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78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响应于判断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大于预设偏移值阈值时,则认为是疲劳驾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仅需要采集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就能够判断出是否为疲劳驾驶,故成本较低。本较低。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行驶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疲劳驾驶提醒大多数是采集人物各种特征值,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分析,通过摄像头获取待检的正面脸部视频,处理终端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处理,提取脸部各器官特征,通过分析眼睛、嘴等器官特征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判断依据包括眼睛睁开程度降低、瞳孔高度变小、眨眼时闭眼时间延长、频频打哈欠引起的嘴部张开等变化,进行人物状态分析,从而得出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如专利文献CN112396805B公开的疲劳驾驶提醒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用于配置有眼球追踪传感器的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当车载导航状态下,启动所述眼球追踪传感器,所述车载导航状态指所述移动终端作为导航设备设置在车辆中的状态;通过所述眼球追踪传感器定位驾驶者的目标眼球;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所述眼球追踪传感器采集所述目标眼球的眼球变化特征;若所述目标眼球的眼球变化特征与目标眼球变化特征匹配,则进行疲劳驾驶提醒,所述目标眼球变化特征是疲劳驾驶状态下眼球的变化特征。此方法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红外采集设备,并需要先进的算法技术来识别采集实时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与正常脸部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疲劳。且第一次使用前需要初始化驾驶员的脸部基础数据,操作十分繁琐,且成本较高。
[000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仅通过采集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就能判断是否出现疲劳驾驶,以降低疲劳驾驶判断系统的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响应于判断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大于预设偏移值阈值时,则认为是疲劳驾驶。
[0006]可选地,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具体为:通过报警预测公式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所述报警预测公式为;L=(T2

90)+(T1

25) ;其中,L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T2为车轮内壁温度;T1为车外温度;90表示常温下车轮内壁温度工作临界值,单位为摄氏度;25表示常温,单位为摄氏度。
[0007]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于判断为疲劳驾驶时,进行疲劳驾驶报警,具体为:当10℃<L≤20℃时,进行初级预警,以提醒驾驶员注意。
[0008]当20℃<L时,进行严重预警,以提醒驾驶员注意。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系统,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该计算模块与温度获取模块连接;以及判定模块,用于将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与预设偏移值阈值进行对比,并在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大于预设偏移值阈值时,判定为疲劳驾驶,该判定模块与计算模块连接。
[0010]可选地,还包括:疲劳驾驶报警模块,用于在判断为疲劳驾驶时发出报警提示,该疲劳驾驶报警模块与判定模块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通过报警预测公式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所述报警预测公式为;L=(T2

90)+(T1

25) ;其中,L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T2为车轮内壁温度;T1为车外温度。
[0012]可选地,所述疲劳驾驶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提醒单元,其设置在车内,用于发出语音进行预警,该语音提醒单元与判定模块连接;振动单元,其设置在方向盘上,用于发出振动进行预警,该振动单元与判定模块连接;当10℃<L≤20℃时,判断模块控制语音提醒单元或振动单元进行初级预警;当20℃<L时,判断模块控制语音提醒单元和振动单元同时进行严重预警。
[0013]可选地,所述温度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其安装在车轮内壁处,用于获取车轮内壁温度,该第一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模块连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轮内壁处,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车轮内壁温度,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其安装在车外,用于获取车外温度,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模块连接;将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外,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到车外的温度,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系统。
[0015]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调用时能执行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的步骤。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仅通过采集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就能够判断出是否出现疲劳驾驶,由于涉及的硬件少,计算的数据量少,且判断的逻辑简单,故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施例中车轮内壁温度升高的变化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0]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轮因高速转动产生发热,此发热会导致车轮内壁温度升高,其温度升高的规律见车轮温度变化图(参见图1),表现为初期一段时间温度上升较快,当达到一定值后升温速度会放慢。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是会缓慢提升。即车辆行驶的时间越长,车轮内壁的温度就会越高。然后再通过车身外的温度采集器获取车辆外部的环境温度。最后通过获取的车轮内壁温度与车外温度,使用报警预测公式计算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判断相对温度偏移值的大小,进而判断是否需要疲劳报警。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通过报警预测公式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其中,所述报警预测公式为;L=(T2

90)+(T1

25) ;其中,L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T2为车轮内壁温度;T1为车外温度;90表示常温下车轮内壁温度工作临界值,单位为摄氏度;25表示常温,单位为摄氏度。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响应于判断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大于预设偏移值阈值时,则认为是疲劳驾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具体为:通过报警预测公式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所述报警预测公式为;L=(T2

90)+(T1

25) ;其中,L为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T2为车轮内壁温度,T1为车外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判断为疲劳驾驶时,进行疲劳驾驶报警,具体为:当10℃<L≤20℃时,进行初级预警;当20℃<L时,进行严重预警。4.一种疲劳驾驶的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车轮内壁温度和车外温度计算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该计算模块与温度获取模块连接;以及判定模块,用于将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与预设偏移值阈值进行对比,并在当前的相对温度偏移值大于预设偏移值阈值时,判定为疲劳驾驶,该判定模块与计算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疲劳驾驶的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疲劳驾驶报警模块,用于在判断为疲劳驾驶时发出报警提示,该疲劳驾驶报警模块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