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电磁干扰/电磁脉冲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65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插座,该插座包括接触件(1)、对接端外壳(5)、接地板(8)、尾端外壳(9)、基座(3)、界面密封垫(2)、密封圈(4),接触件(1)穿过所述接地板(8)、基座(3)及界面密封垫(2)和密封圈(4)一并安装装尾端外壳(9)与对接端外壳(5)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件(1)和接地板(8)之间通过PCB电路板(6)并联有瞬态电压抑制器(7),尾端外壳(9)内设有低通滤波器(12)及接地簧片(10),所述低通滤波器(12)内电极与接触件(1)相接触,外电极通过接地簧片(10)与与尾端外壳(9)接触,使低通滤波器(12)与外部电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座,尤其是一种抗电磁干扰/电磁脉冲(EMI/EMP)插座。
技术介绍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干扰信号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耦合到传 输线路上,影响了接收系统的正常工作,经常会导致接受系统接 收到的信号后不能正确识别,严重者会导致系统误动作。而强电 磁脉冲耦合常常会使系统内部电子元器件受到破坏。通常,为防 止传导干扰进入系统内部,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在系统内 部加装滤波器,在电路中安装相应的防护器件。但这样做会使电 路结构变得复杂、成本增加、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EMI/EMP 的插座,为电气系统提供一种保护手段,使电磁千拢/电磁脉冲 (EMI/EMP)信号在电气接口处就被抑制,有效的保护系统内部 的电子元器件并使之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包括接触件、对接端外壳、接地板、尾端外壳、基座、界面密封垫、密封圈,接 触件穿过所述接地板、基座及界面密封垫和密封圈一并安装在尾端外壳与对接端外壳内,在所述接触件和接地板之间通过PCB电 路板并联瞬态电压抑制器,尾端外壳内设有低通滤波器及接地簧 片,所述低通滤波器内电极与接触件相接触,外电极通过接地簧 片与与尾端外壳接触,使低通滤波器与外部电气连接。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器为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的低通滤波器为板状电容。所述PCB电路板同时设有固定接触的焊接孔、固定瞬态电压 抑制器的焊接孔,两种孔通过印制导线一一连接,接地板设有与 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对应排列的焊接孔,从而实现瞬态电压抑制 器与接触件并联接。所述尾端外壳的内壁设有防滑槽,板状电容与接地簧片放置 在防滑槽内。所述接触件为插针接触件或插孔接触件,也可为现有技术中 的其他接触件。所述接触件排列符合标准GJB1611-1993。采用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电插座使用时,可使传导干扰信号在 系统接口处就会被抑制,通过连接器的瞬态脉冲信号被限制在设 备内电子元器件能承受的电压之下,使高频干扰信号被滤除。可 大大简化系统内部电路结构,降低成本,减小设备体积并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图1系本专利技术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EMI/EMP)插座的主剖 面视图中1-接触件、2-界面密封垫、3-基座、4-密封圈、5-对接端外壳、6-PCB电路板、7-瞬态电压抑制器、8-接地板、9-尾端外壳、10-接地簧片、11-橡胶垫、12-低通滤波器、13-密封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 EMI/EMP插座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EMI/EMP插座包 括接触件l、界面密封垫2、基座3、密封圈4、对接端外壳5、 PCB电路板6、接地板8、尾端外壳9,接触件1穿过上述界面密 封垫2、基座3、密封圈4相应的固定孔安装在尾端外壳9及对 接端外壳5内,为了实现抗电磁干拢(EMI)功能,插座中设置 有低通滤波器12对高频干扰进行滤波,所述低通滤波器12为一 板状电容,每一接触件l与该板状电容内电极焊接在一起,板状 电容外电极通过接地簧片10与尾端外壳9相接触,形成良好接 地,与外部电气连接。为防止接地簧片10轴向窜动,影响其与 板状电容的接触,在尾端外壳9内腔相应位置设有防滑槽,所述接地簧片10放置在防滑槽内,使板状电容与接地簧片接触位置固定,保证接触可靠。为减小板状电容受到震动影响,在板状电 容固定接触件的两平面安装防震橡胶垫11,为防止板状电容受到潮气的影响,再在两防震橡胶垫11外面灌注密封胶13实现密 封和固定作用,尾端外壳内腔的防滑槽,同时也可使密封胶更好 的固定滤波电容。