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39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涉及运动损伤恢复术领域,解决了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因患者腿部受伤的程度不一,而需要进行不同姿态下不同受力训练的需求,同时还解决了在长时间康复过程中被束缚的腰部会存在酸胀的问题,包括:身体托件,所述身体托件两侧开设有侧条孔,且侧条孔内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靠近其下方对设置有恢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恢复机构对患者下肢进行受压训练,同时恢复机构在驱动的过程中对按摩机构进行挤压,进而按摩机构能够穿过条形通孔对患者进行按摩,这样通过恢复机构和按摩机构既能够对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运动,又能够通过按摩机构对患者进行按摩。摩机构对患者进行按摩。摩机构对患者进行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损伤恢复
,尤其是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运动通常是采用腿部进行运动的体育项目,而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经常会造成腿部损伤,而腿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外界力量过大、身体自身承受能力不足、运动技巧等原因导致的下肢损伤,进而需要对损伤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而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则是用于下肢康复训练的设备;
[0003]在对下肢受伤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因患者腿部受伤的程度不一,这样导致腿部的受力也不一样,同时在长时间康复过程中被束缚的腰部会存在酸胀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改变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的运动姿态来满足腿部不同受力康复训练的需求。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腿部姿态运动方式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包括:身体托件,所述身体托件两侧开设有侧条孔,且侧条孔内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靠近其下方对设置有恢复机构;
[0007]其中,所述恢复机构包括套筒件,所述套筒件内腔中套设有内转子且内转子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支杆,两个所述传动支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套筒连接有脚托件,两个所述脚托件的水平上表面设置有脚圈套,两个所述脚托件的垂直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按摩机构相对应,恢复机构能够对按摩机构进行挤压,进而按摩机构能够穿过条形通孔对患者进行按摩,这样通过恢复机构和按摩机构既能够对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运动,又能够通过按摩机构对患者进行按摩。
[0008]进一步的,所述脚托件的水平上表面设置有脚圈套,且脚圈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圈套的开口上方设置有套环,其套环设置有两个,身体托件在气缸的作用下倾斜放置,然后再将患者的脚放置到脚圈套内通过套环进行约束,这样患者的下肢能够在脚圈套内进行康复运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条形顶件,所述条形顶件的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条形顶件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其中,所述条形顶件一侧的螺纹杆上设置有支滑块,且条形顶件另一侧的螺纹杆外壁上螺纹有螺母,并且另一侧的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挡片,所述侧条孔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侧条孔设置有四个,其中,身体托件一侧的侧条孔内壁上开设有内滑孔,所述内滑孔与支滑块滑动连接,将螺母在螺纹杆上逆时针旋转,这样条形顶件能
够在侧条孔内上下滑动,而上下滑动的条形顶件能够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挤压按摩,同时条形顶件设置有四个,这样依次解开条形顶件能够依次增加第二连杆撞击的阻力,进而通过第二连杆撞击的阻力能够调节患者训练的压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身体托件的上表面对应两侧侧条孔处开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且若干个所述条形通孔与条形顶件相对应,通过条形顶件在条形通孔内上下移动,这样条形顶件受到第二连杆撞击后能够便捷的对患者腰部进行按摩。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件的下端设置有横板架,且横板架的两端连接有底框架,底框架的下表面对应四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接连杆,所述转接连杆设置有四个,所述转接连杆设置有三个端头,所述转接连杆的一端与联动杆连接,其中,另外两个端头分别转动连接有撑架和传动连杆,两个所述传动连杆一端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撑架,两个所述撑架与身体托件的下表面相连接,气缸的输出端将身体托件向上推动,接着身体托件通过撑架在传动连杆上转动,同时传动连杆能够通过转接连杆在撑架上转动,这样身体托件能够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倾斜支撑,进而患者的下肢能够进行受压康复运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架内腔的横梁上铰接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轴端与身体托件的下面铰接,通过气缸能够改变身体托件的姿态,进而通过改变身体托件的姿态能够调整患者的下肢受压康复训练。
