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06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镊子,涉及器械领域,解决了镊子便捷性差、消毒清洗困难的问题。该镊子包括镊柄、镊头、镊臂和发光组件。其中,镊臂为两个,且两个镊臂分别固定连接于镊柄处;发光组件设置在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且发光组件的出光平面与镊臂的内侧面呈一定夹角,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照射至镊头处。本申请的镊子用于夹取目标物体。镊子用于夹取目标物体。镊子用于夹取目标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镊子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镊子。

技术介绍

[0002]镊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夹取工具,诸如,可用于实验室重金属、有毒物品等的夹取;也可作为耳鼻喉科常用的医疗器械工具,可用于夹取耳道内、鼻腔内或咽喉处的异物。而作为耳鼻喉科医用镊子使用时,由于耳鼻喉三个部位较深,医护人员在取异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光源才能看清腔内情况。
[0003]目前,医院的耳鼻喉科大夫使用的镊子,便捷性差、不易消毒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镊子,具有便捷性强、易消毒清洗的特点。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镊子,该镊子包括镊柄、镊头、镊臂和发光组件。其中,镊臂为两个,且两个镊臂分别固定连接于镊柄处;发光组件设置在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且发光组件的出光平面与镊臂的内侧面呈一定夹角,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照射至镊头处。
[0007]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镊子,其中,两个镊臂的一端与镊柄连接,另一端与两个镊头连接,两个镊头内侧的相对面分别为夹持面,用于两个镊头闭合后将被夹取物限位固定在两个夹持面之间。这里,发光组件设置在靠近镊柄的镊臂的内侧,其具体实现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发光组件可以是固定安装在透明保护套内,然后通过将透明保护套套设在镊柄和镊臂靠近镊柄的部分,以将发光组件跟随透明保护套套装在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又或者是将发光组件粘接在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再或者是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壁及发光组件上均设有磁吸件,发光组件与靠近镊柄的镊臂内侧磁吸式连接。
[0008]考虑到医用镊子必需要对镊头进行消毒处理,而本申请将发光组件设置在镊臂靠近镊柄的内侧而非靠近镊头的部分,避免了发光组件设置在镊头附近时,会覆盖镊头部分区域,进而影响对镊头的消毒处理。这其中,即便将发光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镊头附近,由于每次对镊头消毒还要拆卸掉发光组件,也会使得镊子的使用便捷性差。因此,发光组件设置在镊臂靠近镊柄的内侧,即远离镊头的位置,可提升镊子的使用便捷性、且易于消毒处理。另外,发光组件的出光平面与镊臂的内侧面呈一定夹角,其发出的光线能照射至镊头处,这样,方便医护人员看清镊头附近区域,进而准确地找到要观察的区域。
[0009]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组件还包括外壳和灯珠,外壳套设在镊柄外部,且延伸至两个镊臂连接的位置,灯珠位于两个镊臂连接处的内侧。如此,灯珠接通电源发光时,其产生的光线可照射至镊头处,而由于灯珠是设置在镊子上的,不需要在镊子本身之外增设外部光源来照射到要观察的区域,因而增加了镊子的便捷性。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对应镊臂延伸方向的一个侧壁具有开口,外壳通过开口可沿第一方向安装在外壳内,第一方向与镊臂延伸方向垂直。如此设计,
便于将外壳沿第一方向套设在镊柄上,且便于外壳的安装或拆卸,进而便于镊子的消毒。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组件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接通电源和灯珠,当两个镊臂靠近或远离时,控制开关可将电源和灯珠接通或断开。如此,当操作人员操作镊子做夹取动作时,即两个镊臂靠近时,控制开关打开电源开关将灯珠接通,同样地,镊子夹取动作结束时,即两个镊臂远离时,控制开关关闭电源开关将灯珠断开。如此过程,一方面省电,另一方面,因为夹取动作过程通常持续时间短,可避免出现因灯珠发光时间长而使镊子过热烫伤医护人员或病人的情况。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开关为接近开关。由此,可根据镊子的镊臂靠近或远离来控制开关的开闭,进而控制灯珠的接通或断开。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朝向镊头。这样,可使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有机会照射到镊头处,进而便于镊子操作人员观察镊头附近区域。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组件的出光方向倾斜地射向镊臂的内侧面,镊臂的内侧面设有反光结构,反光结构用于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传递至镊头处。如此,可实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通过镊子本身具有的反光结构来实现光线传导至镊头处,以便于发光组件产生的光线较大部分能够传递到镊头处,以使镊头处的光线充足,进而便于观察镊头附近区域情况。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光结构包括设置在镊臂内侧的光滑反光层。如此,可实现灯珠接通后产生的光线照射到光滑反光层上时,光线在光滑反光层上发生反射,进而实现光线的反射传递。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镊臂具有弯折部,反光结构还包括反光凸部,反光凸部设置在弯折部远离镊头的一侧,用于将射入反光凸部上的光线反射至镊头处。通常镊子为弯头镊子,由于弯头的镊子相对于直头的镊子可以方便的夹取物质,所以对于弯头的镊子,需要考虑镊子拐弯带来的光线传导的问题,而本申请的镊臂具有弯折部,且反光凸部设置在弯折部远离镊头的一侧,有助于光线照射到反光凸部时光线沿着镊臂内侧壁转弯,进而可以将入射到反光凸部上的光线反射至镊头处。
[00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部,两个发光部分别倾斜地射向两个镊臂的内侧面。这样,相比较于仅一个发光组件的设置,多个发光组件的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光线传输至镊头处。另外,至少两个发光部分分别倾斜地射向两个镊臂的内侧面,可有助于光线沿着镊臂内侧臂传输至镊头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镊子的镊臂具有发光结构时的发光部光线传导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头镊子的发光结构光线传导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镊子安装有外壳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镊子的控制开关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镊子不具有发光结构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
镊柄;2

镊臂;3

镊头;4

发光组件;41

灯珠;42

外壳;43

控制开关;5

反光结
构;51

光滑反光层;52

反光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镊柄;镊头;镊臂,所述镊臂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镊臂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镊柄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镊柄的所述镊臂内侧,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平面与所述镊臂的内侧面呈一定夹角;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照射至所述镊头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外壳和灯珠,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镊柄外部,且延伸至两个所述镊臂连接的位置,所述灯珠位于两个所述镊臂连接处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对应所述镊臂延伸方向的一个侧壁具有开口,所述镊柄通过所述开口可沿第一方向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镊臂延伸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两端分别接通电源和所述灯珠,当两个所述镊臂靠近或远离时,所述控制开关可将所述电源和所述灯珠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芳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