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储能电站中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极高,采用清洁能源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并实现对电网的调频、调峰,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是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
[0003]其中,锂电池是储能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锂电池使用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大多数的锂电池(或储能装置)火灾事故都与其内部的电池组直接相关。
[0004]锂电池对温度极度敏感,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都容易出现热失控。一般来说,实际工况中最理想的电池工作温度区间为15~45℃,在这个区间内电池的各项性能均可表现优异。
[0005]目前,一些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或储能装置)相对于其他电池类型,虽然节省了使用空间,也能够储存更多的电量,但是,在充放电时会产生高温、电池组之间温差大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6]而且,为实现在理想工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体的电池舱,所述腔体内填充有氟化液(11);电池模组,设于所述腔体内并浸泡在所述氟化液(11)中;冷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腔体顶部的位于所述氟化液(11)上方的冷凝换热部,以及设于所述腔体底部的液体循环部,所述冷凝换热部用于冷凝所述氟化液(11)的蒸汽,所述液体循环部用于促使所述氟化液(11)在所述腔体内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包括舱底壁、舱顶壁和舱侧壁,所述电池舱内还设有靠近所述舱顶壁设置的第一分隔板,所述腔体位于所述舱底壁、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舱侧壁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一分隔板上设有贯通其厚度设置的连通管(17),且所述连通管(17)的顶端贯通所述舱顶壁并设有用于启闭该连通管(17)的阀体(9),和/或,所述冷凝换热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底部的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的冷凝换热器(15),且所述冷凝换热器(15)通过依次穿经所述第一分隔板及所述舱顶壁的连接管路,与外部的外置散热器(1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部包括设于所述腔体底部的多个间隔布置的液体循环扇(12);和/或,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第二分隔板设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设有多个连通孔,且各所述液体循环扇(12)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和所述电池舱的舱底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浸没式液冷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电池架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池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以及支撑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顶板之间的多个第一支柱,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和多个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航,李超恩,温小栋,吴佳育,江毅,汪涵清,汪宇翔,胡梁吉,朱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