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矫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矫直设备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用,它能够将曲卷状态的钢筋、钢条挤压成笔直状态,从而裁切成需要的长度,但是现实的工程用材尺寸并不都一致,这就需要矫直设备的挤压间隙能够进行调节,而现有的调节方式仅能对一个相对的方向进行调节,经过的对象在调节后方向上可以被挤压平整,但在垂直方向上还是弯曲的,需要二次矫正,但由于矫直对象受力会发生偏转,所以经过两次矫直后仍会存在一些不明显的弯曲,因此矫直效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且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矫直对象的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排布的顶部配置架和底部配置架,所述顶部配置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顶部辊子组件,所述底部配置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部辊子组件,所述顶部配置架的顶部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顶部辊子组件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下排布的顶部配置架(11)和底部配置架(12),所述顶部配置架(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顶部辊子组件(1),所述底部配置架(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底部辊子组件(2),所述顶部配置架(11)的顶部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7),用于调节所述顶部辊子组件(1)相对于所述底部辊子组件(2)的距离,所述顶部配置架(11)的侧面设置有顶部角度调节柄(5),适于调节所述顶部辊子组件(1)的角度,所述底部配置架(12)的侧面设置有底部角度调节柄(6),适于调节所述底部辊子组件(2)的角度,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在所述底部配置架(12)的左方固定连接有左侧分配架(13),所述左侧分配架(13)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3),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在所述底部配置架(12)的右方固定连接有右侧分配架(14),所述右侧分配架(14)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4),所述左侧分配架(13)和右侧分配架(14)的下方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带动所述顶部辊子组件(1),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带动所述底部辊子组件(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辊子组件(1)包括一对与所述顶部配置架(11)活动连接的辊子架(122),所述底部辊子组件(2)包括一对与所述底部配置架(12)活动连接的辊子架(122),成对的所述辊子架(122)之间转动连接有矫直辊(1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包括与所述左侧分配架(13)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341),以及与所述顶部辊子组件(1)上的矫直辊(121)固定连接的第四轴体(348);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包括与所述右侧分配架(14)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体(341),以及与所述底部辊子组件(2)上的矫直辊(121)固定连接的第四轴体(348),同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轴体(341)和第四轴体(348)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可相对变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341)的端部通过第一万向节(343)活动连接有第二轴体(342),同一方向的第四轴体(348)远离所述矫直辊(121)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344)活动连接有第三轴体(346),所述第二轴体(342)与所述第三轴体(346)活动插接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挤压矫直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郏再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骏嘉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