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9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上吸袋板、下吸袋板、吸袋板驱动件,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均包括内袋吸板和外袋吸板,还包括有用于插入上下吸袋板之间将编织袋从内部撑开的撑袋结构,所述撑袋结构包括装配架、装配架驱动件、沿X轴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两个撑袋板、转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旋转头、设于旋转头上的连杆以及驱动旋转头转动的旋转头驱动件,连杆相对撑袋板设置有两组,连杆一端与旋转头铰接,另一端与撑袋板铰接,且装配架上还设有在撑袋板沿X轴方向滑移时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件,旋转头转动通过连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侧的撑袋板外扩,从而达到撑袋的作用,同步率比较高,可以减少瑕疵品的产生。可以减少瑕疵品的产生。可以减少瑕疵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袋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编织袋主要是通过塑料原料经挤出薄膜,然后将薄膜切割成丝,再将切割成丝的薄膜单向拉伸为扁丝,经过经纬编织形成编织袋半成品,再将编织袋半成品进行切段,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编织袋,最后将编织袋的一端进行缝边后,即可得到产品。
[0003]现有的双层编织袋,其包括外带和内袋,内袋为一个薄膜袋构成,需要提前将内袋套入到外袋内,此时内袋会部分外露于外袋,为了防止内袋滑出或者内缩,需要将内袋和外袋进行烫封定位,并且烫封的时候需要将内外袋向两侧撑开,但是,撑开的时候通常采用两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两组驱动机构其同步率比较低,所以容易产生瑕疵品,影响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旋转头转动通过连杆可以同时带动两侧的撑袋板外扩,从而达到撑袋的作用,同步率比较高,可以减少瑕疵品的产生。
[0005]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升降设置有上吸袋板、下吸袋板以及驱动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相向或背向滑移的吸袋板驱动件,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均包括内袋吸板和外袋吸板,内、外袋吸板可同时将内、外袋吸附,实现将编织袋吸附打开,还包括有用于插入上下吸袋板之间将编织袋从内部撑开的撑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结构包括装配架、驱动装配架沿Y轴方向滑移的装配架驱动件、沿X轴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两个撑袋板、转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旋转头、设于旋转头上的连杆以及驱动旋转头转动的旋转头驱动件,连杆相对撑袋板设置有两组,连杆一端与旋转头铰接,另一端与撑袋板铰接,且装配架上还设有在撑袋板沿X轴方向滑移时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件。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相向滑移至编织袋位置,然后通过内、外吸袋板将内袋和外袋同时吸附,然后通过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分离即可同时将内袋和外袋打开,此时,装配架驱动件驱动装配架朝向编织袋内部移动使得撑袋板进入到编织袋内部,然后通过旋转头驱动件带动旋转头转动,此时,通过连杆可以同时带动撑袋板外扩或内缩,滑移的时候导向件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撑袋板偏斜,使其在撑袋的时候更加稳定,效果更好,并且通过一个旋转头驱动件即可同时带动两个撑袋板外扩或内缩,其同步率更好,撑袋的时候效果更好。
[0007]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板前端还设有引导撑袋板进入编织袋内部的引导斜面。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斜面可以便于撑袋板插入到编织袋内部。
[0009]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装配架上设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向轨,旋转头
驱动件可滑动调节的设置在导向轨上,还包括有用于在旋转头驱动件滑动调节后进行锁定的锁定件,旋转头驱动件其输出端伸、缩设置在其中一个撑袋板上。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头驱动件其输出端伸缩的时候可以带动一个撑袋板进行滑移,此时,通过对应的连杆可以带动旋转头进行转动,旋转头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另一连杆带动另一撑袋板进行滑移,从而实现两侧同步滑移的效果,并且旋转头驱动件滑移设置在导向轨上可以控制撑袋板滑动的位置调节。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件包括设于撑袋板上的滑块,滑块沿X轴导向滑移设置在导向轨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与导向轨配合即可实现导向滑移的功能,其结构简单方便,并且可以重复利用导向轨,使其布局更加合理。