为了实现电插座抗EMP功能,接触件1与接地板8之间并联 瞬态电压抑制器7,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7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 管,接触件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通过PCB电路板6转接,即在 所述PCB电路板6上设置与接触件对应的焊接孔、与所述瞬态电 压抑制二极管对应的焊接孔,两种孔通过印制导线一一连接。 接地板8上设有与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对应排列的焊接孔,瞬态 电压抑制二极管两端分别焊接在PCB电路板和接地板的焊接孔 上。接地板通过螺钉和焊接固定在尾端外壳9腔体内。对接端外壳5的对接端结构及其所用的界面密封垫2、基座 3和密封圈4与GJB599A-1993 —致。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插座具备如下优点(1) 由于在插座内部安装了板状电容作为低通滤波器,因 此具有抗高频传导干扰的功能。(2) 由于在插座内部安装了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作为瞬态 电压抑制器,因此具有瞬变脉冲过压保护功能。7(3) 能与标准GJB599系列连接器对接、互换使用。(4) 由于采用了接触可靠性高的接地簧片,使板状电容与 金属外壳(地)的连接处于柔性状态,接触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插座,该插座包括接触件(1)、对接端外壳(5)、接地板(8)、尾端外壳(9)、基座(3)、界面密封垫(2)、密封圈(4),接触件(1)穿过所述接地板(8)、基座(3)及界面密封垫(2)和密封圈(4)一并安装装尾端外壳(9)与对接端外壳(5)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件(1)和接地板(8)之间通过PCB电路板(6)并联有瞬态电压抑制器(7),尾端外壳(9)内设有低通滤波器(12)及接地簧片(10),所述低通滤波器(12)内电极与接触件(1)相接触,外电极通过接地簧片(10)与与尾端外壳(9)接触,使低通滤波器(12)与外部电气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器(7)为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低通滤波器(12)为板状电容。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PCB电路板(6)同时设有安装接触件的焊接孔、 安装瞬态电压抑制器(7)的焊接孔,两种孔通过印制导线一一 连接;接地板(8)设有与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7)对应排列的 焊接孔。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尾端外壳(9)的内壁设有防滑槽,低通滤波器(12) 即板状电容与接地簧片(10)放置在防滑槽内。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接触件是插针接触件或插孔接触件。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电插座,其特 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12)之板状电容固定接触件的两平面 安装防震橡胶垫(11),两防震橡胶垫(11)外面灌注密封胶(13 )。全文摘要一种抗电磁干扰/电磁脉冲插座,该插座包括接触件、对接端外壳、接地板、尾端外壳、基座、界面密封垫、密封圈,接触件穿过所述接地板、基座及界面密封垫和密封圈固定在尾端外壳与对接端外壳内,在所述接触件和接地板之间通过PCB电路板并联有瞬态电压抑制器,尾端外壳和接触件之间设有低通滤波器及接地簧片,所述低通滤波器内电极与接触件相接触,外电极通过接地簧片与尾端外壳接触,使低通滤波器与外部电气连接。本专利技术接触可靠,并具有抗高频传导干扰的功能、瞬变脉冲过压保护功能。文档编号H01R13/652GK101510650SQ200910102478公开日2009年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电磁干拢/电磁脉冲插座,该插座包括接触件(1)、对接端外壳(5)、接地板(8)、尾端外壳(9)、基座(3)、界面密封垫(2)、密封圈(4),接触件(1)穿过所述接地板(8)、基座(3)及界面密封垫(2)和密封圈(4)一并安装装尾端外壳(9)与对接端外壳(5)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件(1)和接地板(8)之间通过PCB电路板(6)并联有瞬态电压抑制器(7),尾端外壳(9)内设有低通滤波器(12)及接地簧片(10),所述低通滤波器(12)内电极与接触件(1)相接触,外电极通过接地簧片(10)与与尾端外壳(9)接触,使低通滤波器(12)与外部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