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其汇流排、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89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其汇流排、汽车,这种汇流排包括绝缘基体以及汇流排电路,绝缘基体内形成有空腔,汇流排电路设置于绝缘基体的空腔内,汇流排电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电触点,并通过绝缘基体至少在其沿厚度方向一侧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伸出绝缘基体的内部,和对应的电芯的极柱连接。这种汇流排在装配至电池包时,由于其将汇流排电路设置于绝缘基体的空腔内,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的绝缘部件和支撑部件,减少了电池包的零件数目,进而节约了具有这种汇流排的电池包的安装空间,也便于具有这种电池包的汽车的底盘布置。布置。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及其汇流排、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及其汇流排、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也日益尖锐。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电池包占据整车大量的空间、质量。随着电池电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池箱体的体积也越来越大。同时,为了保证电池包的结构强度以及抗撞击能力,因此,汽车设计人员需要在电池包内设置大量部件来增加电池包的安全性问题,从而导致电池包的体积增大。
[0003]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包含多个圆柱形电芯模组,每个圆柱形电芯模组一般是由多个单体电芯串并组成,先由几个电芯并联成一组,再由多个组的电芯串联成一个模组,这些单体电芯的极柱通过汇流排实现连接。在圆柱形电芯模组的外部,需要设置用于隔热和绝缘的部件,防止汇流排发生故障。三者在电芯模组的高度占用很多空间,从而不利于电池包在车身底盘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电池模组中,在电芯模组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隔热、绝缘部件以及汇流排部件,进而导致在电芯模组的高度方向占用很多空间,不利于电池包在车身底盘的布置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汇流排,这种汇流排包括绝缘基体以及汇流排电路,绝缘基体内形成有空腔,汇流排电路设置于绝缘基体的空腔内。
[0006]其中,绝缘基体至少在其沿厚度方向一侧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汇流排电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电触点,多个导电触点和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多个导电触点中各导电触点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伸出绝缘基体的内部。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汇流排在装配至电池包时,由于其将汇流排电路集成设置于绝缘基体的空腔内,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的绝缘部件和支撑部件,减少了电池包的零件数目,进而节约了电池包内的安装空间,有利于电池包在车身底盘的布置。
[0008]并且,在保证绝缘基体与外界其他部件绝缘的前提下在绝缘基体上形成的多个连接部,能够保证汇流排电路上对应的导电触点能够伸入绝缘基体的内部与电芯的极柱连接,保证绝缘基体内的汇流排电路和电芯的极柱的连接稳定性。
[0009]此外,绝缘基体能够很好地保护汇流排电路,改善了汇流排电路的工作环境,避免汇流排电路在发生晃动时被其他部件损坏导致短路,进而保障了汇流排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汇流排,这种绝缘基体包括在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边缘均形成沿绝缘基体
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第一盖板的侧壁与第二盖板的侧壁沿厚度方向对应,且第一盖板的侧壁与第二盖板的侧壁连接,以使得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形成空腔。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汇流排在装配时,由于绝缘基体采用分体结构,首先将汇流排电路放置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然后通过第一盖板的侧壁与第二盖板的侧壁连接,以将两者之间的汇流排电路包裹起来,起到保护汇流排电路的作用。这种结构相比于整体成型的绝缘基体,更加利于工人的装配,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
[00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第一盖板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
[0013]其中,多个连接部在绝缘基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呈阵列分布,以形成两列连接部,其中,每列连接部所包含的各连接部在绝缘基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
[0014]汇流排电路的多个导电触点中至少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导电触点并联,汇流排电路铺设在第一盖板靠近第二盖板的壁面上。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汇流排在使用时,将汇流排的第一盖板设置为靠近电芯的一边,使得汇流排电路的多个导电触点通过第一盖板上的连接部连通电芯的极柱。而汇流排的第二盖板没有设置连接部,因此,汇流排的第二盖板一侧不需要设置电芯,并且,这种结构使得汇流排的第二盖板的结构更加简单,且支撑强度更大,能够更好地保护绝缘基体内的汇流排电路。
[0016]此外,这种汇流排的第一盖板上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呈阵列分布的多个连接部,使得与多个连接部对应的电芯也呈蜂窝状的阵列分布,使得电芯的排布更加紧凑整齐。
[0017]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汇流排,第二盖板的壁面上也形成有多个连接部。
