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60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池,涉及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方安装有挡阳围栏,所述挡阳围栏顶部端面构成的平面呈倾斜的切面状,且所述挡阳围栏最高的一侧朝西;所述池体中设有若干环绕布置的起水增氧器,若干所述起水增氧器均设有一水流排出端,若干所述水流排出端均朝向起水增氧器环绕路径的同一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溶氧的稳定,能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排污效果好。排污效果好。排污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池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池,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养殖的关键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水质、溶氧和温度。影响水质主要因子为养殖产生的残饵粪便和代谢废弃物。随着时间积累这些物质的量越来越高,如不定期清理和处理,水质会变坏诱发疾病和死亡现象,这也是目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目前处理的方法采用调水剂和防病治病的方法,没能从源头进行着手,相应增加了成本、污染和风险。溶氧水平是限制因子,需要保持某一水平之上。由于昼夜、天气、水质、温度等影响,使得溶氧水平变化比较复杂,一般采用人工启闭叶轮式增氧设备增氧的方法。但叶轮式增氧设备对水体的增氧主要在于水体的表层,难以对养殖池的底部水体进行增氧。温度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因子,适当的温度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减少病害、提高产量、减少生长期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养殖池多为露天设置,虽然有的养殖池搭建了遮阳围栏,但这些遮阳围栏多个平顶设置。高温季节太阳的照射时间长,容易导致养殖池中高温闷热,不利于鱼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养殖池,保证了溶氧的稳定,能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排污效果好。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上方安装有挡阳围栏,所述挡阳围栏顶部端面构成的平面呈倾斜的切面状,且所述挡阳围栏最高的一侧朝西;所述池体中设有若干环绕布置的起水增氧器,若干所述起水增氧器均设有一水流排出端,若干所述水流排出端均朝向起水增氧器环绕路径的同一方向。/>[0005]所述起水增氧器包括起水管、输水管、气管、微孔管和增氧头;所述起水管浸没在池体的水中且竖直延伸至池体的底部,所述输水管固定安装在起水管远离池体底部的一端,且所述起水管与输水管垂直布置,所述输水管远离起水管的一端作为水流排出端;所述微孔管设置在输水管中,所述增氧头设置在起水管中,所述增氧头通过连接管与微孔管相连接,所述微孔管通过气管与外界气源相连接。
[0006]所述挡阳围栏包括若干横杆和若干竖杆;若干所述竖杆均匀地安装在池体的池梗上,且所述竖杆的高度由池体的一侧往另一侧依次增加;相邻两个所述竖杆末端共同固定有横杆,所述竖杆和横杆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挡阳板。
[0007]所述横杆之间设置有网状绳索,所述网状绳索上同固定有保温薄膜。
[0008]所述挡阳围栏的一侧设有门。
[0009]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一漏斗状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一漏斗孔,所述漏斗孔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挡阳围栏的设置可使养殖池内冬暖夏凉,起到调节养殖水温的作用。
[0013]2.通过起水增氧器的设置,可将池体下方的水取起,并在增氧后将这些水体排出至池体上层,以实现增氧时池体中水体的流动,还利于池体底部的淤泥汇集在收集槽中,便于淤泥排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养殖池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挡阳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起水增氧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养殖池的底部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池体、2

挡阳围栏、3

门、4

起水增氧器、5

池梗、6

收集槽、7

排污管、8

水流排出端、21

横杆、22

竖杆、23

挡阳板、41

起水管、42

输水管、43

微孔管、44

增氧头、45

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20]参阅图1

图4,本技术的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上方安装有挡阳围栏2,挡阳围栏2顶部端面构成的平面呈倾斜的切面状,且挡阳围栏2最高的一侧朝西。挡阳围栏2用于遮挡阳光,起到对池体1进行控温的作用。此外,其最高的一侧朝西,主要是考虑到下午的阳光较上午的强烈,为防止下午暴晒的情况下养殖池中温度过高的现象,因此将挡阳围栏2的高侧设置于西边。
[0021]本实施例中,挡阳围栏2包括若干横杆21和若干竖杆22。若干竖杆22均匀地安装在池体1的池梗5上,且竖杆22的高度由池体1的一侧往另一侧依次增加。相邻两个竖杆22末端共同固定有横杆21,竖杆22和横杆21围成的空间中设置有挡阳板23。横杆21之间设置有网状绳索,网状绳索上同固定有保温薄膜,起到保温作用。挡阳围栏2的一侧设有门3,方便工作人员进出。这样设置的挡阳围栏2可使养殖池内冬暖夏凉,可对养殖水温进行调节。
[0022]池体1中设有若干环绕布置的起水增氧器4,若干起水增氧器4均设有一水流排出端8,若干水流排出端8均朝向起水增氧器4环绕路径的同一方向。起水增氧器4的作用在于,可将池体1下方的水取起,并在增氧后将这些水体排出至池体1上层,以实现增氧时池体1中水体的流动。
[0023]起水增氧器4包括起水管41、输水管42、气管45、微孔管43和增氧头44。起水管41浸没在池体1的水中且竖直延伸至池体1的底部。具体的,起水管41与池底距离为40

50厘米。输水管42固定安装在起水管41远离池体1底部的一端,且起水管41与输水管42垂直布置,输水管42远离起水管41的一端作为水流排出端8。输水管42约1.5米,其相对于池体1中心偏移45度。微孔管43设置在输水管42中,增氧头44设置在起水管41中,且靠近起水管41的底部。增氧头44通过连接管与微孔管43相连接,微孔管43通过气管45与外界气源相连接。
[0024]当为增氧头44供气时,大量的气泡上浮带动管内水体上流,从而把池底层的水提
起,并进行增氧,改善池底溶氧环境,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和滋生病菌。输水管42中有微孔管43,工作时有大量气泡输出至输水管42中,在充分与水混合的同时,带动水流出输水管42。由于输水管相对于池体1中心偏移45度,因此,流出的水将往同一环流方向流动,从而使池体1中的水形成漩涡流动,在实现了池体内水体流动的同时,还利于池体底部的淤泥汇集在收集槽6中,便于淤泥排出。
[0025]池体1的底部设有一漏斗状的收集槽6,收集槽6的底部设有一漏斗孔,漏斗孔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7,用于排出池体1底部的淤泥。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池,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上方安装有挡阳围栏(2),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阳围栏(2)顶部端面构成的平面呈倾斜的切面状,且所述挡阳围栏(2)最高的一侧朝西;所述池体(1)中设有若干环绕布置的起水增氧器(4),若干所述起水增氧器(4)均设有一水流排出端(8),若干所述水流排出端(8)均朝向起水增氧器(4)环绕路径的同一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水增氧器(4)包括起水管(41)、输水管(42)、气管(45)、微孔管(43)和增氧头(44);所述起水管(41)浸没在池体(1)的水中且竖直延伸至池体(1)的底部,所述输水管(42)固定安装在起水管(41)远离池体(1)底部的一端,且所述起水管(41)与输水管(42)垂直布置,所述输水管(42)远离起水管(41)的一端作为水流排出端(8);所述微孔管(43)设置在输水管(42)中,所述增氧头(44)设置在起水管(41)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钟明兰何琼玉王兰庞宝生梁广海何英梅庞海肖国珠杨柳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平果鑫坚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