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75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申请涉及工件打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磨装置,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夹持组件与打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夹持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打磨组件的两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打磨组件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对应一组所述动力件,本申请在人工取下打磨完成的工件并装上新的待打磨的工件的过程中,打磨组件得以连续工作,从而,使打磨过程连续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打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工件打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参照图3和图4,为一种通过压铸工艺得到的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压铸成型后的工件上通常带有较多的毛刺、麻点以及凸起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多余结构,需要通过打磨将该些毛刺、麻点以及凸起等去除。
[0003]目前,通常是采用打磨机台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机台通常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对工件进行定位的夹持组件与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的打磨组件,进行打磨时,首先通过夹持组件将工件夹持在预定位置,然后通过打磨组件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打磨组件停止工作,待工人将完成打磨的工件从夹持组件上取下并换上另外的待打磨的工件后,打磨组件再继续进行工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技术缺陷:上一个工件打磨完成后,打磨组件需要停止工作等待一定时间直至换上另外的待打磨的工件才能继续工作,如此不能使打磨过程连续进行,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此,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一个工件打磨完成后,打磨组件需要停止工作等待一定时间直至换上另外的待打磨的工件才能继续工作,如此不能使打磨过程连续进行,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打磨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打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夹持组件与打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夹持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打磨组件的两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打磨组件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对应一组所述动力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打磨时,两组夹持组件均分别位于相对远离打磨组件的位置,预先分别在两组夹持组件上装入待打磨的工件,然后通过动力件分别驱动相应的夹持组件使其运动至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位置,打磨组件对其中一组夹持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对应的动力件工作使打磨完成后的工件对应的夹持组件移动至相对远离打磨组件的位置,工人将打磨完成的工件从夹持组件上取下并装上新的待打磨的工件,动力件再将装入新的待打磨的工件的夹持组件驱动至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位置。与此同时,打磨组件继续对另一组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夹持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打磨,即在人工取下打磨完成的工件并装上新的待打磨的工件的过程中,打磨组件并不需要停止工作等待预定时间,而是连续工作,从而,使打磨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装卸工位与打磨工位相距预定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打磨组件在打磨过程中误伤装卸工件的工人,有利于保证生产安全。
[0009]可选的,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移连接,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移动使所述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打磨组件。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轨与滑块的共同作用下,将夹持组件滑动设置在机架顶部,使夹持组件的运动路径确定且可预测,有效避免夹持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形,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有利于保证自动打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保证工作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座、夹持板以及夹持件,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夹持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用于放置工件,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板用于将所述工件固定在所述夹持板。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夹持板以及夹持件的共同作用下,将工件夹持固定在合适的打磨位置,便于打磨组件进行打磨,同时也便于人工装卸工件,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工作可靠性好。
[0013]可选的,所述夹持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板转动的旋转件。
[0014]可选的,所述夹持板为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的矩形板,所述夹持板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0015]可选的,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的第一棱边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块,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件的第二棱边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块。
[0016]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夹块和夹持气缸,所述夹块铰接于所述夹持板,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所述夹持板且所述夹持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块相铰接。
[0017]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和两竖板,两所述竖板对称设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底座呈U字型,所述夹持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竖板相互靠近的两侧。
[0018]可选的,所述夹持板下方设置有托盘。
[0019]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刀具放置架,所述刀具放置架位于所述打磨组件的一侧。
[0020]由上可知,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打磨时,两组夹持组件均分别位于相对远离打磨组件的位置,预先分别在两组夹持组件上装入待打磨的工件,然后通过动力件分别驱动相应的夹持组件使其运动至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位置,打磨组件对其中一组夹持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对应的动力件工作使打磨完成后的工件对应的夹持组件移动至相对远离打磨组件的位置,工人将打磨完成的工件从夹持组件上取下并装上新的待打磨的工件,动力件再将装入新的待打磨的工件的夹持组件驱动至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位置。与此同时,打磨组件继续对另一组相对靠近打磨组件的夹持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打磨,即在人工取下打磨完成的工件并装上新的待打磨的工件的过程中,打磨组件并不需要停止工作等待预定时间,而是得以连续工作,如此,使打磨过程连续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装卸工位与打磨工位相距预定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打磨组件在打磨过程中误伤装卸工件的工人,有利于保证生产安全。
[0021]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
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自动打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夹持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打磨的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打磨的工件的俯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00、机架;101、滑轨;102、动力件;200、夹持组件;201、滑块;202、限位块;203、第一定位块;204、第二定位块;210、底座;211、底板;212、竖板;220、夹持板;221、夹持件;222、夹块;223、夹持气缸;230、旋转件;300、打磨组件;310、支撑座;320、打磨头;400、刀具放置架;5、工件;51、第一棱边;52、第二棱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打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夹持组件与打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夹持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打磨组件的两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打磨组件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对应一组所述动力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移连接,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移动使所述夹持组件相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打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座、夹持板以及夹持件,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夹持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用于放置工件,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夹持板用于将所述工件固定在所述夹持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守刚周勇王桂明卢国庆林钺叶先有谭国栋黄长兴华超群张嘉智梁亮春庞冯忠黎运旭李华基何文博刘翔胡清华杜景源刘青山张小涛赵意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和阳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