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71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固定框,固定框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电池板与换热板,电池板与换热板交错分布,两个固定框的相互远离端均固设有固定杆,固定杆内均连接有连接水管,连接水管用于进液出液,两个固定杆的相互靠近端、且位于电池板的上下两端固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连接卡板,每个连接卡板分别与对应的换热板连通,位于下端的固定杆与连接卡板之间固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连接卡板卡接电池板与换热板的上下两端,通过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交换速度快,散热效果好,同时内部带有温度传感器,能够自适应进行热量检测与流量控制,在保持散热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源的利用率。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渐提高,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当温度超过一定的值且持续时间一段时候时,热量不及时排出将影响电池的使用甚至引起自燃和爆炸等事故。
[0003]对于如今多个电池组紧密连接在一起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不能分开进行散热,造成散热不足或者局部得不到散热,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严重的可能影响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的相互靠近端固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固定框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电池板与换热板,所述电池板与所述换热板交错分布,两个所述固定框的相互远离端均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均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用于进液出液,两个所述固定杆的相互靠近端、且位于所述电池板的上下两端固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连接卡板,每个所述连接卡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换热板连通设置,位于下端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卡板之间固设有温度传感器,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卡板卡接所述电池板与所述换热板的上下两端,通过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交换速度快,散热效果好,同时内部带有所述温度传感器,能够自适应进行热量检测与流量控制,在保持散热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换热板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散热孔,每组所述连接水管上下均匀分布,所述散热孔前后开通,提高所述散热孔,冷却风能够通过所述散热孔前后流通,提高冷却效果,同时不影响水冷的冷却效率。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通过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交换速度快,散热效果好,同时内部带有温度传感器,能够自适应进行热量检测与流量控制,在保持散热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0009]提高散热孔,冷却风能够通过散热孔前后流通,提高冷却效果,同时不影响水冷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图1的外观示意图;
[0015]图6是本技术图2中电池板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7是本技术图4中固定杆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100、固定框;101、连接杆;110、电池板;120、换热板;121、散热孔;130、固定杆;131、连接水管;132、温度传感器;140、连接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为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上下和左右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具体特征: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图1

7,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固定框100,两个固定框100的相互靠近端固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101,固定框100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电池板110与换热板120,电池板110与换热板120交错分布,两个固定框100的相互远离端均固设有固定杆130,固定杆130内均连接有连接水管131,连接水管131用于进液出液,两个固定杆130的相互靠近端、且位于电池板110的上下两端固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连接卡板140,每个连接卡板140分别与对应的换热板120连通设置,位于下端的固定杆130与连接卡板140之间固设有温度传感器132,上下设置的两个连接卡板140卡接电池板110与换热板120的上下两端;
[0021]冷却液通过上端的连接水管131进入,通过连接卡板140与换热板120的连通设置,均匀分布至位于下侧的换热板120内,换热板120的左右两端与电池板110紧贴,通过电池板110与换热板120的贴合,进行热量交换,换热板120内的冷却液吸收电池板110处的热量向下流动至位于下侧的连接卡板140内,通过温度传感器132,对下次的连接卡板140进行温度检测,当温度传感器132的检测温度超出设定温度一段时间后,温度传感器132控制上端的连接水管131连接口变大,增加冷却液的流量,反之,减小连接水管131与冷却液之间的连接接口。
[0022]实施例2:
[0023]参照图1

7,每个换热板120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散热孔121,每组连接水管131上下均匀分布,散热孔121前后开通。
[00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以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固定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0)内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电池板(110)与换热板(120),两个所述固定框(100)的相互远离端均固设有固定杆(130),所述固定杆(130)内均连接有连接水管(131),所述连接水管(131)用于进液出液,两个所述固定杆(130)的相互靠近端、且位于所述电池板(110)的上下两端固设有左右均匀分布的连接卡板(140),每个所述连接卡板(14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换热板(120)连通设置,位于下端的所述固定杆(130)与所述连接卡板(140)之间固设有温度传感器(132),上下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卡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帆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良智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