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98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将所述粉末、助剂和腐熟剂混合,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得到堆肥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堆肥处理,将处理剩余的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解决“以竹代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置难题,同时将制作的有机肥施入土壤中,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是解决“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处置难题的有效途径。物处置难题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类植物生长迅速,资源充足,一次性种植可长久利用,是理想的生物质资源,也是耐用型塑料的理想替代品。竹材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速度显著少于合成塑料降解的时间,且生产“以竹代塑”制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显著少于塑料制品。目前,竹家具、竹地板、竹纤维、竹制日用品、竹包装、竹格填料、竹编格栅等竹子产品的应用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0003]但是,“以竹代塑”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加工剩余物。目前,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将加工剩余物和生活垃圾一并填埋或者进行焚烧处理。“以竹代塑”的加工剩余物若与生活垃圾进行填埋,不仅会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还容易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害环境;焚烧处理的方法极易引起火灾、破坏环境整洁,且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等对环境会造成二次影响。
[0004]目前,由于无法对加工剩余物进行有效利用,造成竹材剩余物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堆肥方法得到的堆肥产物能够作为生物有机肥,实现了对加工剩余物的有效利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
[0008]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得到第一堆料,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
[0009]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
[0010]将所述粉末、助剂和腐熟剂混合,得到第二堆料,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得到堆肥产物;
[0011]所述助剂包括尿素和/或过磷酸钙。
[0012]优选的,所述碎片的厚度<2cm;所述碎片的长度<8cm;所述碎片的宽度<5cm。
[0013]优选的,所述堆肥返料替换为碳化物。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堆料的水分质量分数为45%~55%;所述第一堆料的C/N为(30~40):1。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的堆层氧浓度>10%;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5~65℃;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的时间为8~10d。
[0016]优选的,所述粉末的粒径<20mm。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堆料的水分质量分数为35%~45%;所述第二堆料的C/N为(12~18):1。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次堆肥发酵的温度<40℃;所述第二次堆肥发酵的时间为12~15d。
[0019]优选的,所述“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包括竹叶、竹枝、竹秆和竹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堆肥方法制备得到的堆肥产物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得到第一堆料,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将所述粉末、助剂和腐熟剂混合,得到第二堆料,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得到堆肥产物;所述助剂包括尿素和/或过磷酸钙。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次粉碎和两次堆肥发酵工艺,可以使“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且稳定地降解,进而提高降解速率和堆肥产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堆肥处理,将处理剩余的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解决“以竹代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置难题,同时将制作的有机肥施入土壤中,能够有效解决竹林长期集约经营以及杉木多代连栽导致的土壤酸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补充土壤理化性质,是解决“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处置难题的有效途径。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发酵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
[0024]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得到第一堆料,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
[0025]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
[0026]将所述粉末、助剂和腐熟剂混合,得到第二堆料,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得到堆肥产物;
[0027]所述助剂包括尿素和/或过磷酸钙;
[0028]本专利技术首先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
[0029]在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前,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还包括对收集到的“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分拣,避免混入其他有害、有毒的废弃物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包括竹叶、竹枝、竹秆和竹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碎片的厚度优选的<2cm;所述碎片的长度优选的<8cm;所述碎片的宽度优选的<5cm。
[0032]得到碎片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得到第一堆料,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堆肥返料优选的来源于“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产物;所述堆肥返料可以替换为碳化物和/或腐熟剂;所述碳化物优选为有机物质在有限氧或者隔绝氧的条件下通过高温裂解的产物;所述腐熟剂优选为有机物料腐熟剂,有机物料腐熟剂是指能够加速各种有机物料(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泥等)分解、腐熟的微生物活体制剂,其功能与EM菌剂相似。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EM菌剂的菌数配比合理,符合菌种不仅有固氮、解磷、解钾的综合效果,同时可分泌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酶、活性激素、抗氧化酶素等,能够有效抑菌及破坏虫卵的孵化结构。本专利技术对所述EM菌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来源于常规市售即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EM菌剂从京东、淘宝或专业生物科技公司购买。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堆料的水分质量分数优选为45%~55%,更优选为50%;所述第一堆料的C/N优选为(30~40):1,更优选为35:1。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堆体的氧浓度优选的保持在>10%;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的温度优选为55~65℃,更优选为60℃;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的时间优选为8~10d。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优选的于发酵槽中进行。本专利技术对发酵槽的规格没有特殊限制。
[0038]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后,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碎采用的设备优选为立式干湿料综合粉碎机;所述粉末的粒径优选的<20mm。
[0040]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以竹代塑”加工剩余物进行切片或削片,得到碎片;将所述碎片、堆肥返料和EM菌剂混合,得到第一堆料,进行第一次堆肥发酵,得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对所述第一次堆肥发酵产物进行粉碎,得到粉末;将所述粉末、助剂和腐熟剂混合,得到第二堆料,进行第二次堆肥发酵,得到堆肥产物;所述助剂包括尿素和/或过磷酸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片的厚度<2cm;所述碎片的长度<8cm;所述碎片的宽度<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返料替换为碳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料的水分质量分数为45%~55%;所述第一堆料的C/N为(30~40):1。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良华王月容汤志颖王天祥雷刚武耀星李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