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39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接种杏鲍菇菌种、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培养杏鲍菇菌块、低温喷雾干燥制备沙棘果粉、乙醇溶液提取沙棘果提取物并浓缩和加入柠檬酸等并均质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杏鲍菇培养液和沙棘果提取物制作的熏肉调料汁,能够有效降解熏肉中的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从而有效减轻食用熏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而有效减轻食用熏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而有效减轻食用熏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味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熏肉是河北邯郸的一种特色小吃,其具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肥不腻口和风味独特等优点,而深受人们喜爱。
[0003]传统的熏肉通常是利用打条后的新鲜肉品,辅以各种佐料腌制一段时间后,再经过烟火熏干制成,而烟熏过程中熏柴的不完全燃烧以及长时间的烘烤,会产生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过度食用熏肉会导致癌症发病率明显增加,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降解熏肉中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熏肉调料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
[0006]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接种杏鲍菇菌种
[0008]将马铃薯、葡萄糖和琼脂一起加入培养箱中,用搅拌器搅拌混合,再将杏鲍菇菌种接种在培养箱内,并将培养箱加热至30~40℃,保温培养5~7d后,得到杏鲍菇菌块;
[0009]S2: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
[0010]将马铃薯、纯净水和甘油混合,加热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加入葡萄糖和铜离子,得到液体培养基;
[0011]S3:液体培养基培养杏鲍菇菌块
[0012]将上述液体培养基加入培养罐中,再用无菌打孔器钻取上述培养箱中的杏鲍菇菌块,并将该杏鲍菇菌块加入培养罐中,在25~30℃环境中培养10~15d,得到杏鲍菇培养液;
[0013]S4:低温喷雾干燥制备沙棘果粉
[0014]筛分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再加入纯净水进行打浆,得到沙棘果浆液,然后通过低温喷雾干燥对沙棘果浆液进行干燥,得到沙棘果粉;
[0015]S5:乙醇溶液提取沙棘果提取物并浓缩
[0016]将上述沙棘果粉与乙醇溶液混合,再经过加热、超声辅助提取、离心、抽滤和加热浓缩,得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
[0017]S6:加入柠檬酸等并均质混合
[0018]将上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上述杏鲍菇培养液、酱油、米酒、柠檬酸、白砂糖、食用盐和食用香精搅拌混合,再进行均质,得到熏肉调料汁。
[0019]进一步地,步骤S2的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0]2.1:将马铃薯和纯净水加入反应箱中,再向反应箱中加入甘油,通过加热器将反应箱内部加热至90~100℃;
[0021]S2.2:保持温度不变,通过搅拌器以500~8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直至反应箱内的马铃薯完全溶解,得到马铃薯浸取液;
[0022]S2.3:调节加热器温度为120~150℃,再通过反应箱内的加压泵将反应箱加压至10~15MPa,进行高压灭菌;
[0023]S2.4:待上述马铃薯浸取液自然冷却后,向反应箱内加入葡萄糖和0.5~1mmol/L的铜离子,继续搅拌混合,得到液体培养基。
[0024]进一步地,步骤S4的低温喷雾干燥制备沙棘果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5]S4.1:将沙棘果加入分选机中,通过分选机筛分出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并将该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加入打浆机中;
[0026]S4.2:向打浆机中加入纯净水,然后启动打浆机进行打浆,得到沙棘果浆液;
[0027]S4.3:将上述沙棘果浆液加入低温干燥箱顶部的雾化器中,并将低温干燥箱温度调节为

40~

30℃;
[0028]S4.4:雾化器将沙棘果浆液雾化成雾状液滴,并将雾状液滴喷入低温干燥箱中,雾状液滴中的纯净水在低温干燥箱内升华,得到沙棘果粉。
[0029]进一步地,步骤S5的乙醇溶液提取沙棘果提取物并浓缩,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S5.1:按料液比1:15~20g/mL将上述沙棘果粉和体积分数为40%~50%乙醇溶液加入提取器中,通过搅拌器搅拌混合;
[0031]S5.2:用加热器将提取器内部加热至70~80℃,保温并用超声波探头探入提取器内,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得到沙棘果提取物混合液;
[0032]S5.3:以2000~2500r/min的速率将上述沙棘果提取物混合液离心30~40min;
