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85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涉及到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盖、上箱体、下箱体和底座,所述上箱体两侧与下箱体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附加组件,所述上箱体顶部两侧、下箱体顶部两侧和底座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附加组件,所述第一附加组件包括手动驱动机构与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二附加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机构与限位机构;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密封罩、第一弹簧、滑动板、连接块、外把手、内把手、第二弹簧和锁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实现了多组加热和抽风设备的设置,同时保留了上箱体与下箱体易于拆分的特点,另外还可以极为便捷的实现供电。的实现供电。的实现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

技术介绍

[0002]蜜蜂养殖过程中,温度是影响蜜蜂发育的重要因素,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会影响蜜蜂的正常生长发育,故现有的现代化蜜蜂养殖蜂箱中均会配备加热和抽风设备用于控制温度上下限,同时为了方便进行蜜蜂分笼操作,现有的金属蜂箱均为上下箱体可分离式,实际进行分笼操作时,仅需要将上下箱体进行分离,简单快捷,可以极大的提高分笼效率,并降低分笼难度。
[0003]但是由于加热和抽风设备通常只设置有一组,且为方便供电,通常设置于下方箱体中,这样就会导致上方箱体内部与下方箱体内部存在温差,上方箱体内部的温控精度无法把握,进而对上方箱体中蜜蜂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在上下箱体中均设置加热和抽风设备,这样虽然可以避免温差问题,但是由于需要保留上下箱体易于拆分的特点,因此上下箱体中均需要设置可连接外部电源的供电组件,实际使用加热和抽风设备时还需要重复连接两次外部电源,对于使用便捷性存在较大影响。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盖、上箱体、下箱体和底座,所述上箱体两侧与下箱体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附加组件,所述上箱体顶部两侧、下箱体顶部两侧和底座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附加组件,所述第一附加组件包括手动驱动机构与第一导电机构,所述第二附加组件包括第二导电机构与限位机构;
[0008]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密封罩、第一弹簧、滑动板、连接块、外把手、内把手、第二弹簧和锁定杆;
[0009]所述密封罩与上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密封罩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于密封罩与上箱体之间,所述连接块滑动嵌套设置于上箱体外侧且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把手固定设置于滑动板外侧底部,所述内把手位于外把手内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于内把手与上箱体之间,所述锁定杆固定设置于内把手内侧且滑动贯穿设置于滑动板侧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上腔室、下腔室、第一滑块、滑动杆、端板、导电柱、第三弹簧、锥形保护套和锁定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于上箱体内部,所述第一滑块沿
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上腔室内部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贯穿上腔室内壁并延伸至下腔室内部,所述滑动杆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固定设置于端板底部,所述第三弹簧与锥形保护套由上至下依次滑动套接设置于导电柱外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端板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锥形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槽开设于锥形保护套外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收纳槽、第四弹簧、L形定位板、锁定通道、横向滑槽、定位推板、导电块和第五弹簧。
[0013]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开设于下箱体顶部,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收纳槽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L形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L形定位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收纳槽内侧,所述锁定通道开设于L形定位板侧面顶部,所述横向滑槽开设于L形定位板顶部,所述定位推板滑动设置于横向滑槽内侧,所述导电块固定设置于定位推板内侧且位于L形定位板内部,所述第五弹簧一端与横向滑槽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定位推板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锁定块、第二滑块和第六弹簧。
[0015]优选的,所述锁定块滑动贯穿设置于下箱体侧面,所述第二滑块与第六弹簧由左向右依次套接设置于锁定块外侧,所述第二滑块与锁定块固定连接且滑动嵌套设置于下箱体内部,所述第六弹簧位于第二滑块与下箱体内壁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底座内部的两个导电块分别代表正负极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下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柱分别与底座内部的两个导电块接触,下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块通过导线与下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柱通过导线连接,上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柱分别与下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块接触;
