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19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器及下连接器,上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上端中心处的上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上部的上夹持臂机构组成,下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下端中心处的下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下部的下夹持臂机构组成;上夹持臂机构由上夹持臂及上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下夹持臂机构由下夹持臂及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通过上连接器、下连接器将焦炉炉门夹持于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上,与常规的旋转框架相比,有效避免了焦炉炉门主要维修部位被包围和遮挡,焦炉炉门检修方便快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连接器结构合理,对位准确,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炉门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焦炉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焦炉炉门的刀边、腹板、衬砖、弹簧等主要部位进行检修。授权公告号为CN 106967447 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焦炉炉门修理站的旋转框架及其使用方法”,旋转框架包括主框架及分别设于主框架上的炉门托辊止挡器、炉门本体止挡器、炉门挂杆及/或导向耳止挡器、炉门门栓止挡器;所述主框架的中部为焦炉炉门的容留空间,主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同轴设置回转轴,用于与焦炉炉门修理站的动力机构配合实现主框架与焦炉炉门的升降旋转动作。检修时,焦炉炉门通过焦炉车辆摘下后送到炉门修理站,将焦炉炉门挂于焦炉炉门修理站的旋转框架上,焦炉炉门随旋转框架一起旋转,用于对炉门刀边进行维修和检测。但是,其旋转框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对焦炉炉门各个部位的包裹和遮挡比较严重,维修和更换腹板、门栓及弹簧等部位时非常困难,只能将焦炉炉门从旋转框架中移出放至空地上再进行维修和更换。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 104388102 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修理焦炉炉门的旋转起落装置”,包括主框架、对接机构、旋转机构、起落机构、走行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对接机构和旋转机构安装在主框架上,主框架通过起落机构与走行机构连接,走行机构可沿地面导轨移动,控制系统控制各机构完成对焦炉炉门的对接夹持、旋转、起落、升降动作及走行台车走行动作。采用单边框架结构的主框架,维修炉门各部位更方便,维修效率高。对接机构由上对接头、下对接头和对接驱动器组成,上对接头和下对接头分别固定在主框架伸出臂内侧,并可在对接驱动器的驱动下完成对焦炉炉门本体铸件上、下两端的对接和夹持动作。但是,其没有记载主框架与焦炉炉门具体如何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通过上连接器、下连接器将焦炉炉门夹持于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上,与常规的旋转框架相比,有效避免了焦炉炉门主要维修部位被包围和遮挡,焦炉炉门检修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器结构合理,对位准确,适应性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连接器及下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上端的上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上部的上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下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下端的下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下部的下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为U形的单边框架结构;所述上夹持臂机构由上夹持臂及上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所述下夹持臂机构由下夹持臂及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上夹持臂驱动装置与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由伸缩套筒、滑块、直线驱动器、旋转轴及旋转驱动器组成;主框架的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上均开设横向安装槽及竖向安装
孔;旋转驱动器与直线驱动器均设于横向安装槽中,直线驱动器的移动端连接滑块;伸缩套筒设于竖向安装孔中,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分别设于对应伸缩套筒的定位孔中;上夹持臂、下夹持臂的非夹持端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轴花键连接,旋转轴连接对应的旋转驱动器;伸缩套筒的一端与滑块滑动连接并且滑动面为斜面;滑块沿移动方向在对应旋转轴穿过处开设槽口;在直线驱动器的作用下,滑块移动并通过伸缩套筒带动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向主框架内侧伸出或回缩;在旋转驱动器的作用下,旋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带动对应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转动实现被夹持焦炉炉门的转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座与焦炉炉门之间、下连接座与焦炉炉门之间均为拆卸地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座由一体结构的上连接座本体及上连接板组成,下连接座由一体结构的下连接座本体及下连接板组成;上连接板与焦炉炉门之间、下连接板与焦炉炉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均为向外收缩的锥台结构,上夹持臂在与上连接座的对接端设上套筒,下夹持臂在与下连接座的对接端设下套筒,上套筒与下套筒均设有与锥台结构相配合的锥形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均设有向外扩大的锥形孔,上夹持臂在与上连接座的对接端、下夹持臂在与下连接座的对接端均设与锥形孔相配合的锥台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套筒为内圆外方形结构,主框架上的竖向安装孔为相配合的方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与对应伸缩套筒的安装孔之间设轴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上连接器、下连接器将焦炉炉门夹持于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上,与常规的旋转框架相比,有效避免了焦炉炉门主要维修部位(包括炉门刀边、腹板、衬砖、弹簧等)被包围和遮挡,焦炉炉门检修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接器结构合理,对位准确,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向主框架内侧伸出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向主框架外侧回缩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中:1.焦炉炉门 2.主框架 3.上连接座 4.上夹持臂 5.下连接座 6.下夹持臂7.伸缩套筒 8.滑块 9.直线驱动器 10.旋转轴 11.旋转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连接器及下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1上端的上连接座3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2上部的上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下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1下端的下连接座5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2下部的下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2为U
形的单边框架结构;所述上夹持臂机构由上夹持臂4及上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所述下夹持臂机构由下夹持臂6及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上夹持臂驱动装置与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由伸缩套筒7、滑块8、直线驱动器9、旋转轴10及旋转驱动器11组成;主框架2的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上均开设横向安装槽及竖向安装孔;旋转驱动器11与直线驱动器9均设于横向安装槽中,直线驱动器9的移动端连接滑块8;伸缩套筒7设于竖向安装孔中,上夹持臂4、下夹持臂6分别设于对应伸缩套筒7的定位孔中;上夹持臂4、下夹持臂6的非夹持端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轴10花键连接,旋转轴10连接对应的旋转驱动器11;伸缩套筒7的一端与滑块8滑动连接并且滑动面为斜面;滑块8沿移动方向在对应旋转轴10穿过处开设槽口;在直线驱动器11的作用下,滑块8移动并通过伸缩套筒7带动上夹持臂4、下夹持臂6向主框架2内侧伸出或回缩;在旋转驱动器11的作用下,旋转轴10通过花键连接带动对应的上夹持臂4、下夹持臂6转动实现被夹持焦炉炉门1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炉门转运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上连接器及下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上端的上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上部的上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下连接器由设于焦炉炉门下端的下连接座及设于旋转起落装置主框架下部的下夹持臂机构组成;所述旋转起落装置的主框架为U形的单边框架结构;所述上夹持臂机构由上夹持臂及上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所述下夹持臂机构由下夹持臂及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组成;上夹持臂驱动装置与下夹持臂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由伸缩套筒、滑块、直线驱动器、旋转轴及旋转驱动器组成;主框架的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上均开设横向安装槽及竖向安装孔;旋转驱动器与直线驱动器均设于横向安装槽中,直线驱动器的移动端连接滑块;伸缩套筒设于竖向安装孔中,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分别设于对应伸缩套筒的定位孔中;上夹持臂、下夹持臂的非夹持端分别与对应的旋转轴花键连接,旋转轴连接对应的旋转驱动器;伸缩套筒的一端与滑块滑动连接并且滑动面为斜面;滑块沿移动方向在对应旋转轴穿过处开设槽口;在直线驱动器的作用下,滑块移动并通过伸缩套筒带动上夹持臂、下夹持臂向主框架内侧伸出或回缩;在旋转驱动器的作用下,旋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带动对应的上夹持臂、下夹持臂转动实现被夹持焦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蛟梁亮张奎爽袁朝晖郑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