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8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池,涉及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池底、池壁和排污管;所述池底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排污口,所述排污管安装在排污口中,所述排污口外围的池底上设有一静水窝,所述静水窝位于池底以下,所述静水窝的上方安装有一沉积板,所述沉积板中设有若干进淤孔,且所述进淤孔的尺寸小于鱼苗的最小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沉积物受鱼苗活动的影响重新悬浮在水中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排污的有效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池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是世界上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唯一的国家,为人们生活提供了大量优质蛋白,为国富民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6300余亿元,养殖产量达5200余万吨,全国养殖面积7000余万亩,其中淡水养殖面积5000余万吨。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载体,对我国水产养殖意义十分重大。自上个世纪70、80年代,我国池塘养殖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养殖面积逐步扩大,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尤其是养殖产量从原先几百斤提高至几千公斤,极大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鱼难问题。
[0003]但是,水产养殖也面临突出的问题。例如,由于水产养殖利润高于其他一些种植业,在若干年前人们利用粮田开垦出大量池塘。而随着池塘的开发量增大,粮田的占有量将下降。随着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红线的要求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垦渔还田的整治形动依旧在进行中。在这种大环境下,池塘的总体面积将大幅度减小,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
[0004]考虑到水产养殖的特殊性,可以利用荒滩、滩涂、石地、沙场、荒坡等场所进行利用。但在这些地方建造池塘又面临新的问题:开挖池塘成本高、土地不保水、地形复杂无法形成池塘设计所需的平面。为克服这些问题,目前开展的圆形池较好地适应了这种新环境。圆形池主要有混泥土、专混结构、塑料桶和锌铁皮桶等结构形式;还有拼接式的可拆装池。如公开号为CN213246425U公开的改进型拼装式水产养殖池,在养殖池的组装过程中,将相邻的弧形拼接板首尾抵靠连接形成封闭的大圆筒结构,再将软质隔水层铺设于大圆筒结构的内壁,最后将排污装置固定于中心位置即可。
[0005]固定池因其投入资金大、不便拆装,一般用于大规模养殖。而可拆卸池因其便拆的特性,一般用于中小型企业和养殖户,以及在中小面积的荒滩等地域进行利用。但不管哪种养殖池,为方便对池底沉积物的清理,其底部均安装有排污管,并在管口处增加过滤网,以防止鱼苗逃脱。在养殖过程中,因鱼苗的游动以及增氧机对水的搅动,使得养殖池中的水产生缓慢旋流作用,进而使大部分的沉积物往池底的排污口处聚集。通过定期排污即可将沉积物排出。
[0006]然而,养殖人员反馈,即使排污后养殖池底部也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沉积物的现象。经观察研究发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由于这些养殖池的面积远小于池塘养殖的面积,且养殖池内无可供鱼苗庇护的场所,因此鱼苗会在下层水体游动,甚至贴在池底休息。这种情况下,池底的沉积物往往因鱼苗的池底活动而重新悬浮在水中。且排污时因管道的振动和水流的流动进一步刺激的鱼苗,使其活动强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重新悬浮在水中的沉积物。当排污完成后,这些悬浮的沉积物将再次沉淀,并聚集在排污口,从而造成了上述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有效的防止了沉积物受鱼苗活动的影响重新悬浮在水中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排污的有效性。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池底、池壁和排污管;所述池底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排污口,所述排污管安装在排污口中,所述排污口外围的池底上设有一静水窝,所述静水窝位于池底以下,所述静水窝的上方安装有一沉积板,所述沉积板中设有若干进淤孔,且所述进淤孔的尺寸小于鱼苗的最小尺寸。
[0009]所述沉积板由外框以及若干纵横交错地固定于外框中的栅格条组成;所述静水窝的孔口处开设有一限位环槽,所述外框与限位环槽相匹配并活动插接于限位环槽中;所述栅格条之间构成的窗格为进淤孔。
[0010]所述外框和栅格条均由塑料制成;且所述外框和栅格条靠近排污口一侧的表面上均固定有增重钢条。
[0011]所述沉积板的厚度为5cm以上。
[0012]所述池壁由基座和若干板材构成;所述基座固定安装有在池底的边缘处,所述基座中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板材插接在定位槽中;所述板材的边缘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相邻两个所述板材拼接在一起,并通过穿插在固定孔中的螺栓固定连接。
[0013]所述板材上设有呈弧形结构的加强筋。
[0014]所述池底和池壁构成的池体中敷设有池膜。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在池底增设以静水窝,并通过沉积板的隔离作用使静水窝与池体进行隔离,实现了沉积物与池体中水体的隔离,避免了鱼苗对沉积物的搅动现象,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沉积物受鱼苗活动的影响重新悬浮在水中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排污的有效性。
[0018]2.池壁采用拼接式的板材拼接而成,既方便拆卸,利于重复使用,也可根据养殖需求对养殖池进行高度的调整,可适用于不同阶段鱼苗的养殖。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池底和池壁构成的池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养殖池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板材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沉积板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池底、2

池壁、3

排污管、4

排污口、5

静水窝、6

沉积板、21

板材、22

固定孔、23

加强筋、61

外框、62

栅格条、63

进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25]参阅图1

图4,本技术的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池底1、池壁2和排污管3。
[0026]其中,池底1的表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倒圆锥形。优选的采用倒圆锥形,有利于沉积物往池底1中心部分进行聚集。关于池底1的地基,如果土质为黄土或粘土等稳定性好的土壤,地基修好形状后压实平整即可;如果土质为沙石等稳固性不好的质层,平整后可施以水泥沙浆,以保持地基的稳定性。在建造过程中,池底1的中部位置需设置一排污口4,排污管3设置在地基下方,并将排污管3的一端安装在排污口4中,用于排污。
[0027]此外,排污口4外围的池底1上还设有一用于沉淀积聚沉积物的静水窝5,静水窝5位于池底1以下。当沉积物沉入池底1时,沉积物在旋流水体的作用下,将沿着倒圆锥形池底往静水窝5处移动,并最终沉入至静水窝5中。为了实现静水窝5的静水功能,同时防止鱼苗进入到窝内对其中的沉积物进行搅动,本实施例在静水窝5的上方安装一沉积板6,沉积板6中设有若干进淤孔63,且进淤孔63的尺寸小于鱼苗的最小尺寸。通过沉积板6的隔离作用,实现了沉积物与养殖池中水体的隔离,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池底(1)、池壁(2)和排污管(3);所述池底(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排污口(4),所述排污管(3)安装在排污口(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4)外围的池底(1)上设有一静水窝(5),所述静水窝(5)位于池底(1)以下,所述静水窝(5)的上方安装有一沉积板(6),所述沉积板(6)中设有若干进淤孔(63),且所述进淤孔(63)的尺寸小于鱼苗的最小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板(6)由外框(61)以及若干纵横交错地固定于外框(61)中的栅格条(62)组成;所述静水窝(5)的孔口处开设有一限位环槽,所述外框(61)与限位环槽相匹配并活动插接于限位环槽中;所述栅格条(62)之间构成的窗格为进淤孔(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61)和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钟明兰庞海肖善林郑敏钟进何英梅梁广海杨鼎辉覃忠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平果鑫坚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