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61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涉及氨洗涤回收除雾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循环洗涤塔内腔顶部设置同塔径除雾器,从塔底部进入的曝空含氨气体,与上部喷淋循环洗涤液逆向接触经循环洗涤吸收后,夹带的液滴及雾沫依靠重量自然沉降分离,大部分大液滴由于重力作用会自然分离下来,但因洗涤塔除雾段气体空速过大,气体携带雾滴及雾沫无法克服抽吸真空引力,导致排放尾气雾滴含量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循环洗涤塔直筒、扩径直筒圆腔、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降低除雾段气体流速,增加气体与除雾填料之间的传质停留时间,同时针对除雾器设置定期清洗喷淋装置,从而确保曝空氨洗涤回收装置排放尾气达标排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氨洗涤回收除雾器
,具体为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曝空气氨回收装置中,如申请号:201920781300.6;名为:一种曝空气氨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洗涤塔和密封罩,洗涤塔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筒,洗涤塔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除雾器,除雾器下方设置有喷淋装置,该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螺旋沟槽结构的喷头,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喷淋水雾化效果,继而大大提高低浓度气氨的吸收效果;通过设置规整填料,保证气流切割均匀,从而有利于气液传质。
[0003]但是,该循环洗涤塔内腔顶部系设置同塔径除雾器,从塔底部进入的曝空含氨气体,与上部喷淋循环洗涤液逆向接触经循环洗涤吸收后,夹带的液滴及雾沫依靠重量自然沉降分离,大部分大液滴由于重力作用会自然分离下来,但因洗涤塔气体空速过大,气体携带雾滴及雾沫无法克服抽吸真空引力,导致排放尾气雾滴含量较高,从而导致洗涤塔排放尾气逃逸氨跑高,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洗涤塔排放净尾气因雾滴含量较高导致逃逸氨跑高,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包括循环洗涤塔直筒、扩径直筒圆腔、排气管,所述扩径直筒圆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异径接口圆腔、下异径接口圆腔,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上异径接口圆腔的上方。
[0006]进一步,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洗涤吸收填料,所述洗涤吸收填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淋架,且两个第一喷淋架上下排列设置。
[0007]进一步,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外侧设置有曝空气自引风机管,且曝空气自引风机管设置在洗涤吸收填料与储水箱之间的竖直段,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填料上端设置有分水管,且分水管与两个第一喷淋架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旁端设置有循环洗涤泵,且循环洗涤泵的输入端设置在储水箱的内部、循环洗涤泵的输出端与分水管管道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扩径直筒圆腔的外侧设置有补水管,所述扩径直筒圆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喷淋架,且第二喷淋架与补水管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喷淋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除雾填料,除雾填料为V型波状结构,上下二层反向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喷淋架的上下两端面均设置有喷淋头,喷淋头喷嘴的出口压大于等于零点零八兆帕。
[0010]进一步,所述上异径接口圆腔与排气管连接处内壁夹角、下异径接口圆腔与循环洗涤塔直筒连接处内壁夹角均为一百二十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扩径除雾直筒圆腔的设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异型曝空气氨除雾器装置除雾机理建立在采用较低空速,增加携湿气体与除雾填料接触时间来降低净尾气携带雾滴含量,控制除雾段气体空速在一米每秒以内,满足较低空速下重力沉降分离及填料阻挡除沫。
[0013]2、同比,采用该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装置,除雾段空速较低;同时通过加设除雾器冲洗装置,利用系统补水定期对除雾器进行喷淋头的喷淋冲洗,可降低系统阻损,减少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洗涤吸收填料结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除雾填料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循环洗涤塔直筒;2、扩径直筒圆腔;3、排气管;4、循环洗涤泵;5、曝空气自引风机管;6、补水管;7、分水管;8、储水箱;9、洗涤吸收填料;10、第一喷淋架;11、第二喷淋架;12、喷淋头;13、除雾填料;14、回流网格盖;15、上异径接口圆腔;16、下异径接口圆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包括循环洗涤塔直筒1、扩径直筒圆腔2、排气管3,所述扩径直筒圆腔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异径接口圆腔15、下异径接口圆腔16,所述排气管3设置在上异径接口圆腔15的上方,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1设置在下异径接口圆腔16的下方,且上异径接口圆腔15与排气管3连接处内壁夹角、下异径接口圆腔16与循环洗涤塔直筒1连接处内壁夹角均为一百二十度。
[0020]扩径直筒圆腔2内部空腔气速按小于等于一米每秒设置,从而确保净尾气携带雾滴含量小于等于五十毫克每标准立方米,喷淋头12喷嘴的出口压大于等于零点零八兆帕。曝空气自引风机管5将气体注入循环洗涤塔直筒1的内部,气体穿过洗涤吸收填料9时进行洗涤吸收,之后再依次穿过除雾填料13进行除雾处理,因为气体流速减慢,故显著提高了除雾填料13对气体中雾滴的去除效果。
[0021]由于第一喷淋架10下端的喷淋头将水喷洒至洗涤吸收填料9,利用系统补水定期对除雾器进行喷淋头的喷淋冲洗,可降低系统阻损,减少运行费用。
[0022]其中,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8,所述储水箱8的上方设置有洗涤吸收填料9,所述洗涤吸收填料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淋架10,且两个第一喷淋架10上下排列设置。
[0023]此外,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1的外侧设置有曝空气自引风机管5,且曝空气自引风机管5设置在洗涤吸收填料9与储水箱8之间的竖直段,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1的填料上端设
置有分水管7,且分水管7与两个第一喷淋架10管道连接,所述储水箱8旁端设置有循环洗涤泵4,且循环洗涤泵4的输入端设置在储水箱8的内部、循环洗涤泵4的输出端与分水管7管道连接。
[0024]所述扩径直筒圆腔2的外侧设置有补水管6,所述扩径直筒圆腔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喷淋架11,且第二喷淋架11与补水管6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喷淋架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除雾填料13,除雾填料13为V型波状结构,上下二层反向对称设置。
[0025]所述第二喷淋架11的上下两端面均设置有喷淋头12,喷淋头12喷嘴的出口压大于等于零点零八兆帕。
[0026]所述储水箱8的上端设置有回流网格盖14,且回流网格盖14的四周与储水箱8的上端面螺栓固定连接。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扩径直筒圆腔2内部空腔气速按小于等于一米每秒设置,从而确保净尾气携带雾滴含量小于等于五十毫克每标准立方米,喷淋头12喷嘴的出口压大于等于零点零八兆帕,确保洗涤效果。曝空气自引风机管5将气体注入循环洗涤塔直筒1的内部,气体穿过洗涤吸收填料9时进行洗涤吸收,之后再依次穿过除雾填料13进行除雾处理,由于气体流速减慢从而使得除雾填料13对气体中的雾滴去除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利用系统补水定期对除雾器进行喷淋头12的喷淋冲洗,可降低系统阻损,减少运行费用,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包括循环洗涤塔直筒、扩径直筒圆腔、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直筒圆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异径接口圆腔、下异径接口圆腔,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上异径接口圆腔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洗涤吸收填料,所述洗涤吸收填料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喷淋架,且两个第一喷淋架上下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型曝空气氨洗涤回收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外侧设置有曝空气自引风机管,且曝空气自引风机管设置在洗涤吸收填料与储水箱之间的竖直段,所述循环洗涤塔直筒的填料上端设置有分水管,且分水管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伟邓永华彭建强周中旭舒晓吴勃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