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28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第一限位板、辅助机构、控制面板、喇叭和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体左端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侧设置活动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纱线处于绷直状态,从而使得纱线受力均匀,避免影响纱线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在辅助机构左端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左端设置的限位圆柱具有多个尺寸,由此便于固定套进行快速连接固定,也便于对绒毛进行清理,同时废料箱的设置,利于对掉落的绒毛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清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清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属于张力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并且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张力检测装置对纱线进行检测。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羊毛衫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公开号:CN 217807998U),包括机板、张力轮、张力传感器和辅助轮,还包括预装机构和刷绒机构,所述预装机构由托板、定位孔、定位柱、预装板、角台和预装孔构成。
[0004]在对纱线进行检测时,若是纱线受力不均匀,容易影响纱线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在对毛纱和毛线进行检测时,其表面的绒毛容易粘附在检测装置上,并且掉落的绒毛还不易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纱线进行检测时,若是纱线受力不均匀,容易影响纱线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在对毛纱和毛线进行检测时,其表面的绒毛容易粘附在检测装置上,并且掉落的绒毛还不易工作人员进行收集清理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包括机体、第一限位板和辅助机构,所述机体与第一限位板左端与辅助机构相固定,且机体前侧下端与第一限位板固定成一体;辅助机构包括外壳、进线孔、铰链、活动板、内嵌把手、滑槽、废料箱、电机、活动装置、清理装置和固定板,所述外壳左右两端上侧开设有进线孔,所述外壳前侧上端设置有四个铰链,所述铰链下端与活动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板前侧下端中部开设有内嵌把手,所述外壳内侧左端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与废料箱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内侧底端中部与电机固定成一体,所述电机顶部与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活动装置左上端垂直设置有清理装置,所述活动装置右上端与固定板固定成一体,所述机体与第一限位板左端与外壳相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纱线张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喇叭和检测装置,所述机体左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前端右上角设置有喇叭,所述机体前端中部设置有检测装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装置包括支脚、支撑板、旋转轴、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支脚顶部与支撑板固定成一体,所述支撑板中部与旋转轴贯穿连接,所述旋转轴顶部与齿轮相固定,所述齿轮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活动啮合,所述支脚底部与外壳相固定,所述旋转轴底部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右端和第二齿条左端分别与固
定板和清理装置固定成一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板、限位套、固定套和限位圆柱,所述第二限位板左上端与限位套相固定,所述限位套外侧与固定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左端设置有限位圆柱,所述第二限位板右端与第二齿条相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孔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平齐设置在外壳左右两侧上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外表面设置有螺纹,且与限位套连接固定套内部也设置有对应的螺纹。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圆柱内侧中部开设有小孔,且限位圆柱设置有多个尺寸进行更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板和固定板设置的长度相同,且第二限位板和固定板内侧中部与进线孔平齐位置开设有槽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脚采用铝合金材质。
[0015]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在机体左端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内侧设置活动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使得纱线处于绷直状态,从而使得纱线受力均匀,避免影响纱线检测的准确性。
[0016]优点2:本技术的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在辅助机构左端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左端设置的限位圆柱具有多个尺寸,由此便于固定套进行快速连接固定,也便于对绒毛进行清理,同时废料箱的设置,利于对掉落的绒毛进行收集,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清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机体

1、第一限位板

2、辅助机构

3、控制面板

4、喇叭

5、检测装置

6、外壳

31、进线孔

32、铰链

33、活动板

34、内嵌把手

35、滑槽

36、废料箱

37、电机

38、活动装置

39、清理装置

310、固定板

311、支脚

391、支撑板

392、旋转轴

393、齿轮

394、第一齿条

395、第二齿条

396、第二限位板

3101、限位套

3102、固定套

3103、限位圆柱

31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包括机体1、第一限位板2、辅助机构3、控制面板4、喇叭5和检测装置6,机体1与第一限位板2左端与辅助机
构3相固定,且机体1前侧下端与第一限位板2固定成一体,机体1左端设置有控制面板4,机体1前端右上角设置有喇叭5,机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检测装置6,喇叭5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起到警报的效果。
[0026]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辅助机构3包括外壳31、进线孔32、铰链33、活动板34、内嵌把手35、滑槽36、废料箱37、电机38、活动装置39、清理装置310和固定板311,外壳31左右两端上侧开设有进线孔32,进线孔32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平齐设置在外壳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第一限位板(2)和辅助机构(3),所述机体(1)与第一限位板(2)左端与辅助机构(3)相固定,且机体(1)前侧下端与第一限位板(2)固定成一体;辅助机构(3)包括外壳(31)、进线孔(32)、铰链(33)、活动板(34)、内嵌把手(35)、滑槽(36)、废料箱(37)、电机(38)、活动装置(39)、清理装置(310)和固定板(311),所述外壳(31)左右两端上侧开设有进线孔(32),所述外壳(31)前侧上端设置有四个铰链(33),所述铰链(33)下端与活动板(34)相连接,所述活动板(34)前侧下端中部开设有内嵌把手(35),所述外壳(31)内侧左端底面设置有滑槽(36),所述滑槽(36)内侧与废料箱(37)滑动连接,所述外壳(31)内侧底端中部与电机(38)固定成一体,所述电机(38)顶部与活动装置(39)相连接,所述活动装置(39)左上端垂直设置有清理装置(310),所述活动装置(39)右上端与固定板(311)固定成一体,所述机体(1)与第一限位板(2)左端与外壳(31)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4)、喇叭(5)和检测装置(6),所述机体(1)左端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机体(1)前端右上角设置有喇叭(5),所述机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检测装置(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装置(39)包括支脚(391)、支撑板(392)、旋转轴(393)、齿轮(394)、第一齿条(395)和第二齿条(396),所述支脚(391)顶部与支撑板(39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余道生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洛江东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