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89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包括握持柄、两夹持臂和两夹持头;两所夹持臂的一端呈预设夹角固定在所述握持柄上,另一端向远处延伸;两所述夹持头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夹持臂远离所述握持柄一端的尾部上,每一所述夹持头的夹持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用于夹持样品的垂直凹槽和水平凹槽。通过夹持头结构的设计使得样品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以夹持固定,解决了普通市售镊子夹取不稳,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夹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纳米带GNR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子级精确的具有一定宽度和边缘类型的石墨烯,它自身除了继承普通石墨烯各项优异的性能以外,还拥有可调控的带隙,使其被广泛用于FET、传感以及自旋电子器件等高端先进领域。
[0003]GNR的生长方法与CVD制备石墨烯类似,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且GNR的制备也需要在特定种类的金属基底上进行生长制备,例如Au(111)、Ag(111)、Cu(111)等,但是生长在金属基底上的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一般不能被直接使用,需要被转移到目标基底上,一般为非金属基底,才能进行后续应用。
[0004]纵观石墨烯纳米带以及石墨烯的整个生长以及后期的转移过程,镊子作为一种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样品及基底的夹持,且在0.25

4cm2小尺寸基底转移时使用更为频繁,既要夹持样品、剥离基底也要夹持基底、协助贴合等。
[0005]目前无论是专利文件(一种晶圆镊子,CN 207807489 U;一种镊子,CN216707197U;一种用于晶圆夹取的镊子,CN 210414192 U)还是实际生产中,虽然有专用于半导体行业的晶圆镊子,但是晶圆镊子的夹持头通常尺寸较大且只适用2

8英寸的晶圆夹取,用于小尺寸基底时会出现夹持不稳或者基底有效面积较低的情况,而市面上在售的镊子通常夹持头较尖,会对基底产生划伤以及崩边、夹持头较厚较平导致不易夹持和夹持打滑,材质多为金属、普通塑料以及陶瓷,其中金属不耐酸碱盐腐蚀,会引入杂质污染样品,普通塑料在部分有机溶剂里会出现溶胀,而陶瓷由于硬度和刚性较大,容易划伤和刚性磕碰损伤基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解决了现有镊子夹取不稳,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
[0007]鉴于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包括握持柄、两夹持臂和两夹持头;两所述夹持臂的一端呈预设夹角固定在所述握持柄上,另一端向远处延伸;两所述夹持头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夹持臂远离所述握持柄一端的尾部上,每一所述夹持头的夹持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用于夹持样品的垂直凹槽和水平凹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头包括夹持外侧壁和所述夹持内侧壁,所述夹持内侧壁和所述夹持臂的内侧面相互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的上端部和所述夹持臂的外侧面相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的下端部向内倾斜并和所述夹持内侧壁的下端部形成锐角夹角。
[0009]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凹槽呈三面开口设置,所述垂直凹槽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水平凹槽的槽底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槽底朝内侧的边沿为圆弧状并和距离所述夹持内侧壁的下端部的预设距离处形成一斜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凹槽的所述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凹槽的槽内侧壁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头的内侧面积大于所述夹持臂的内侧面积。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头沿所述夹持臂垂直向下延伸。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镊子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15]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柄的轮廓与人体手掌的曲线相贴合,所述握持柄远离所述夹持臂的一端的重量大于其靠近所述夹持臂的一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柄、夹持臂和夹持头为一体成型。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包括握持柄、两夹持臂和两夹持头;两所夹持臂的一端呈预设夹角固定在所述握持柄上,另一端向远处延伸;两所述夹持头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夹持臂远离所述握持柄一端的尾部上,每一所述夹持头的夹持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用于夹持样品的垂直凹槽和水平凹槽。通过夹持头结构的设计使得样品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以夹持固定,解决了普通市售镊子夹取不稳,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的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握持柄;2、夹持臂;3、夹持头;30、夹持内侧壁;31、垂直凹槽;32、水平凹槽;320、槽底;321、斜坡;322、槽内侧壁;33、夹持外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解决了现有镊子夹取不稳,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
[0023]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5]实施例:
[002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个简易、高效、耐腐蚀的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该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纳米带、石墨烯以及其他纳米材料。
[0027]图1为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包括握持柄1、两夹持臂2和两夹持头3;两所述夹持臂2的一端呈预设夹角固定在所述握持柄1上,另一端向远处延伸;两所述夹持头3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夹持臂2远离所述握持柄1一端的尾部上,每一所述夹持头3的夹持内侧壁30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用于夹持样品的垂直凹槽31和水平凹槽32。
[0028]具体的,两所述夹持臂2互成一个夹角,该夹持臂2具有合适的刚度与弹性以能实现轻松的按压和锁紧夹持样品,并且通过夹持头3的相互连通的垂直凹槽31和水平凹槽32的设计,使得样品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以夹持固定,解决了普通市售镊子夹取不稳,基底划伤以及崩边的问题。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头3包括夹持外侧壁33和所述夹持内侧壁30,所述夹持内侧壁30和所述夹持臂2的内侧面相互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33的上端部和所述夹持臂2的外侧面相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33的下端部向内倾斜并和所述夹持内侧壁30的下端部形成锐角夹角。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柄(1)、两夹持臂(2)和两夹持头(3);两所述夹持臂(2)的一端呈预设夹角固定在所述握持柄(1)上,另一端向远处延伸;两所述夹持头(3)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夹持臂(2)远离所述握持柄(1)一端的尾部上,每一所述夹持头(3)的夹持内侧壁(30)上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用于夹持样品的垂直凹槽(31)和水平凹槽(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3)包括夹持外侧壁(33)和所述夹持内侧壁(30),所述夹持内侧壁(30)和所述夹持臂(2)的内侧面相互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33)的上端部和所述夹持臂(2)的外侧面相持平,所述夹持外侧壁(33)的下端部向内倾斜并和所述夹持内侧壁(30)的下端部形成锐角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凹槽(31)呈三面开口设置,所述垂直凹槽(31)的上端开口延伸至所述水平凹槽(32)的槽底(320)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纳米材料基底转移的夹持镊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明王杰郝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