[0033]S5.4:通过抽滤机进行抽滤,并将滤液抽入浓缩器中,加热,进行浓缩,直至滤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3,得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
[0034]进一步地,所述S6的加入柠檬酸等并均质混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5]S6.1:将上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和上述杏鲍菇培养液按体积比10~13:2~3加入搅拌机中,以1000~1200r/min的速率搅拌20~30min;
[0036]S6.2:按体积比1~3:1向搅拌机中加入酱油和米酒,调整搅拌速率为500~600r/min,继续搅拌15~20min;
[0037]S6.3:将柠檬酸、白砂糖、食用盐和食用香料按质量比3~5:5~10:5~7:1~3加入搅拌机中,调节搅拌速率为800~1000r/min,搅拌0.5~1h,得到前驱料汁;
[0038]S6.4:将上述前驱料汁加入均质机中,均质混合1~2h,得到熏肉调料汁。
[0039]进一步地,所钻取的杏鲍菇菌块直径为0.3~0.7cm。
[0040]进一步地,乙醇溶液为食用乙醇与纯净水混合配制而成。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42]1、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杏鲍菇培养液和沙棘果提取物制作的熏肉调料汁,能够有效降解熏肉中的苯并芘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从而有效减轻食用熏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0043]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少量铜离子能够诱导杏鲍菇菌块产生杏鲍菇漆酶,并提高该杏鲍菇漆酶的活性,促使杏鲍菇培养液发挥降解苯并芘的作用。
[0044]3、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柠檬酸,能够促进沙棘果提取物对熏肉中的亚硝酸盐的降解效果,提高其降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7]实施例1
[0048]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0049]S1:接种杏鲍菇菌种
[0050]将马铃薯、葡萄糖和琼脂一起加入培养箱中,用搅拌器搅拌混合,再将杏鲍菇菌种接种在培养箱内,并将培养箱加热至30℃,保温培养5d后,得到杏鲍菇菌块;
[0051]S2: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
[0052]将马铃薯和纯净水加入反应箱中,再向反应箱中加入甘油,通过加热器将反应箱内部加热至90℃,保持温度不变,通过搅拌器以5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直至反应箱内的马铃薯完全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接种杏鲍菇菌种将马铃薯、葡萄糖和琼脂一起加入培养箱中,用搅拌器搅拌混合,再将杏鲍菇菌种接种在培养箱内,并将培养箱加热至30~40℃,保温培养5~7d后,得到杏鲍菇菌块;S2: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将马铃薯、纯净水和甘油混合,加热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加入葡萄糖和铜离子,得到液体培养基;S3:液体培养基培养杏鲍菇菌块将上述液体培养基加入培养罐中,再用无菌打孔器钻取上述培养箱中的杏鲍菇菌块,并将该杏鲍菇菌块加入培养罐中,在25~30℃环境中培养10~15d,得到杏鲍菇培养液;S4:低温喷雾干燥制备沙棘果粉筛分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再加入纯净水进行打浆,得到沙棘果浆液,然后通过低温喷雾干燥对沙棘果浆液进行干燥,得到沙棘果粉;S5:乙醇溶液提取沙棘果提取物并浓缩将上述沙棘果粉与乙醇溶液混合,再经过加热、超声辅助提取、离心、抽滤和加热浓缩,得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S6:加入柠檬酸等并均质混合将上述沙棘果提取物浓缩液、上述杏鲍菇培养液、酱油、米酒、柠檬酸、白砂糖、食用盐和食用香精搅拌混合,再进行均质,得到熏肉调料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加入铜离子制备液体培养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2.1:将马铃薯和纯净水加入反应箱中,再向反应箱中加入甘油,通过加热器将反应箱内部加热至90~100℃;S2.2:保持温度不变,通过搅拌器以500~800r/min的速率进行搅拌,直至反应箱内的马铃薯完全溶解,得到马铃薯浸取液;S2.3:调节加热器温度为120~150℃,再通过反应箱内的加压泵将反应箱加压至10~15MPa,进行高压灭菌;S2.4:待上述马铃薯浸取液自然冷却后,向反应箱内加入葡萄糖和0.5~1mmol/L的铜离子,继续搅拌混合,得到液体培养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熏肉调料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低温喷雾干燥制备沙棘果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将沙棘果加入分选机中,通过分选机筛分出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并将该成熟、颗粒饱满的沙棘果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友兵高冬利王季东邓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小菜园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