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09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侧面的下模,所述底座由座体A、座体B组成,所述座体B设置于座体A的侧面,所述下模由板体A、板体B、板体C组成,所述板体A设置于板体B的一侧,所述板体C设置于板体B的另一侧,所述板体C的内侧设置有抵压组件;通过设计的耐磨组件,改善原先注塑模具使用时,注塑模具内侧的成型品通过脱模机构反复脱模过程中,使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的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通过对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机构,减少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贴合处面积,从而降低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摩擦,增加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增加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注塑模具用于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注塑模具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且通过脱模机构辅助,将成型品脱模。
[0003]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于注塑模具底端的脱模机构,便于将成型品进行脱模,在注塑模具运作过程中,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反复贴合滑动状态,由于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为完全贴合状态,造成运作时,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贴合处的摩擦力较大,对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产生损坏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注塑模具内部的成型品,通过脱模机构进行脱模过程中,存在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贴合处摩擦力较大的存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侧面的下模,所述底座由座体A、座体B组成,所述座体B设置于座体A的侧面,所述下模由板体A、板体B、板体C组成,所述板体A设置于板体B的一侧,所述板体C设置于板体B的另一侧,所述板体C的内侧设置有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由抵压块、活动卡槽组成,所述活动卡槽开设于板体C的一侧,所述抵压块设置于活动卡槽的内侧,所述下模与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对称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由固定槽、导柱、多个导向槽组成,所述固定槽开设于座体B的表面,多个所述导向槽均开设与板体A、板体B、板体C的内侧,所述导柱贯穿于固定槽、多个导向槽的内侧,所述导柱与导向槽的连接处两侧均设置有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由多个滚珠组件、限位滑槽组成,多个所述滚珠组件均设置于导柱两侧与导向槽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导柱的侧面。
[0006]优选的,所述滚珠组件由活动槽、滚珠组成,所述活动槽开设于导向槽的内壁,所述滚珠设置于活动槽的内侧,所述滚珠为球状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槽的内侧,所述导柱与导向槽为可滑动状态。
[0008]优选的,所述板体C与上模的连接处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由上模腔、下模腔组成,所述下模腔开设于板体C的另一侧,所述上模腔开设于上模的侧面。
[0009]优选的,所述抵压块与板体B的内侧贯穿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板体B的侧面呈持平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导柱与抵压块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由限位卡块、
限位卡槽组成,所述限位卡块开设于抵压块的表面,所述限位卡槽套设于导柱的表面,所述限位卡槽与导柱的表面固定,所述限位卡槽与限位卡块的内侧卡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设计的耐磨组件,改善原先注塑模具使用时,注塑模具内侧的成型品通过脱模机构反复脱模过程中,使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的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通过对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机构,减少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贴合处面积,从而降低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摩擦,增加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模具运作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2中的B部区域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11、座体A;12、座体B;120、限位机构;1201、固定槽;1202、导柱;1202A、限位卡块;1202B、限位卡槽;1203、导向槽;2、下模;21、板体A;211、滚珠组件;2111、活动槽;2112、滚珠;212、限位滑槽;22、板体B;23、板体C;230、抵压组件;2301、抵压块;2302、活动卡槽;3、上模;4、固定柱;5、模腔;51、上模腔;52、下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侧面的下模2,底座1由座体A11、座体B12组成,座体B12设置于座体A11的侧面,下模2由板体A21、板体B22、板体C23组成,板体A21设置于板体B22的一侧,板体C23设置于板体B22的另一侧,使底座1、下模2均有多个结构组成,便于导柱1202、抵压块2301的安装,板体C23的内侧设置有抵压组件230,抵压组件230由抵压块2301、活动卡槽2302组成,活动卡槽2302开设于板体C23的一侧,抵压块2301设置于活动卡槽2302的内侧,下模2与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对称限位机构120,起到导向作用,限位机构120由固定槽1201、导柱1202、多个导向槽1203组成,固定槽1201开设于座体B12的表面,多个导向槽1203均开设与板体A21、板体B22、板体C23的内侧,导柱1202贯穿于固定槽1201、多个导向槽1203的内侧,导柱1202与导向槽1203的连接处两侧均设置有耐磨组件,减少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连接处接触面积,增加使用时的耐磨性,耐磨组件由多个滚珠组件211、限位滑槽212组成,多个滚珠组件211均设置于导柱1202两侧与导向槽1203的连接处,限位滑槽212开设于导柱1202的侧面,通过设计的耐磨组件,改善原先注塑模具使用时,注塑模具内侧的成型品通过脱模机构反复脱模过程中,使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的摩擦力较大的问题,通过对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的连接处设置耐磨机构,减少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贴合处面积,从而降低脱模机构与注塑模具摩擦,增加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滚珠组件211由活动槽2111、滚珠2112组
成,活动槽2111开设于导向槽1203的内壁,滚珠2112设置于活动槽2111的内侧,滚珠2112为球状结构,导柱1202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槽1201的内侧,导柱1202与导向槽1203为可滑动状态,板体C23与上模3的连接处设置有模腔5,模腔5由上模腔51、下模腔52组成,通过模腔5形成模腔,下模腔52开设于板体C23的另一侧,上模腔51开设于上模3的侧面,抵压块2301与板体B22的内侧贯穿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一端与板体B22的侧面呈持平状态。
[00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柱1202与抵压块2301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由限位卡块1202A、限位卡槽1202B组成,增加抵压块2301与导柱1202连接处的限位结构,从而使抵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侧面的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座体A(11)、座体B(12)组成,所述座体B(12)设置于座体A(11)的侧面,所述下模(2)由板体A(21)、板体B(22)、板体C(23)组成,所述板体A(21)设置于板体B(22)的一侧,所述板体C(23)设置于板体B(22)的另一侧,所述板体C(23)的内侧设置有抵压组件(230),所述抵压组件(230)由抵压块(2301)、活动卡槽(2302)组成,所述活动卡槽(2302)开设于板体C(23)的一侧,所述抵压块(2301)设置于活动卡槽(2302)的内侧,所述下模(2)与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对称限位机构(120),所述限位机构(120)由固定槽(1201)、导柱(1202)、多个导向槽(1203)组成,所述固定槽(1201)开设于座体B(12)的表面,多个所述导向槽(1203)均开设与板体A(21)、板体B(22)、板体C(23)的内侧,所述导柱(1202)贯穿于固定槽(1201)、多个导向槽(1203)的内侧,所述导柱(1202)与导向槽(1203)的连接处两侧均设置有耐磨组件,所述耐磨组件由多个滚珠组件(211)、限位滑槽(212)组成,多个所述滚珠组件(211)均设置于导柱(1202)两侧与导向槽(1203)的连接处,所述限位滑槽(212)开设于导柱(1202)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科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凯立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