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49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包括至少两个支路、接线端P2、接线端P3、电源端,所述支路之间互相并联,所述支路上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与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与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接线端P3的第二引脚与电源端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支路,确保PTC多支路控制板在一个支路损坏时,另一个支路可继续工作,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工装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MOS管,替代传统的继电器,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工装
,尤其是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

技术介绍

[0002]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们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
[0003]目前在控制PTC模块电流频率的实验中,大多使用继电器的方式对电路进行通断,存在以下不足:
[0004]1、继电器寿命相对较短,有效通断次数相对较少,通常在10万次,因此只适用于通断次数较少的实验,无法满足高通断次数的实验;
[0005]2、继电器通断响应时间相对较长,会导致实验存在偏差,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0006]3、使用继电器通断的方式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解决现有控制PTC模块电流频率的实验中使用继电器对电路进行通断无法满足高通断次数实验。
[0008]本技术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所述PTC多支路控制板包括至少两个支路、接线端P2、接线端P3、电源端,所述支路之间互相并联,所述接线端P2、所述接线端P3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支路上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接线端P3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端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接地。
[0009]进一步的,所述MOS管包括PMOS管、NMOS管中的至少一种。
[0010]进一步的,所述MOS管为N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为D极,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为S极。
[0011]进一步的,所述MOS管的G极、S极均与所述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D极与所述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MOS管的G极、S极之间还设有下拉电阻。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拉电阻为47K电阻。
[0014]进一步的,所述MOS管的G极与所述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之间还设有保护电阻。
[001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阻为0R。
[0016]进一步的,所述PTC多支路控制板还包括接线端P1,所述接线端P1设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接线端P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接线端P3的第二引脚相连,所述接线端P1的第二引脚接地。
[0017]进一步的,所述MOS管型号为FQD50N06。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9]1、通过采用MOS管替代传统的继电器,通断次数百万次,延长控制板使用寿命,降低工装费用;
[0020]2、通过设置多个支路,确保控制板在一个支路损坏时,另一个支路可继续工作,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工装成本;
[0021]3、本技术在控制PTC模块电流频率的实验中,满足高通断次数实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5]本技术公开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支路、接线端P2、接线端P3、电源端P1,所述支路之间互相并联,所述接线端P2、接线端P3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支路上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的漏极(2)与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MOS管栅极(1)与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通过串联电阻R1相连,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同时与外部输入信号相连,所述接线端P3的第二引脚与电源端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3)接地。
[0026]所述的P3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分别与外部PTC加热器的两端相连。
[0027]其中,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两个支路或者多个支路,互相并联,接线端P2可与外部单片机相连,进行实验。
[002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支路,确保PTC多支路控制板在一个支路损坏时,另一个支路可继续工作,延长控制板的使用寿命,降低工装成本。同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MOS管,替代传统的继电器,降低成本。
[0029]可选的,所述MOS管为PMOS管、NMOS管中的一种。
[0030]特别的,所述MOS管为N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为D极,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为S极。
[0031]其中,MOS管型号为FQD50N06,NMOS管包括D极、S极、G极,NMOS管的D极为电流输入端,S极为电流输出端。
[0032]本技术实施例MOS管的D极与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MOS管的S极与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
[0033]特别的,所述MOS管的G极、S极均与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D极与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
[0034]使用时,如图1所示,当需控制PTC进行加热时,外部单片机通过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给G极一个高电平,此时MOS管接通,电流在VCC(电源端)处输出,经过接线端P3的第二引
脚、第一引脚与外部PTC接通,并通过MOS管到达GND接地,形成闭合回路;若需控制PTC停止加热时,外部单片机给G极一个低电平,此时MOS管断开,无法形成闭合回路,电流停止传输。
[003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多支路MOS(Q1,Q2)控制,可对电流进行分流,延长MOS管寿命,同时当一个MOS管损坏时,另一个MOS管可继续工作,在延长控制板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实验工装的通断次数,使其满足实验所需的高通断次数要求;提高实验工装的响应时间,减少实验偏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降低实验工装成本。
[0036]特别的,所述MOS管的G极、S极之间还设有下拉电阻。
[0037]特别的,所述下拉电阻为47K电阻。
[0038]其中,MOS管的G极通过下拉电阻与S极相连通。
[0039]其中,由于MOS管的G极S极阻抗很大,容易受到静电干扰,导致G极S极之间产生较高的电压,因此在G极与S极间,并联一个下拉电阻,固定G极为低电平。
[0040]特别的,所述MOS管的G极与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之间还设有保护电阻。
[0041]特别的,所述保护电阻为0R。
[0042]其中,MOS管的G极与外部单片机的控制口(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连接的电路间串联1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多支路控制板包括至少两个支路、接线端P2、接线端P3、电源端,所述支路之间互相并联,所述接线端P2、所述接线端P3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支路上设有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接线端P3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接线端P3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源端相连,所述MOS管的输出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包括PMOS管、NMOS管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NMOS管,所述MOS管的输入端为D极,所述MOS管的输出端为S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PTC多支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的G极、S极均与所述接线端P2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MOS管的D极与所述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宝萧桂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