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762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通过科学配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碳氮比、快速调节微生物活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打破土壤板结,调节葡萄植株内氮元素的转化与储存,降低葡萄水罐子病的得病率,提高葡萄产量。另外,相比于现有的固体土壤调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土壤调理剂使用方便,对于葡萄水罐子病为膨果期发病,液体土壤调理剂可以于硬核期至膨果期使用,针对性强。并且固体土壤调理剂一般在秋季采摘过后底肥使用,液体土壤调理剂相较于固体调理剂针对性更强。针对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土壤调理剂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一种水果之一,其浆果多为圆形或椭圆,色泽随品种而异。葡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粒大、皮厚、汁少、水多,皮肉易分离,味道酸甜可口,果肉外有层薄皮,皮外有薄霜,有些品种无籽。葡萄既可做水果生食,也可酿酒或制作葡萄干。
[0003]葡萄水罐子病,主要表现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往往在果穗的尖端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在有色品种上,病果粒色泽暗淡;在白色品种上病果粒表现为水渍状。感病果粒糖度降低,味很酸,果肉逐渐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该病又称水罐子病或水红粒。在果梗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果梗与果粒间易产生离层,病果极易脱落。
[0004]葡萄水罐病在留一次果数量较多,又留用较多的二次果时,尤其是近些年农户在种植葡萄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板结,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与活性降低,导致根系无法伸展,易受土壤病害侵染,导致葡萄植株抗性差,从而使水罐子病发病重;在葡萄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中营养不平衡,现如今在葡萄硬核期后土壤氮含量过高导致土壤碳氮比失衡、葡萄生殖生长不良引发葡萄水罐子病重。葡萄水罐子病普遍认为是生理病害,是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而导致生理机能失调。但是,葡萄水罐子病病因复杂,不仅仅是营养缺乏的问题,与土壤问题息息相关。
[0005]目前常用的预防手段有:增施有机类肥料和磷钾肥,增强树势,及时中耕锄草,避免土壤板结;合理调节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尽量少留二次果;合理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好主副梢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留一穗果”的办法,以减少发病,提高果实品质;在幼果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

300倍液,增加叶片和果实的含钾量,目的为减轻发病。
[0006]现有技术主要是增施肥料和合理疏果,以避免葡萄营养不足。常规的农事操作无法解决土壤问题和葡萄植株内氮元素不平衡的问题。增施有机类肥料或土壤调理剂,一般在基肥使用时,距离葡萄硬核期与膨果期时间过长,无法解决后续施肥导致的土壤劣化,如在硬核期后施用,施用不方便,由于这类产品起效较慢,无法快速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导致无法预防水罐子病。使用液体类肥料或土壤调理剂时常规为加磷钾类肥料,对葡萄植株内的氮元素进行一定调控,但由于土壤劣化,根系吸收不良导致使用磷、钾需要用量较大,土壤盐分过高,从而引起土壤的进一步劣化,导致预防水罐子病效果不理想。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使用方便的用于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土壤调理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碳氮比、快速调节微生物活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打破土壤板结,调节葡萄植株内氮元素的转化与储存,降低葡萄水罐子病的得病率,提高葡萄产量。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包括:餐厨发酵液、低聚果糖、苯丙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钙、亚氨基二琥珀酸镁、木质素磺酸铁、木质素磺酸锌、甜菜碱、贝莱斯芽孢杆菌、聚多曲霉、稳定剂。
[0009]优选的,所述液体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0010]餐厨发酵液40~60%、低聚果糖20~50%、苯丙氨酸0.1~10%、亚氨基二琥珀酸钙1~10%、亚氨基二琥珀酸镁2~5%、木质素磺酸铁1~5%、木质素磺酸锌0.1~5%、甜菜碱1~5%、贝莱斯芽孢杆菌0.1~5%、聚多曲霉0.1~5%、稳定剂0.01~0.5%。
[0011]优选的,所述餐厨发酵液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0012]将厨余废弃物筛分得到固体废弃物和一级滤出液;
[0013]将一级滤出液制浆后进行湿热处理,然后依次进行固液分离和油水分离,得到渣相、油脂、二级滤出液;
[0014]将二级滤出液进行厌氧发酵,得到沼气、沼渣和发酵液,分离得到餐厨发酵液。
[0015]优选的,所述湿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0~140℃加热,控制水温在70~80℃,持续5~18h;
[0016]所述厌氧发酵为二级滤出液降温至30~40℃后送入CSTR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
[0017]优选的,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二醇6000或者马来酸或者明胶。
[0018]优选的,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中活菌数量为10
×
108~35
×
108cfu/g;聚多曲霉中活菌数量为10
×
108~25
×
108cfu/g。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液体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将餐厨发酵液、低聚果糖、苯丙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钙、亚氨基二琥珀酸镁、木质素磺酸铁、木质素磺酸锌、甜菜碱和稳定剂混合,得到混合液;
[0021]B)将所述混合液调节pH后与贝莱斯芽孢杆菌、聚多曲霉混合,得到液体土壤调理剂。
[0022]优选的,调节pH至3.0~5.0。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液体土壤调理剂在预防葡萄水罐子病中的应用。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液体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在葡萄硬核期至膨果期的任意时间,将所述液体土壤调理剂滴管施用,施用量为10~20kg/亩。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包括:餐厨发酵液、低聚果糖、苯丙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钙、亚氨基二琥珀酸镁、木质素磺酸铁、木质素磺酸锌、甜菜碱、贝莱斯芽孢杆菌、聚多曲霉、稳定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通过科学配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土壤碳氮比、快速调节微
生物活性,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打破土壤板结,调节葡萄植株内氮元素的转化与储存,降低葡萄水罐子病的得病率,提高葡萄产量。另外,相比于现有的固体土壤调理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土壤调理剂使用方便,对于葡萄水罐子病为膨果期发病,液体土壤调理剂可以于硬核期至膨果期使用,针对性强。并且固体土壤调理剂一般在秋季采摘过后底肥使用,液体土壤调理剂相较于固体调理剂针对性更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包括:餐厨发酵液、低聚果糖、苯丙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钙、亚氨基二琥珀酸镁、木质素磺酸铁、木质素磺酸锌、甜菜碱、贝莱斯芽孢杆菌、聚多曲霉、稳定剂。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土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葡萄水罐子病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厨发酵液、低聚果糖、苯丙氨酸、亚氨基二琥珀酸钙、亚氨基二琥珀酸镁、木质素磺酸铁、木质素磺酸锌、甜菜碱、贝莱斯芽孢杆菌、聚多曲霉、稳定剂。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餐厨发酵液40~60%、低聚果糖20~50%、苯丙氨酸0.1~10%、亚氨基二琥珀酸钙1~10%、亚氨基二琥珀酸镁2~5%、木质素磺酸铁1~5%、木质素磺酸锌0.1~5%、甜菜碱1~5%、贝莱斯芽孢杆菌0.1~5%、聚多曲霉0.1~5%、稳定剂0.01~0.5%。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发酵液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将厨余废弃物筛分得到固体废弃物和一级滤出液;将一级滤出液制浆后进行湿热处理,然后依次进行固液分离和油水分离,得到渣相、油脂、二级滤出液;将二级滤出液进行厌氧发酵,得到沼气、沼渣和发酵液,分离得到餐厨发酵液。4.根据权利要求3的液体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热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0~140℃加热,控制水温在70~80℃,持续5~18h;所述厌氧发酵为二级滤出液降温至30~40℃后送入CSTR厌氧反应器进行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远贾可贺京齐维强陈罡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养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