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7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盒,还包括BMS保护板和双向脉冲阀,所述BMS保护板上设有控制单元、数据采样模块和MCU芯片,所述控制单元和数据采样模块均与所述MCU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双向脉冲阀包括电源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盒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双向脉冲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电池盒的进水孔紧密连接。BMS保护板上的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双向脉冲阀的闭合和开启,当电池盒正常使用时双向脉冲阀为常闭状态,当电池盒内部产生起火时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双向脉冲阀开启,使水进入电池盒内部,从而对电池盒的内部电芯进行灭火和降温。火和降温。火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新国标的大力推进,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锂电池,外卖和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也让市面上锂电池的保有量急剧增加。但是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导致起火后很难进行灭火,因为现有的锂电池盒通常采用一体密封方式以求达到防水效果,密闭电池盒的锂电池在发生燃烧事故时很难对内部电芯进行灭火、降温处理,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灭火和降温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盒,还包括BMS保护板和双向脉冲阀,所述BMS保护板上设有控制单元、数据采样模块和MCU芯片,所述控制单元和数据采样模块均与所述MCU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双向脉冲阀包括电源接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盒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双向脉冲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电池盒的进水孔紧密连接。
[0006]BMS保护板上的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双向脉冲阀的闭合和开启,当电池盒正常使用时双向脉冲阀为常闭状态,当电池盒内部产生起火时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双向脉冲阀开启,使水进入电池盒内部,从而对电池盒的内部电芯进行灭火和降温。
[000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所述BMS保护板上还设有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采样模块和所述MCU芯片电性连接。
[0008]通讯模块用于当电池盒内起火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及时对外输出通知用户。
[000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还包括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上端。
[0010]单向气阀为单向导通阀,一方面可以将电池盒内气体进行排出,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外部气体进入电池盒内,使电池盒可以达到相应的防水等级。
[00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进水孔过盈配合。
[0012]密封圈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池盒不需要灭火时水渗入到电池盒内,且还可以提升电池盒的密封性。
[00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所述电池盒包括左电池盒和右电池盒,所述左电池盒和右电池盒拆卸式连接。
[0014]左电池盒和右电池盒的拆卸式连接便于将电池盒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修或者更
换。
[00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还包括电池盒把手,所述电池盒把手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左电池盒和右电池盒上端连接。
[0016]电池盒把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提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电池盒的爆炸图一;
[0019]图3为本技术电池盒的爆炸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盒1,还包括BMS保护板2和双向脉冲阀3,所述BMS保护板2上设有控制单元21、数据采样模块22和MCU芯片23,所述控制单元21和数据采样模块22均与所述MCU芯片23电性连接,所述双向脉冲阀3包括电源接口31、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所述电源接口31与所述控制单元21连接,所述电池盒1上开设有进水孔11,所述双向脉冲阀3的进水口32与所述电池盒1的进水孔11紧密连接。
[0023]作为优选,所述BMS保护板2上还设有通讯模块24,所述通讯模块24分别与所述数据采样模块22和所述MCU芯片23电性连接。
[0024]作为优选,还包括单向气阀4,所述单向气阀4设置在所述电池盒1的上端。
[0025]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32上设有密封圈321,所述密封圈321与所述进水孔11过盈配合。
[0026]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盒1包括左电池盒12和右电池盒13,所述左电池盒12和右电池盒13拆卸式连接。
[0027]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池盒把手5,所述电池盒把手5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左电池盒12和右电池盒13上端连接。
[0028]具体的,当电池盒1正常使用时,通过BMS保护板2上的控制单元21来控制闭合双向脉冲阀3,当电池盒1内部发生故障导致起火时,BMS保护板2上的数据采样模块22接收到电池盒1故障信息后,通过控制单元21来开启双向脉冲阀3,此时通过双向脉冲阀3的进水口32与电池盒1上的进水孔11向电池盒1内部导入水,接着从双向脉冲阀3的出水口33排出,由于电池盒1为密闭空间,因此水在电池盒1内会逐渐升高,从而起到降温和灭火的效果,而电池盒1内部由于高温导致的高压气体通过单向气阀4可以进行排出。
[0029]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包括电池盒(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MS保护板(2)和双向脉冲阀(3),所述BMS保护板(2)上设有控制单元(21)、数据采样模块(22)和MCU芯片(23),所述控制单元(21)和数据采样模块(22)均与所述MCU芯片(23)电性连接,所述双向脉冲阀(3)包括电源接口(31)、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所述电源接口(31)与所述控制单元(21)连接,所述电池盒(1)上开设有进水孔(11),所述双向脉冲阀(3)的进水口(32)与所述电池盒(1)的进水孔(11)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内外连通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MS保护板(2)上还设有通讯模块(24),所述通讯模块(24)分别与所述数据采样模块(2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勇马卫东冯春献徐小龙吴俊超朱振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