1上横向设置有若干V形槽1a的结构示意图,在设计实施过程中,透明基底1纵向设置若干V形槽1a的情况没有附图示出,其与横向设置方式相似,,由此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1a之间便形成了条形透镜1a1,同时在条形透镜1a1顶部设置弧形收光透镜部1a1

1;如图5所示,为透明基底1横向和纵向均设置若干V形槽1a,此时横向和纵向设置的V形槽1a就形成了交叉,便在交叉的V形槽1a之间形成了若干凸状透镜1a2,同时在凸状透镜1a2顶端设置球面收光透镜部1a2

1。
[0023]优选的,所述透明基底1上设置的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之间距离相等且平行。
[0024]更优选的,所述V形槽1a底部平直,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状。
[0025]更优选的,所述条形透镜1a1或凸状透镜1a2的顶部a宽度为15~60um,底部b宽度为15~100um,高度h为30~150um。
[0026]上述车内光线管理膜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
[0027]第一步,在圆柱形模压辊3上涂覆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透明基底1,所述模压辊3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并与V形槽1a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凸起。当透明基底1上仅横向或纵向设置若干V形槽1a时,模压辊3上也仅沿圆周方向或径向设置若干
与V形槽1a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凸起,当透明基底1上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有若干V形槽1a时,模压辊3上沿圆周方向和径向均需设置与V形槽1a形状和尺寸一致的凸起;
[0028]第二步,在模压辊3上取下透明基底1,并在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添加反射式不透光胶水并通过UV光照射固化成型,形成反射式不透光部2,制成车内光线管理膜成品。
[0029]汽车的导航仪以及智能显示装置等,其基本构成为:显示模组+导航定位模块、智能系统;其显示模组构成为:Opencell+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构成为:反射片+LEDBar+多层光学膜。上述车内光线管理膜叠放于多层光学膜最靠近Opencell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叠放的时候,所述透明基底1上设置反射式不透光部2的一侧朝向Opencell叠放,所述透明基底1另一侧朝向车内使用者。当导航仪以及智能显示装置发出的C光线在正常范围射入条形透镜1a1或凸状透镜1a2时可以不改变方向的情况下通过条形透镜1a1或凸状透镜1a2,并通过弧形收光透镜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1),所述透明基底(1)上设置有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当所述若干V形槽(1a)横向或纵向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或纵向的V形槽(1a)之间形成若干条形透镜(1a1),所述条形透镜(1a1)上端设置有弧形收光透镜部(1a1

1);当所述若干V形槽(1a)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时,所述若干横向和纵向的V形槽(1a)之间形成若干凸状透镜(1a2),所述凸状透镜(1a2)上端设置有球面收光透镜部(1a2

1);所述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内填充有反射式不透光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1)上设置的若干横向或/和纵向的V形槽(1a)之间距离相等且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1a)底部平直,形成上大下小的梯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内光线管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透镜(1a1)或凸状透镜(1a2)的顶部(a)宽度为15~60um,底部(b)宽度为15~100um,高度(h)为30~150um。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科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