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龚斌专利>正文

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45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具体主要为:(1)硫酸镍溶液中加氧化剂双氧水反应完全后,加碳酸钠,生成络合物沉淀出来,滤过除铁;(2)母液澄清后用P204,先用氢氧化钠均相皂化,逆流萃取,有机相用硫酸分段反萃得Cu盐酸反萃得Co、Mn、Ca、Zn等金属;(3)萃余液用P507,用氢氧化钠均相皂化,逆流萃取,有机相稀硫酸反萃镁,水相从中回收硫酸镁,余有机相加阳极液或稀硫酸反萃镍,从水相获电子级硫酸镍。该工艺无固废钙镁渣,工艺简单,无氟化物试剂消耗,成本低,不污染环境,金属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提取
,具体是一种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
技术介绍
从镍基体溶液中萃取分离钴、钙、镁、铜、锰、锌的方法已有很多报导,但采用萃取 法萃镁、萃镍分离钴、钙、镁、铜、锰、锌的方法报导甚少。目前电积阴极液的净化,较为通用 的方法为以传统的氟化钠、氟化铵或氟化铵的复合盐沉淀法除钙镁,然后将除钙镁后液进 P204萃取除铜锰锌钙钴,P507萃镍,使其达到生产99. 98%电镍阴极液的要求。(也可以达 到生产电磁极氧化亚镍的要求)。该方法优点是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但由于采用试剂沉淀 法除钙镁不但产生的固渣含镍高,金属收率低,而且由于引进氟对工业废水处理增加较大 困难,又由于使用试剂价格昂贵,增加了不少生产成本。最近公布的2007100715004专利方法(一种铜钴浸出液萃取除钙镁的方法)虽然 对高钴低镍溶液净化除钙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却不适合高镍、低钴溶液净化除钙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氟化物试剂、不产生固体钙镁渣的高纯镍萃取 提纯工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下列工艺与步骤(1)硫酸镍溶液中加氧化剂双氧水将其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待反应完全后, 加碳酸钠,Fe3+水解并与Na+生成络合物沉淀出来,滤过除铁;(2)母液澄清后选用萃取剂P204,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 均相皂化,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有机相用配制后的硫酸分段反萃得Cu 盐酸反萃得Co、Mn、Ca、Zn等金属;(3)萃余液选用P507萃取剂,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 皂化。在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两相分离,有机相加稀硫酸反萃镁,获水相 从中回收硫酸镁,余有机相加阳极液或稀硫酸反萃镍,从水相获电子级硫酸镍。上述步骤(1)中硫酸镍溶液在pH值为1. 5-2. 0和温度为40 50°C条件下,氧化 剂双氧水将溶液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待反应完全后,加碳酸钠将PH调至3. 8-4. 0左 右,Fe3+水解并与Na+生成络合物沉淀出来,滤过。上述步骤(2)中,有机相组成是10% (v/v)P204+260#溶剂油,皂化率是60% 80%,萃取温度在10 35°C ;步骤(3)中有机相组成是20% 30% (ν/ν) P507+260#溶剂 油,皂化率是70% 80%,萃取温度为10 35°C。 上述步骤(2)中,有机相组成是10 % (ν/ν) Ρ204+260#溶剂油,皂化率是70 %,萃 取温度在15 30°C ;步骤(3)中有机相组成是25% (v/v)P507+260#溶剂油,皂化率是 75%,萃取温度为15 30°C。 本专利技术的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与已有的纯镍萃取提纯工艺相比,采用溶剂萃取深度净化除钙镁,无固废钙镁渣,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昂贵的氟化物试剂消耗,消除了氟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也提高了金属收率;P204萃杂分段反萃,可获取较纯的钴溶液,使钴与铜锰 锌钙实现液液分离;P507共萃镍镁,分段反萃(反洗)可获得符生产电积镍要求和生产氧 化亚镍要求的合格镍溶液。采用共萃取分段反萃萃取工艺,既减少了 Cl—,NO3-及可溶性硅 胶对镍溶液的污染,又使镍溶液含镁得到合理控制,延长了阳极寿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对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制。