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07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该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铝杆校直装置和第二铝杆校直装置,且第一铝杆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一前导向机构、第一上下校直机构、第一水平校直机构、第一后导向机构和平台固定支架,平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导向机构,支撑平台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后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第一前导向机构增加2个横向轮,以及减少前后导轮校直机构的导轮个数,来降低导轮行进阻力,并固定铝杆防止穿铝杆时的铝杆向后滑动和脱落,还起到对导向轮调节机构进行调节高度的功能。度的功能。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校直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线也称扁丝、压扁线、平角线材或超窄带材,指的是截面近似圆角矩形的异性金属丝,由于扁丝形似带状,有时也被称为超窄扁带,相比常见的圆丝、扁丝这种形态,在散热性、焊接接触面积、抗疲劳度、硬度控制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0003]现有的用于扁线的校直装置如图1所示,前导向机构由4个轮子组成,其中2个为纵向轮,2个为横向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铝杆从进线口进入,经纵向轮和横向轮后,因前导向轮与前导轮校直机构间的距离较远,且进线铝杆本身是弯曲不平整的,偶尔发生铝杆向左右两侧抖动造成刮擦的现象,前导轮校直机构由7个导轮组成,导轮过多、导体行进阻力大,容易造成裸扁线尺寸和外观不良,后导向机构由2个纵向轮和2个为横向轮组成,铝杆经前导向机构、前后导轮校直机构后,通过后导向机构后再次与导轮接触,容易造成已经校直的铝杆再次发生弯曲的缺点;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用于扁线的校直装置,偶尔发生铝杆向左右两侧抖动造成刮擦,以及因导轮过多、导体行进阻力大,造成裸扁线尺寸和外观不良,还容易造成已经校直的铝杆再次发生弯曲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该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铝杆校直装置和第二铝杆校直装置,且第一铝杆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一前导向机构、第一上下校直机构、第一水平校直机构、第一后导向机构和平台固定支架,所述平台固定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后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上下校直机构,所述支撑平台顶部且靠近第一后导向机构的一侧顶部通过点焊固定有支撑块,且支撑块数量为两个,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校直机构;
[0008]所述第一前导向机构和第一后导向机构对称设置,且第一前导向机构和第一后导向机构均包括前后侧开口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两个纵向的纵向轮和两个横向的横向轮,所述纵向轮和横向轮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方形框架内壁,所述第一上下校直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三个上移动导向轮和四个下固定导向轮,所述上移动导向轮和下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校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包括三个后移动导向轮和四个前固定导向轮,所述后移动导向轮和前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铝杆依次通过第一前导向机构、第一上下校直机构、第一水平校直机构和第一后导向机构。
[0009]进一步的,且第二铝杆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二前导向机构、第二上下校直机构、第二水平校直机构和第二后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前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前端,所述第二后导向机构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后端,所述第二上下校直机构设置在固定块的一侧,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且靠近第二前导向机构的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支撑块,且支撑块数量为两个,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校直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前导向机构包括前后侧开口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四个横向的横向轮和两个纵向的纵向轮,两个所述横向轮组成第一组横向轮,另外两个所述横向轮组成第二组横向轮,所述第二上下校直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两个上移动导向轮和三个下固定导向轮,所述上移动导向轮和下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水平校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包括两个后移动导向轮和三个前固定导向轮,所述后移动导向轮和前固定导向轮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下校直机构和第二水平校直机构内均设置了一个导向轮调节机构,导向轮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轮轴滑动槽,第一调节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后并伸入轮轴滑动槽内,且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一螺母与第一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的下端连接有上移动导向轮的轮轴,导向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栓,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轮轴滑动槽,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螺母连接后并伸入轮轴滑动槽内,且第二调节螺栓和第二螺母连接后与后第二连接板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的下端连接有后移动导向轮的轮轴,所述第一上下校直机构下方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有集尘箱,集尘箱上设置有观察窗。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后导向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壳体内壁两侧,且转轴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转轴外侧套设有夹具,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部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连接有夹具调节把手。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是通过在第一前导向机构增加2个横向轮,实现减少铝杆拉动幅度,缩小铝杆滑动范围,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扁线的校直装置,偶尔发生铝杆向左右两侧抖动造成刮擦的问题;还通过减少前后导轮校直机构的导轮个数,实现降低导轮行进阻力,减少了挤压后裸扁线尺寸波动和外观不良现象;还通过将第一后导向机构的2个横向和2个纵向导轮取消,改成用于固定铝杆的夹具,实现了固定铝杆并防止穿铝杆时的铝杆向后滑动和脱落,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扁线的校直装置,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铝杆因自身重力因素滑落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还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第一螺母和第一连接板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导向轮调节机构进行调节高度,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扁线的校直装置,不能针对不同规格的扁线导体进行有效的校直的技术情况。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9]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前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后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前导向机构;101、第一上下校直机构;102、第一水平校直机构;103、第一后导向机构;104、第二前导向机构;105、第二上下校直机构;106、第二水平校直机构;107、第二后导向机构;108、壳体;109、转轴;111、夹具;2、第一组横向轮;3、纵向轮;301、横向轮;4、第二组横向轮;8、支撑平台;9、下固定导向轮;10、上移动导向轮;12、固定块;1401、后移动导向轮;1402、前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该校直装置包括第一铝杆校直装置和第二铝杆校直装置,且第一铝杆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一前导向机构(1)、第一上下校直机构(101)、第一水平校直机构(102)、第一后导向机构(103)和平台固定支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固定支架(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8),所述支撑平台(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导向机构(1),所述支撑平台(8)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后导向机构(103),所述支撑平台(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上下校直机构(101),所述支撑平台(8)顶部且靠近第一后导向机构(103)的一侧顶部通过点焊固定有支撑块,且支撑块数量为两个,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校直机构(102);所述第一前导向机构(1)和第一后导向机构(103)对称设置,且第一前导向机构(1)和第一后导向机构(103)均包括前后侧开口的方形框架(18),所述方形框架(18)内设置有两个纵向的纵向轮(3)和两个横向的横向轮(301),所述纵向轮(3)和横向轮(30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方形框架(18)内壁,所述第一上下校直机构(101)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三个上移动导向轮(10)和四个下固定导向轮(9),所述上移动导向轮(10)和下固定导向轮(9)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校直机构(10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包括三个后移动导向轮(1401)和四个前固定导向轮(1402),所述后移动导向轮(1401)和前固定导向轮(1402)在水平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且铝杆(23)依次通过第一前导向机构(1)、第一上下校直机构(101)、第一水平校直机构(102)和第一后导向机构(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扁线导体加工的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且第二铝杆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二前导向机构(104)、第二上下校直机构(105)、第二水平校直机构(106)和第二后导向机构(107),所述第二前导向机构(104)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8)的前端,所述第二后导向机构(107)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8)的后端,所述第二上下校直机构(105)设置在固定块(12)的一侧,所述支撑平台(8)的顶部且靠近第二前导向机构(104)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东文左劲松郑守国汪虎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