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040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搭建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包括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倾斜角度工装和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和不同运行模式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30,根据所述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判断是否试验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混动变速器开发初期,测试混动变速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润滑油供给情况,评估润滑系统在极端条件下是否满足要求。在极端条件下是否满足要求。在极端条件下是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特别涉及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各种运行模式及上坡、下坡等路上的状态,这会导致混动变速器有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润滑油保证可靠运行。而目前大多数厂家都是通过路试进行不同坡度等的试验,时间久,后期设计更改困难。在混动变速器开发初期,无法了解混动变速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下不同倾斜角度下润滑油的供给情况,也无法预知混动变速器所能达到的极限倾斜角度,无法评估润滑系统在极端条件下是否满足要求,不利于混动变速器润滑系统的开发与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旨在实现在混动变速器开发初期,测试混动变速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润滑油供给情况,评估润滑系统在极端条件下是否满足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0,搭建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包括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倾斜角度工装和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
[0006]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和不同运行模式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07]步骤S30,根据所述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判断是否试验通过。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包括驱动电机、两加载电机、测控系统、数采系统和温控系统。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的步骤包括:
[0010]步骤S201,按照整车安装角度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安装至所述试验台架上,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坡度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1]步骤S202,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2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2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2]步骤S203,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3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3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3]步骤S204,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35%
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35%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4]步骤S205,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下坡35%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下坡坡度35%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5]步骤S206,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下坡3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下坡坡度3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6]步骤S207,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下坡2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下坡坡度2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01中的预设时长为60S。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需要润滑的部位包括齿轮副、轴承、离合器、差速器。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混动变速器的不同运行模式包括发电模式、并联模式和纯电模式。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通过录像设备实时记录测试情况,并记录试验过程。
[00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混动变速器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倾斜角度工装、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的混动变速器试验程序,所述混动变速器试验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油混动变速器试验程序,所述混动变速器试验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24]本专利技术混动变速器试验方法、系统及介质的有益效果是:
[0025]1、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确定混动变速器在不同运行模式、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下润滑油的供给情况;
[0026]2、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确定混动变速器达到最大倾斜角所需的润滑油油量;
[0027]3、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确定混动变速器的极限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混动变速器试验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较佳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S10,搭建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包括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倾斜角度工装和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
[0034]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和不同运行模式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
[0035]步骤S30,根据所述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判断是否试验通过。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包括驱动电机、两加载电机、测控系统、数采系统和温控系统。
[0037]所述混动变速器上下坡、左右倾、制动或向前加速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搭建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装置包括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倾斜角度工装和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不同倾斜角度和不同运行模式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30,根据所述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判断是否试验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机混合动力试验台架包括驱动电机、两加载电机、测控系统、数采系统和温控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变速器油量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获取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在预先设定的不同坡度下需要润滑的部位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的步骤包括:步骤S201,按照整车安装角度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安装至所述试验台架上,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坡度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202,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2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2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203,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30%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30%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204,更换所述倾斜角度工装,将所述透明壳体混动变速器翻转至上坡35%坡度,调整变速器油量为初始设计油量,启动所述试验台架,使所述试验台架稳步运行预设时长,同步观察需要润滑的部位在上坡坡度35%时的搅油及油液飞溅情况;步骤S205,更换所述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博炜黄勇刘星蓝余永金科刘志军霍德祥尹曦林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