[0018]S2、上箱体内部的两个L形定位板在顶盖的推动下对第四弹簧进行压缩并进入到收纳槽内部被收纳,上箱体内部加热和抽风设备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上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柱连接,以实现供电,下箱体内部加热和抽风设备的正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下箱体内部的两个导电柱连接,以实现供电;
[0019]S3、在将上箱体由下箱体顶部拆除时,握持外把手,同时拉动内把手,内把手被拉动后带动锁定杆由锁定槽与锁定通道内侧移出并进入到滑动板内部,随后向上拉动外把手,外把手上移时带动滑动板同步上移,滑动板上移时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一滑块上移;
[0020]S4、第一滑块上移时通过滑动杆与端板带动导电柱上升,导电柱上升后解除与导电块的接触,同时被压缩的第三弹簧逐渐复位,滑动板上升距离达到第一阈值时,第三弹簧完全复原,后续随着滑动板的继续上升,端板通过第三弹簧带动锥形保护套同步上移;
[0021]S5、锥形保护套上移时逐渐由L形定位板与定位推板之间脱出,定位推板逐渐被解除推动,滑动板上升距离达到第二阈值时,锥形保护套不再对定位推板进行推动,此时第五弹簧沿横向滑槽拉动第五弹簧,使导电块进入到L形定位板内部被密封收纳;
[0022]S6、滑动板上升距离达到第三阈值时,滑动板解除对锁定块的阻挡,此时在被压缩的第六弹簧的推动下,第二滑块带动锁定块复位,进而解除对L形定位板的限位,滑动板上升距离达到第四阈值时,滑动板带动第一弹簧复原,同时滑动板上升距离达到最大值,无法继续上升;
[0023]S7、后续随着外把手的继续抬升,外把手通过滑动板与密封罩带动上箱体上升,此
时下箱体顶部的L形定位板逐渐由上箱体底部的下腔室内侧脱出,后续当L形定位板完全脱出后,水平移动外把手,进而带动上箱体由下箱体顶部移开,操作完毕。
[002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二附加组件、手动驱动机构、第一导电机构和第二导电机构,以便于上箱体与下箱体内部的加热和抽风设备均可以得到便捷供电,同时在将上箱体由下箱体顶部拆除时,可以通过手动驱动机构对第一导电机构进行驱动,进而使第一导电机构解除与第二导电机构的接触,同时分别对第一导电机构与第二导电机构内部的导电件进行防护,后续随着手动驱动机构的继续移动,手动驱动机构解除对限位机构的触发,进而使限位机构解除对第二导电机构的阻挡,方便实现顶盖对上箱体或下箱体顶部开口的密封,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同类型装置或方法,本专利技术既实现了多组加热和抽风设备的设置,同时保留了上箱体与下箱体易于拆分的特点,另外还可以极为便捷的实现供电。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顶盖(11)、上箱体(12)、下箱体(13)和底座(14),所述上箱体(12)两侧与下箱体(13)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附加组件(2),所述上箱体(12)顶部两侧、下箱体(13)顶部两侧和底座(14)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附加组件(3),所述第一附加组件(2)包括手动驱动机构(4)与第一导电机构(5),所述第二附加组件(3)包括第二导电机构(6)与限位机构(7);所述手动驱动机构(4)包括密封罩(41)、第一弹簧(42)、滑动板(43)、连接块(44)、外把手(45)、内把手(46)、第二弹簧(47)和锁定杆(48);所述密封罩(41)与上箱体(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一端与密封罩(4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滑动板(4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43)滑动设置于密封罩(41)与上箱体(12)之间,所述连接块(44)滑动嵌套设置于上箱体(12)外侧且与滑动板(43)固定连接,所述外把手(45)固定设置于滑动板(43)外侧底部,所述内把手(46)位于外把手(45)内侧,所述第二弹簧(47)固定设置于内把手(46)与上箱体(12)之间,所述锁定杆(48)固定设置于内把手(46)内侧且滑动贯穿设置于滑动板(43)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机构(5)包括上腔室(51)、下腔室(52)、第一滑块(53)、滑动杆(54)、端板(55)、导电柱(56)、第三弹簧(57)、锥形保护套(58)和锁定槽(5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51)与下腔室(52)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于上箱体(12)内部,所述第一滑块(5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上腔室(51)内部且与连接块(4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54)贯穿上腔室(51)内壁并延伸至下腔室(52)内部,所述滑动杆(54)一端与第一滑块(53)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端板(55)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56)固定设置于端板(55)底部,所述第三弹簧(57)与锥形保护套(58)由上至下依次滑动套接设置于导电柱(56)外侧,所述第三弹簧(57)一端与端板(55)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锥形保护套(58)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槽(59)开设于锥形保护套(58)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机构(6)包括收纳槽(61)、第四弹簧(62)、L形定位板(63)、锁定通道(64)、横向滑槽(65)、定位推板(66)、导电块(67)和第五弹簧(6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61)开设于下箱体(13)顶部,所述第四弹簧(62)一端与收纳槽(61)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L形定位板(63)固定连接,所述L形定位板(63)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收纳槽(61)内侧,所述锁定通道(64)开设于L形定位板(63)侧面顶部,所述横向滑槽(65)开设于L形定位板(63)顶部,所述定位推板(66)滑动设置于横向滑槽(65)内侧,所述导电块(67)固定设置于定位推板(66)内侧且位于L形定位板(63)内部,所述第五弹簧(68)一端与横向滑槽(65)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定位推板(66)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蜂箱触点连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锁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易传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昌明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