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45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涉及钢管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管材从上料支架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定位;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控制喷码机对漏点位置进行喷码形成不合格管材;通过分类机构将不合格管材放置于不合格收纳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水面图像上是否有气泡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精准判断,将管材从检测水池中取出后,对漏点位置的管材进行标记为不合格管材,并将合格管材和不合格管材分类放置。并将合格管材和不合格管材分类放置。并将合格管材和不合格管材分类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


[0001]本专利涉及钢管检测
,具体涉及是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流体管材广泛应用于民用燃气管道、饮用给水管道、工程设备带压力管道/冷凝水管道等领域。采用卫生级SUS304或者SUS316L不锈钢材料作为管道原料,可代替传统镀锌钢管材料。由于使用领域都为承压管道,因此不锈钢管材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每一支进行压力检测,压力检测合格的方能用于工地安装。
[0003]目前我国在管材气密性检测试验中使用方法及设备均为传统工艺设备:将管材埋入水中并向管材冲入额定的气压(约有10个大气压),观察水面是否有无水泡冒出,以此判断管材是否有无泄漏现象。此种检测完全依赖于人眼判断,6米长的管材2个人分别在两端头观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工人观察工作时间延长,眼睛产生疲劳或者工人观察不仔细就会出现漏检的几率。一旦漏检产品流向市场,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有缺陷的管材,需要进行标记以便与合格管材进行区分,现有的标记仅仅对管材进行喷码标记,并不能对管材具体泄漏点进行针对性的标记,导致在管材的后续很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进行准确标记及分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管材从上料支架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
[0009]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
[0010]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定位;
[0011]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控制喷码机对漏点位置进行喷码形成不合格管材;
[0012]通过分类机构将不合格管材放置于不合格收纳箱中。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将管材从储料台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具体包括:通过机械手从储料台内上抓取管材放置于检测水池中的管槽卡槽内。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具体包括:管材置于管材卡槽内,且管材卡槽的两端设置充气接口,管材放置于管材卡槽内时,管材的两端与充气接口连接,通过充气接口对管材进行充气,通过设置于检测水池上方的摄像装置对检测水池内的管材图像进行拍摄得到管材水面图像。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通过对管材进行浸水加压判断是否为不合格管材,其中,送料装置将管材放入管材卡槽的加压工位上,加压接口自动卡套在管材的两个端
口,送料装置将管材埋入水中并向管材充入额定的气压,其中充气气压为1.05MPa。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摄像装置为沿管材卡槽上方设置的摄像头阵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摄像装置还设置多光谱成像照明装置。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定位;具体包括:
[0019]对水面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查找气泡图像,若有气泡,则对应的管材具有漏点,为不合格管材,若没有气泡,则对应的管材无缺陷;
[0020]对于不合格管材,通过对气泡位置进行定位,以及管材的基础位置确定管材漏点位置;
[0021]将管材漏点位置发送至控制箱。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控制喷码机对漏点位置进行喷码形成不合格管材;具体包括:
[0023]通过移动装置将不合格管材从测试水池中移至喷码台上;
[0024]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并控制喷码机移动至漏点位置进行喷码成不合格管材。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将不合格管材放置于不合格收纳箱中,具体包括:喷码完成后,将不合格管材通过第二移动装置移动至不合格管材箱内。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将管料进行简单排列放置储料箱内,通过送料机将管材送至上料支架上,对于设置于上料支架上的待测管材,通过机械手臂将待测管材从上料支架上取走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在检测水池中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并对充气加压过程中的放置管材的水面获取图像,然后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水面图像上是否有气泡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精准判断,将管材从检测水池中取出后,对漏点位置的管材进行标记为不合格管材,并将合格管材和不合格管材分类放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流程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用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有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凡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包括改进、等同替换等,皆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101,将管材从上料支架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
[0033]步骤102,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
[0034]步骤103,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定
位;
[0035]步骤104,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控制喷码机对漏点位置进行喷码形成不合格管材;
[0036]步骤105,将不合格管材放置于不合格收纳箱中。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将管料进行简单排列放置储料箱内,通过送料机将管材送至上料支架上,对于设置于上料支架上的待测管材,通过机械手臂将待测管材从上料支架上取走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在检测水池中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并对充气加压过程中的放置管材的水面获取图像,然后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水面图像上是否有气泡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精准判断,将管材从检测水池中取出后,对漏点位置的管材进行标记为不合格管材,并将合格管材和不合格管材分类放置。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自动识别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无不合格管材自动送到合格产品区;有缺陷产品,在缺陷位置自动标识,送到不合格产品区,机器视觉检测及自动化系统控制采用PLC+电脑的控制方式,PLC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过程,在电脑上设置参数,操作及显示运行状态。其中机器视觉的图像抓取、数据处理、分析判断、指令下达通过控制箱完成。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管材从上料支架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对水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判断管材是否有漏点,并对漏点位置进行定位;控制箱接收管材漏点位置控制喷码机对漏点位置进行喷码形成不合格管材;将不合格管材放置于不合格收纳箱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管材从储料台内移出并放置于检测水池中,具体包括:通过机械手从储料台内上抓取管材放置于检测水池中的管槽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材进行充气加压,获取检测水池中放置管材的水面图像;具体包括:管材置于管材卡槽内,且管材卡槽的两端设置充气接口,管材放置于管材卡槽内时,管材的两端与充气接口连接,通过充气接口对管材进行充气,通过设置于检测水池上方的摄像装置对检测水池内的管材图像进行拍摄得到管材水面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陷标记及分类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充气接口对管材进行充气的充气气压为1.05MPa。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材漏点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棣陶航肖波高仕铭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立可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