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72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研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该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包括机身,机身设置有机械臂,机械臂设置有连接盘设置有夹持装置,包括:液压杆,液压杆用于控制夹持器进行夹持工作,弧形的夹持器能够更加精准的贴合碳化硅晶圆的形状,缓冲层可以避免碳化硅晶圆产生损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研磨工作中产生的失误,提高生产的效率。该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设置有除尘装置,研磨工作中产生的灰尘会由设置在机身的气泵从吸风口吸入,然后灰尘会从出风口排出并回收到收料盒中,避免产生灰尘影响研磨质量,并且可以减少灰尘产生对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灰尘产生对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灰尘产生对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研磨装置
,具体为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晶片的主要应用领域有LED固体照明和高频率器件。该材料具有高出传统硅数倍的禁带、漂移速度、击穿电压、热导率、耐高温等优良特性,在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光电、抗辐射、微波性等电子应用领域和航天、军工、核能等极端环境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0003]目前市面上的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没有设置夹持装置,进而当在进行研磨时,可能会使碳化硅晶圆发生偏移,影响对碳化硅晶圆的打磨,且研磨时产生的灰尘会影响研磨效果,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机身的一侧,所述机械臂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置在机械臂远离机身的一端,所述连接盘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0006]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连接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远离连接盘的一端与L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L型伸缩杆,所述L型伸缩杆的外壁与气缸支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伸缩杆远离液压杆的一端与夹持器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
[0008]气缸支座,所述气缸支座的底部外壁与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气缸,所述气缸远离气缸支座的一端与夹持器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
[0010]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一侧的外壁与缓冲层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机身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0012]气泵,所述气泵的两侧外壁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一侧外壁与吸风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远离吸风口的一侧与出风口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3]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远离气泵的一端与收料盒的顶部套接。
[0014]优选的,所述机身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机身的内壁中,所述连接盘设置有研磨器,所述研磨器设置在连接盘的底部。
[0015]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以连接盘为中线对称设置在连接盘的两侧。
[0016]优选的,所述除尘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以传送带为中线对称设置
在机身的两侧内壁。
[0017]优选的,所述夹持器的夹持面为弧面,所述缓冲层设置在夹持器的夹持面一侧和底面一侧。
[0018]优选的,所述吸风口的形状为横截面为梯形的立方结构,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横截面为直角扇形的立体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设置有夹持装置,研磨工作设置在连接盘上的液压杆连接了L型伸缩杆,液压杆用于控制夹持器进行夹持工作,L型伸缩杆由气缸操控控制夹持器的上下运动,弧形的夹持器能够更加精准的贴合碳化硅晶圆的形状,夹持器的夹持面设置有缓冲层,可以避免碳化硅晶圆与夹持器磕碰产生损坏,对比市面上大多数产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夹持装置可以帮助研磨器进行更精准的研磨作业,从而减少研磨工作中产生的失误,提高生产效率。
[0021]2、该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设置有除尘装置,研磨工作中产生的灰尘会由设置在机身的气泵从吸风口吸入,然后灰尘会从出风口排出并回收到收料盒中,与同类产品相比可以避免灰尘影响研磨质量,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减少灰尘产生对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顶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夹持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身;2、传送带;3、机械臂;4、夹持装置;401、液压杆;402、L型伸缩杆;403、气缸支座;404、夹持器;405、缓冲层;406、气缸;5、除尘装置;501、吸风口;502、气泵;503、出风口;504、收料盒;6、连接盘;7、研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包括机身1,其机身1设置有机械臂3,机械臂3设置在机身1的一侧,机械臂3设置有连接盘6,连接盘6设置在机械臂3远离机身1的一端,连接盘6设置有夹持装置4,夹持装置4包括:液压杆401,液压杆401的一端与连接盘6的内壁固定连接,液压杆401远离连接盘6的一端与L型伸缩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液压杆401用于控制夹持器404进行夹持工作;L型伸缩杆402,L型伸缩杆402的外壁与气缸支座403的内壁固定连接,L型伸缩杆402远离液压杆401的一端与夹持器4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L型伸缩杆402用于控制夹持器404的上下移动;气缸支座403,气缸支座403的底部外壁与气缸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406,气缸406远离气缸支座403的一端与夹持器4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气缸406用于带动L型伸缩杆402进行工作;夹持器404,夹持器404的一侧的外壁与缓冲层405固定连接,缓冲层405用于保护碳化硅晶圆受损。机身1设置有除尘装置5,除尘装置5包括:气泵502,气泵502的两侧外壁与机身
1固定连接,气泵502的一侧外壁与吸风口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气泵502远离吸风口501的一侧与出风口503的一端固定连接;出风口503,出风口503远离气泵502的一端与收料盒504的顶部套接,收料盒504用于收纳吸出的灰尘。机身1设置有传送带2,传送带2设置在机身1的内壁中,连接盘6设置有研磨器7,研磨器7设置在连接盘6的底部。夹持装置4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装置4以连接盘6为中线对称设置在连接盘6的两侧。除尘装置5设置有两组,两组夹持装置4以传送带2为中线对称设置在机身1的两侧内壁。夹持器404的夹持面为弧面,缓冲层405设置在夹持器404的夹持面一侧和底面一侧。吸风口501的形状为横截面为梯形的立方结构,出风口503的形状为横截面为直角扇形的立体结构。
[0028]使用时,机身1上的传送带2将碳化硅晶圆传送至机械臂3的下方,机械臂3伸展至工作区域,设置在连接盘6的夹持装置4开始夹持工作,工作时气缸406会控制L型伸缩杆402伸长,带动夹持器404向下移动进入研磨区域,之后液压杆401会向内收缩,带动夹持器404向内移动将碳化硅晶圆夹持,设置在夹持器404的缓冲层405可以保护碳化硅晶圆受到损坏,夹持完成后研磨器7进行研磨工作,研磨工作时产生的灰尘会由气泵502从吸风口501中吸入,再将灰尘从出风口503中排出,排出的废料和灰尘会收纳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设置有机械臂(3),所述机械臂(3)设置在机身(1)的一侧,所述机械臂(3)设置有连接盘(6),所述连接盘(6)设置在机械臂(3)远离机身(1)的一端,所述连接盘(6)设置有夹持装置(4),所述夹持装置(4)包括:液压杆(401),所述液压杆(401)的一端与连接盘(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401)远离连接盘(6)的一端与L型伸缩杆(402)的一端固定连接;L型伸缩杆(402),所述L型伸缩杆(402)的外壁与气缸支座(40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型伸缩杆(402)远离液压杆(401)的一端与夹持器(4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气缸支座(403),所述气缸支座(403)的底部外壁与气缸(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气缸(406),所述气缸(406)远离气缸支座(403)的一端与夹持器(40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夹持器(404),所述夹持器(404)的一侧的外壁与缓冲层(40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晶圆的自动精细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设置有除尘装置(5),所述除尘装置(5)包括:气泵(502),所述气泵(502)的两侧外壁与机身(1)固定连接,所述气泵(502)的一侧外壁与吸风口(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扬帆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