[0013]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撑袋板上还设有用于在撑袋板进入编制袋后将内袋烫封在外袋上的热封件。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袋板将编制袋撑开的时候上、下吸袋板可以相向滑移至将内外袋压设在热封件上,然后通过热封件即可将内、外袋进行烫合,将热封件设于撑袋板上可以便于内、外袋进行烫合,并且结构布局和更加合理。
[0015]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吸袋板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上转轴、下转轴、设于上转轴上的第一偏心轮、与第一偏心轮配合形成偏心摇杆结构的第一摇杆、设于下转轴上的第二偏心轮、与第二偏心轮配合形成偏心摇杆结构的第二摇杆以及驱动上转轴和下转轴转动的动力源,第一摇杆一端与第一偏心轮联动配合,另一端与上吸袋板联动配合,第二摇杆一端与第二偏心轮联动配合,另一端与下吸袋板联动配合。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转轴和下转轴转动即可实现上、下吸袋板的相向或背向滑移,并且采用偏心摇杆结构进行配合,其开合的频率比较快,可以增加生产的效率。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轨道,上吸袋板和下吸袋板导向滑移在升降轨道上。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上、下吸袋板滑移的时候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其在吸袋、开袋和压袋的时候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撑袋结构示意图。
[0024]机架1、上吸袋板2、下吸袋板3、吸袋板驱动件4、内袋吸板5、外袋吸板6、撑袋结构7、驱动装配架71、装配架驱动件72、撑袋板73、旋转头74、连杆75、旋转头驱动件76、导向件77、引导斜面8、导向轨9、热封件10、上转轴20、第一偏心轮201、第一摇杆202、下转轴30、第二偏心轮301、第二摇杆302、动力源40、升降轨道50。
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中的驱动件均可以是采用电机、气缸或电缸组成,具体安装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就不做详细具体介绍了。
[0027]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升降设置有上吸袋板2、下吸袋板3以及驱动上吸袋板2和下吸袋板3相向或背向滑移的吸袋板驱动件4,上吸袋板2和下吸袋板3均包括内袋吸板5和外袋吸板6(内袋吸板5和外袋吸板6可以是通过两个负压力装置进行控制,当采用两个负压力装置进行控制的时候可以对内袋吸板5和外袋吸板6单独进行控制,也可以是通过一个负压力装置进行控制,此时内、外袋可以同时进行控制),内、外袋吸板可同时将内、外袋吸附,实现将编织袋吸附打开,还包括有用于插入上下吸袋板之间将编织袋从内部撑开的撑袋结构7,本技术实施案例中,所述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升降设置有上吸袋板(2)、下吸袋板(3)以及驱动上吸袋板(2)和下吸袋板(3)相向或背向滑移的吸袋板驱动件(4),上吸袋板(2)和下吸袋板(3)均包括内袋吸板(5)和外袋吸板(6),内、外袋吸板可同时将内、外袋吸附,实现将编织袋吸附打开,还包括有用于插入上下吸袋板之间将编织袋从内部撑开的撑袋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结构(7)包括装配架(71)、驱动装配架(71)沿Y轴方向滑移的装配架驱动件(72)、沿X轴滑动设置在装配架(71)上的两个撑袋板(73)、转动设置在装配架(71)上的旋转头(74)、设于旋转头(74)上的连杆(75)以及驱动旋转头(74)转动的旋转头驱动件(76),连杆(75)相对撑袋板(73)设置有两组,连杆(75)一端与旋转头(74)铰接,另一端与撑袋板(73)铰接,且装配架(71)上还设有在撑袋板(73)沿X轴方向滑移时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件(7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袋板(73)前端还设有引导撑袋板(73)进入编织袋内部的引导斜面(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头驱动件(76)其输出端伸、缩设置在其中一个撑袋板(7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71)上设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管黄步积陈再选邱述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超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