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2)净化除铁硫酸镍溶液在pH值为1. 5-2. 0和温度为40 50°C条件下,氧化剂双氧水将溶液 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待反应完全后,加碳酸钠将PH调至3. 8-4. 0左右,这时Fe3+水解 并与Na+生成络合物沉淀出来,滤过除铁。净化除铁后料液成分<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2)P204 萃杂除铁后液经过过滤、澄清后送往P204萃取除杂工序,按杂质含量、反酸浓度、有机 相组成及皂化率控制流比;经过萃取除去其中Zn、Co、Cu、Mn、Ca等杂质元素。萃取剂选用 P204,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皂化。在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 皂化、逆流萃取。萃取后料液送P507工序分离镍、镁;有机相用配制后的硫酸分段反萃得Cu 盐酸反萃得Co、Mn、Ca、Zn等金属。P204萃取除杂技术条件有机相组成10 % (ν/ν) Ρ204+260#溶剂油皂化率70%萃取温度15 30°C萃余液pH值3· 8 4. 0反萃液稀硫酸、浓盐酸混合时间4分钟反应方程式如下P204 皂化(R,0) 2P00H+Na0H = (R,0) 2P00Na+H20P204 萃取2(R,0) 2P00Na+MeS04 = 2Me+Na2S04其中Me为 Zn、Cu、Co、Mn、Ca 等金属。硫酸反萃2RH+cus04= r2cu+h2s04其中,RH为萃取剂,R2Cu为萃取剂与铜形成的络合物r2cu+h2s04 = 2rh+cus04盐酸反萃 2Me+2HCl = 2 (R,0) 2P00H+MeCl2其中Me为 Zn、Co、Cu、Mn、Ca、Mg 等金属。1-1.萃取级数安排 段数I萃取I反萃C0 反萃Cu、Mn、Ca等反Fe |阜化|沉清<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2 Ρ507分离镍镁经过除杂后的萃取液送至Ρ507萃取工序,萃取剂选用Ρ507,稀释剂为260#溶剂 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皂化。在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萃取后 料液送生产高纯阴极镍、电磁级氧化亚镍原料。钴、镁;有机相用配制后的稀硫酸反萃镁、生 产电积镍可电积阳极液做洗液;生产电磁级氧化亚镍采用稀硫酸做洗液。实现了镍镁分离。Ρ507萃取分离镍镁技术条件有机相组成25%(ν/ν)Ρ507+260# 溶剂油;皂化率75%;萃取温度15 30°C ;萃余液pH 值5· 2 5. 5 ;反萃液稀硫酸或阳极液混合时间4分钟;反应方程式如下P507 皂化(R”0)2P00H+Na0H = (R” 0) 2P00Na+H20P507 萃取 Ni 2 (R” 0) 2P00Na+MeS04 = 2Me+Na2S04其中Me为Ni、Mg等金属硫酸反萃 2Me+H2S04 = 2 (R,,0) 2P00H+MeS04P204萃余液选用P507萃取剂,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皂化。在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两相分离,有机相加稀硫酸反萃镁,获水相 从中回收硫酸镁,余有机相加阳极液或稀硫酸反萃镍,从水相获电子级硫酸镍。2-1萃取级数安排<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2-2各段流比按杂质含量、反酸浓度、有机相组成及皂化率控制流比2-3反萃后硫酸镍溶液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纯镍萃取提纯工艺,主要包括下列工艺和步骤:  (1)硫酸镍溶液中加氧化剂双氧水将其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待反应完全后,加碳酸钠,Fe↑[3+]水解并与Na↑[+]生成络合物沉淀出来,滤过除铁;  (2)母液澄清后选用萃取剂P204,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皂化,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有机相用配制后的硫酸分段反萃得Cu盐酸反萃得Co、Mn、Ca、Zn等金属;  (3)萃余液选用P507萃取剂,稀释剂为260#溶剂油,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均相皂化。在室温下在萃取箱中连续皂化、逆流萃取,两相分离,有机相加稀硫酸反萃镁,获水相从中回收硫酸镁,余有机相加阳极液或稀硫酸反萃镍,从水相获电子级硫酸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龚斌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姚龚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