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2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洒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包括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输出端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滑动安装有若干连接机构,位于所述导轨中间位置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轨,一个所述连接机构输出端铰接安装有两个喷洒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控制伸缩缸运行就能实现导轨的升降,从而在连接机构的效果下,带动拼接的喷洒机构进行左右的移动,从而实现拼接的喷洒机构整体长度的改变,从而改变喷洒范围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转动矩形管就能实现带动所有进行连接的转筒进行旋转,进而实现仅让第一喷洒口喷洒还是让第一喷洒口和第二喷洒口一并喷洒的目的,从而改变喷洒密度。密度。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喷洒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土壤进行修复的处理装置中需要使用到催化剂喷洒装置。
[0003]如申请号201821155394.8,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药剂喷淋和紫外催化装置,包含依次设置的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处理单元中设有药剂喷淋装置和紫外催化装置,第二处理单元中设有紫外催化装置;第一处理单元中的药剂喷淋装置和第一紫外催化装置依次安装在出料传送带上;出料传送带末端的土壤下落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紫外催化装置;出料传送带末端的下方设有第二级传送带。第二处理单元中设有第三紫外催化装置,第三紫外催化装置设置在第二级传送带上方。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污染土壤异位修复的药剂喷淋和紫外催化装置,同时具备药剂喷淋和紫外催化功能,还具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易于操作和结构安全稳定等优点。
[0004]就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5中就安装有喷洒装置(1

)。
[0005]综上,都说明了喷洒装置在土壤修复装置中的应用。
[0006]但是,目前的喷洒装置的安装方式多为固定式安装,则存在的技术问题是:不能对喷洒范围进行调节,进而不能扩大修复范围,进而延长该喷洒范围内土壤的修复时间,目前通过更换喷头能一定程度的扩大喷洒范围,但于单个喷头的喷洒密度又会造成影响,所以本申请主要想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影响单个喷头喷洒密度的情况下改变喷洒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r/>[0007]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包括伸缩缸,所述伸缩缸输出端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滑动安装有若干连接机构,位于所述导轨中间位置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轨,一个所述连接机构输出端铰接安装有两个喷洒机构;
[0010]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两根所述支杆端部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喷洒机构,两根所述支杆的铰接位置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中的滑块;
[0011]所述喷洒机构包括顶部与所述支杆端部铰接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洒口和第二喷洒口,所述外套筒内部防位移式的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一体连接有矩形管,所述转筒设有与所述矩形管尺寸匹配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与所述矩形管内部中空且相互之间连通,所述转筒设有与所述第一喷洒口位置对应的第一出水孔,所述转筒于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转筒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同一
水平面的第三出水孔,所述第三出水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喷洒口。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外套筒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转筒安装有位于所述环形槽内的轴承,这样的设计,保证转筒不发生相对于外套筒的位移的同时,保证了转筒的转动效果。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筒与所述外套筒一并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喷洒口两侧和所述第二喷洒口两侧的阻水圈,这样的设计,防止水泄漏。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喷洒口和第二喷洒口输出端均连接有可调节式雾化喷头,这样的设计,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喷洒效果。
[0015]进一步限定,位于端部的所述矩形槽安装有堵块,这样的设计,起到封堵效果的同时,调节时取下堵块就能实现对转筒的便捷转动。
[0016]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控制伸缩缸运行就能实现导轨的升降,从而在连接机构的效果下,带动拼接的喷洒机构进行左右的移动,从而实现拼接的喷洒机构整体长度的改变,从而改变喷洒范围的目的;
[0018]2、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转动矩形管就能实现带动所有进行连接的转筒进行旋转,进而实现仅让第一喷洒口喷洒还是让第一喷洒口和第二喷洒口一并喷洒的目的,从而改变喷洒密度。
附图说明
[0019]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喷洒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6]伸缩缸1;导轨2;喷洒装置1


[0027]连接机构3;支杆31;连接杆32;滑块33;
[0028]喷洒机构4;外套筒41;第一喷洒口42;第二喷洒口43;转筒44;矩形管45;矩形槽46;第一出水孔47;第二出水孔48;第三出水孔49;
[0029]环形槽411;阻水圈412;轴承441;可调节式雾化喷头421;堵块46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包括伸缩缸1,伸缩缸1输出端连接有导轨2,导轨2滑动安装有若干连接机构3,位于导轨2中间位置的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于导轨2,一个连接机构3输出端铰接安装有两个喷洒机构4;
[0032]连接机构3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31,两根支杆31端部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喷
洒机构4,两根支杆31的铰接位置连接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连接有滑动安装于导轨2中的滑块33;
[0033]喷洒机构4包括顶部与支杆31端部铰接的外套筒41,外套筒41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洒口42和第二喷洒口43,外套筒41内部防位移式的转动安装有转筒44,转筒44一体连接有矩形管45,转筒44设有与矩形管45尺寸匹配的矩形槽46,矩形槽46与矩形管45内部中空且相互之间连通,转筒44设有与第一喷洒口42位置对应的第一出水孔47,转筒44于第一出水孔47的对角位置设有第二出水孔48,转筒44设有与第二出水孔48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出水孔49,第三出水孔49位置对应第二喷洒口43。
[0034]本实施案例中,在使用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的时候,将伸缩缸1固定安装在需喷洒的区域上侧,并对喷洒机构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使喷洒机构4不能进行上下移动,然后再将催化剂的输出端与位于端部的矩形管45进行连接,即可开始使用;使用期间,若需对喷洒范围进行调节,控制伸缩缸1运行,就能带动导轨2上升或下降,因为喷洒机构4不能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所以在连接机构3的效果下,支杆31呈V型的张开或收拢,就拉动了相邻的两个喷洒机构4进行相对或相反方向的移动,即矩形管45在矩形槽46中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喷洒机构4整体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光催化助剂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缸(1),所述伸缩缸(1)输出端连接有导轨(2),所述导轨(2)滑动安装有若干连接机构(3),位于所述导轨(2)中间位置的所述连接机构(3)固定安装于所述导轨(2),一个所述连接机构(3)输出端铰接安装有两个喷洒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相互铰接的两根支杆(31),两根所述支杆(31)端部分别铰接安装于两个所述喷洒机构(4),两根所述支杆(31)的铰接位置连接有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连接有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2)中的滑块(33);所述喷洒机构(4)包括顶部与所述支杆(31)端部铰接的外套筒(41),所述外套筒(41)底部安装有第一喷洒口(42)和第二喷洒口(43),所述外套筒(41)内部防位移式的转动安装有转筒(44),所述转筒(44)一体连接有矩形管(45),所述转筒(44)设有与所述矩形管(45)尺寸匹配的矩形槽(46),所述矩形槽(46)与所述矩形管(45)内部中空且相互之间连通,所述转筒(44)设有与所述第一喷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悦罗进付薛衡廖文意李超李梦琪蒙楠茜张腾李枘珂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