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36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上封头,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空腔连接筒,所述空腔连接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所述空腔连接筒上开设有通入气氨的气氨进口,所述上封头开设有气氨出口,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循环水出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换热管束发生冰冻损坏,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器
,具体的,涉及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联合制碱法工艺生产中,一般直接将合成氨冷器气氨(压力约0.16MPa,对应氨冷温度约

13℃)送联碱母液吸氨,因气氨温度较低,在送联碱母液吸氨之前设置换热装置对气氨冷量进行回收。
[0003]一般地,设置一循环水氨冷却器,以循环水作热媒回收气氨冷量后,再去脱硫出口洗涤塔冷却洗涤压缩一进半水煤气,从而达到回收合成氨气氨冷量的目的。
[0004]因气氨中含有小量氨液滴,若换热器结构设置不合理,通过换热器与冷媒进行冷量交换时,有可能导致热相(循环水)发生冰冻,造成换热管束损坏,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造成换热管束发生冰冻损坏,从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设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上端具有上封头,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空腔连接筒,所述空腔连接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
[0008]所述空腔连接筒上开设有通入气氨的气氨进口,所述上封头开设有气氨出口,所述壳体上部开设有循环水进口,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循环水出口;
[0009]气氨通过所述气氨进口和所述气氨出口走所述换热管束管内(管程),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进口和所述循环水出口走所述换热管束管间(壳程)。
[0010]进一步,还包括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上,所述上管板和所述下管板与所述壳体焊接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束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
[0012]进一步,所述壳体下部开设有循环水排污口。
[0013]进一步,所述下封头上设置有氨排净口。
[0014]进一步,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排气口。
[0015]进一步,还包括裙座,所述裙座焊接于所述空腔连接筒下端。
[0016]进一步,所述裙座上设置有检修孔。
[0017]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束管内气氨流速按状况气速4.0

4.5m/s设置。
[0018]进一步,所述换热管束呈正三角形排列。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中冷气氨从气氨进口进入,然后从下管板上换热管束的管口进入,同
时热水从循环水进口进入,进入到换热管束之间,对换热管束进行加热,因此当气氨从换热管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冷气氨(附可能夹带的液氨)经换热后变成过热气氨,从上管板上的换热管束的管口汇集到气氨出口,而循环水完成冷热交换后从循环水出口流出。通过以上有益设计,循环水氨冷却器气氨走管程,循环水走壳程,从而防止因操作不当及设备故障造成换热管束冰冻损坏,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中氨冷却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氨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换热管束布置图;
[0025]图中:1、壳体;201、上封头;202、下封头;301、上管板;302、下管板;4、换热管束;5、折流板;6、裙座;7、检修孔;8、空腔连接筒;801、气氨进口;802、气氨出口;901、循环水进口;902、循环水出口;10、循环水排污口;11、氨排净口;12、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束4,所述换热管束4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壳体1的上端具有上封头201,所述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空腔连接筒8,所述空腔连接筒8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202;
[0028]所述空腔连接筒8上开设有通入气氨的气氨进口801,所述上封头201开设有气氨出口802,所述壳体1上部开设有循环水进口901,所述壳体1下部开设有循环水出口902;
[0029]气氨通过所述气氨进口801和所述气氨出口802走所述换热管束4管内(管程),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进口901和所述循环水出口902走所述换热管束管间(壳程)。
[0030]还包括上管板301和下管板302,所述换热管束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上管板301和所述下管板302上,所述上管板301和所述下管板302与所述壳体1焊接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冷气氨从气氨进口801进入,然后从下管板302上换热管束4的管口进入,同时热水从循环水进口901进入,进入到换热管束4之间,对换热管束4进行加热,因此当气氨从换热管束4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冷气氨(附可能夹带的液氨)经换热后变成过热气氨,从上管板301上的换热管束4的管口出去,最后从气氨出口802出去,而水完成冷热交换后从循环水出口902流出。
[0032]为防止循环水氨冷却器冷却列管产生冰冻断裂,循环水氨冷却器结构采用气氨走管程,循环水走壳程。其原理在于:低温气氨(含小量氨液滴)含有大量冷量,通过循环水间接进行换冷,常规设置通常采用循环水走管程,因操作不当或循环水泵故障,造成循环水断流,或换热管束4有堵塞情况下,而壳程冷气氨中含有小量氨液滴,液氨蒸发潜热冷量较大,容易造成列管冰冻断裂,损坏设备;反之若采用循环水走壳程,因循环水体积较膨大,管程
冷气氨停留量较少,冷量相对较少,不会造成设备整体冰冻损坏。
[0033]所述换热管束4间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5,当冷热交换的水流动至折流板5的位置时,强制改变换热水相流动方式,增加换热器换热系数。
[0034]所述壳体1下部开设有循环水排污口10,用于正常运行排污及停车排净。
[0035]所述下封头202上设置有氨排净口11,用于停车排净。
[0036]所述壳体1上端开设有排气口12,用于开车排气。
[0037]还包括裙座6,所述裙座6焊接于所述空腔连接筒8下端,用于整体设备承重。
[0038]所述裙座6上设置有检修孔7,方便设备检修。
[0039]所述换热管束4管内气氨流速按状况气速4.0

4.5m/s设置,可使气氨达到最佳的冷热交换的效果。
[0040]所述换热管束4呈正三角形排列。
[004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包括壳体(1)和换热管束(4),所述换热管束(4)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所述壳体(1)的上端具有上封头(201),所述壳体(1)的下端连接有空腔连接筒(8),所述空腔连接筒(8)的下端设置有下封头(20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连接筒(8)上开设有通入气氨的气氨进口(801),所述上封头(201)开设有气氨出口(802),所述壳体(1)上部开设有循环水进口(901),所述壳体(1)下部开设有循环水出口(902);气氨通过所述气氨进口(801)和所述气氨出口(802)走所述换热管束(4)管内,循环水通过所述循环水进口(901)和所述循环水出口(902)走所述换热管束管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氨冷量回收氨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管板(301)和下管板(302),所述换热管束(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上管板(301)和所述下管板(302)上,所述上管板(301)和所述下管板(302)与所述壳体(1)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旭彭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