[0013]进一步的,所述身体托件的下表面位于气缸输出轴的上端设置有头托件,通过头托件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
[0014]进一步的,所述身体托件的两侧设置有扶手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身体托件位于下端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托腿架,且托腿架位于第二连杆的上方,患者的手部通过扶手件进行支撑,这样在扶手件的作用下能够将患者的上身进行稳固。
[0016]进一步的,所述身体托件的下表面靠近两侧边缘设置有限位套件,且限位套件的内腔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且第二连杆呈T字形结构,恢复机构上的第二连杆能够在限位套件内限位移动,这样第二连杆能够对按摩机构进行撞击,进而按摩机构能够对患者腰部进行按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其一:本专利技术通过患者平躺在身体托件上表面上进行下肢不受力康复运动,而需要对下肢受力运动康复时,通过气缸的输出端将身体托件向上推动,然后身体托件通过传动机构进行旋转,接着患者将脚放置到脚圈套内,同时通过套环能够将脚进行约束,这样患者的脚部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接着将脚上下移动,而脚能够通过传动支杆将内转子在套筒件内带动,进而患者能够通过改变受压姿态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
[0019]其二:脚托件在患者脚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而第二连杆在被带动后能够在限位套件内滑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时,将按摩机构打开,这样恢复机构能够对按摩机构进行挤压,进而按摩机构能够穿过条形通孔对患者进行按摩,这样通过恢复机构和按摩机构既能够对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运动,又能够通过按摩机构对患者进行按摩。
[0020]其三:通过条形顶件在条形通孔内上下移动,这样条形顶件受到第二连杆撞击后能够便捷的对患者腰部进行按摩,因条形顶件设置有四个,同时条形顶件是通过螺母挤压固定在侧条孔内,进而依次解开螺母能够依次释放条形顶件在条形通孔内活动,这样按摩机构能够根据四个所述条形顶件的释放而增加患者受压训练的强度,从而在条形顶件的作用下既可以对患者按摩,又可以便捷调节按摩机构的施压力度。
[0021]其四:通过气缸能够改变身体托件的姿态,这样在气缸初始状态下身体托件通过传动机构的水平支撑,进而身体托件具备平躺零压力肢康复训练,而需要受压运动时,则需要通过气缸将身体托件推动,因此,倾斜状态下的身体托件能够进行倾斜受压康复训练,进而身体托件在气缸和传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多个姿态的调整,而调整后的身体托件能够对整患者的下肢进行不同压力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身体托件和条形通孔正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部结构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框架和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身体托件(1),所述身体托件(1)两侧开设有侧条孔(11),且侧条孔(11)内滑动连接有按摩机构(10),所述按摩机构(10)靠近其下方对设置有恢复机构(6);其中,所述恢复机构(6)包括套筒件(602),所述套筒件(602)内腔中套设有内转子(603)且内转子(60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传动支杆(609),两个所述传动支杆(609)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套筒连接有脚托件(604),两个所述脚托件(604)的水平上表面设置有脚圈套(605),两个所述脚托件(604)的垂直上端铰接有第一连杆(606),两个所述第一连杆(606)的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杆(608),两个所述第二连杆(608)的上端与按摩机构(10)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托件(604)的水平上表面设置有脚圈套(605),且脚圈套(60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脚圈套(605)的开口上方设置有套环(607),其套环(607)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10)包括条形顶件(101),所述条形顶件(101)的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条形顶件(101)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杆(105),其中,所述条形顶件(101)一侧的螺纹杆(105)上设置有支滑块(102),且条形顶件(101)另一侧的螺纹杆(105)外壁上螺纹有螺母(104),并且另一侧的螺纹杆(105)的一端设置有挡片(103),所述侧条孔(11)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侧条孔(11)设置有四个,其中,身体托件(1)一侧的侧条孔(11)内壁上开设有内滑孔(12),所述内滑孔(12)与支滑块(102)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姿态的下肢运动损伤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托件(1)的上表面对应两侧侧条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香仙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