[0018]汇流排包括两个汇流排电路,两个汇流排电路沿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对应的多个连接部连接电芯的极柱。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汇流排在使用时,由于汇流排的空腔内设置有两个汇流排电路,且分别通过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形成多个连接部,使得汇流排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电芯,且两侧的电芯共用一个汇流排,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安装空间。
[002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汇流排,汇流排还包括隔离板,隔离板设置在两个汇流排电路之间,以将两个汇流排电路沿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分隔开。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离板将绝缘基体内的两个汇流排电路沿厚度方向隔离开,避免两者发生接触从而短路,提高了这种汇流排的可靠度。
[002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汇流排,多个连接部中每个连接部均形成为:沿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朝向汇流排电路凹陷的凹部,凹部与电芯的端部相适配。
[0023]其中,凹部的底面设置通孔,以使得汇流排电路上对应的导电触点通过通孔连接电芯的极柱。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的端部嵌入绝缘基体上对应位置形成的凹部,避免电芯相对汇流排发生窜动,从而保证了电芯和汇流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这种汇流排在收到冲撞时,其所受到的冲击力会通过凹部传递到电芯的端部,保证在发生碰撞和一定变形时电芯的极柱不会首先发生形变,从而降低电芯的极柱被破坏的风险,提高了电池包的安
全性。
[002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框架以及多个电芯组,多个电芯组设置于框架内,多个电芯组中每一个电芯组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电芯,以形成至少一列电芯,至少一列电芯中每一列电芯所包含的各电芯在第一方向上依次排列,框架用于将电池包安装至车身,电池包还包括多个如上述任意一项的汇流排,多个汇流排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电芯组中的电芯与汇流排电路的导电触点一一对应。
[0026]其中,当电池包安装于汽车时,第一方向与汽车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汽车的宽度方向平行。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电池包在使用时,由于汇流排将汇流排电路设置在绝缘基体的空腔内,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的绝缘部件和支撑部件,减少了电池包的零件数目,进而节约了电池包内的安装空间。而绝缘基体增加了汇流排的结构强度、电绝缘性,在电池包被碰撞或挤压过程中,汇流排具有更高的强度以保持电芯的连接状态,降低了电池包的电芯外部短路的风险。
[002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绝缘基体以及汇流排电路,所述绝缘基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汇流排电路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的所述空腔内;其中所述绝缘基体至少在其沿厚度方向一侧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部,所述汇流排电路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电触点,所述多个导电触点和所述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所述多个导电触点中各导电触点通过对应的连接部伸出所述绝缘基体的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体包括在所述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边缘均形成沿所述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所述第一盖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盖板的侧壁沿所述厚度方向对应,且所述第一盖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盖板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空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壁面上形成有所述多个连接部;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基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呈阵列分布,以形成两列连接部,其中,每列连接部所包含的各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基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汇流排电路的所述多个导电触点中至少沿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导电触点并联,所述汇流排电路铺设在第一盖板靠近所述第二盖板的壁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壁面上也形成有所述多个连接部;所述汇流排包括两个所述汇流排电路,两个所述汇流排电路沿所述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上对应的所述多个连接部连接电芯的极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还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汇流排电路之间,以将两个所述汇流排电路沿所述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分隔开。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部中每个连接部均形成为:沿所述绝缘基体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汇流排电路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与电芯的端部相适配;其中所述凹部的底面设置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李旭伟赵雪顾楠周楚毅周戴戴陈旭崔忠荣孟祥斐谢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