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泥水降解连续流反应器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14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泥水降解连续流反应器及其应用。该装置由污泥减量反应器(TM)、污水降解连续流反应器(CFCR)及沉淀池组成。在放置弹性填料的TM中接种水蚯蚓,污水、CFCR中产生的污泥混合液及回流剩余污泥连续进入TM中,水蚯蚓在反应器中以污泥为生长底物维持代谢,水蚯蚓的代谢产物随同污水进入CFCR中被微生物利用;在CFCR中进行曝气,控制溶解氧浓度2~3mg/L,由微生物实现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混合液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后出水外排。污水经TM-CFCR处理后可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要求,污泥减量率大于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以及生化法处理污水技术, 具体为一种利用"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对污水、污泥共降解连续流反应器及处理工艺 (TM-CFCR)。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活性污泥法,但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缺点即产生大量的剩余污 泥,剩余污泥的处理是当前环境治理的难点问题。利用微型动物的捕食减少剩余污泥是当前 非常有效的污泥生物降解治理方法,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Huang X et al, 2007)。 Ratsak 等(1994)最早进行了两段式生物捕食反应器污泥减量的技术研究,Rensink等(1996)对某塑料 载体上自然生长颤蚓、仙女虫和红斑顥体虫的改进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Ghyoot等(200t)) 比较了传统活性污泥系统(CAS)和生物膜反应器系统(MBR)作为捕食反应器处理人工合成污 水时的效能,魏源送等(2004;2005)对膜生物反应器中蠕虫污泥减量效果进行了研究,梁鹏等 (2004)考察了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引入红斑顥体虫的污泥减量效果。但利用微型动物的捕食实 现污泥降解的同时确会造成污水处理能力下降,污水处理出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蚯蚓-微生物共生系统污水降解连续流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污泥减量反应器(4)通过第二进水口(2)和第三进水口(3)依次连接微生物连续流反应器(7)和二沉池(8);在污泥减量反应器(4)和微生物连续流反应器(7)的上方分别设置空气进口(6),在污泥减量反应器(4)和微生物连续流反应器(7)的内部下方分别设置曝气装置(11),污泥回流管道(12)连通污泥减量反应器(4)、微生物连续流反应器(7)和二沉池(8),出水口(14)设置在二沉池(8)的上段,第一进水口(1)在污泥减量反应器(4)的上段;在污泥减量反应器(4)内均匀分布了弹性填料(5),在弹性填料(5)上依附水蚯蚓(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茂新孙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