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18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底盘功能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该结构安装于车辆底盘的前端和后端,且两套结构控制逻辑相反,所述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安装于主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还设置有副车架第一横轴和副车架第二横轴;抗俯仰杆,所述抗俯仰杆的中部与副车架活动连接;以及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上的抗俯仰组件,所述抗俯仰组件用于所述抗俯仰杆与车身之间以及抗俯仰杆与副车架第二横轴之间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车辆的当前工况进行所需要的抗俯或抗仰动作,从而实现抗俯仰功能,且结构简单,可根据车辆尺寸与用途的不同进行多种个性化自定义。的不同进行多种个性化自定义。的不同进行多种个性化自定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功能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车辆来作为日常代步工具,汽车的买家遍布世界各地,所要面对的路况也是各异的。用户们行驶路面的路面不平度差异相当大,给各汽车厂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想要车辆在高路面不平度的道路行驶顺畅,就要使悬架尽量的软,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车辆在急加速车辆“抬头”与急刹车车辆“点头”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一旦车辆发生严重的俯仰,会使得驾驶员与乘客的舒适性大幅降低,还会导致驾驶员在此时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会大幅下降,极易出现危险状况,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0003]如何低成本增加车辆的抗俯仰刚度成了很多汽车制造商面临的问题。而且做出的抗俯仰底盘结构要通用性强,方便加装与拆卸,或是在不同用途车型上进行不同的个性化,如加速能力强的轿车或跑车,需要更强的抗俯仰能力,而低速行驶的特殊功能车,对抗俯仰能力的需求可以适当降低。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该结构安装于车辆底盘的前端和后端,且两套结构控制逻辑相反,所述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包括:
[0006]安装于主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还设置有副车架第一横轴和副车架第二横轴;
[0007]抗俯仰杆,所述抗俯仰杆的中部与副车架活动连接;以及
[0008]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上的抗俯仰组件,所述抗俯仰组件用于所述抗俯仰杆与车身之间以及抗俯仰杆与副车架第二横轴之间的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车架与主车架之间焊接固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俯仰杆的中部设有T型结构,且所述T型结构与抗俯仰杆之间焊接固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车架第一横轴上有焊接吊耳,且吊耳与T型结构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俯仰组件包括:
[0013]用于实现抗俯仰功能的双向阻尼装置,所述双向阻尼装置设置有三组;
[0014]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前端的双向阻尼放置平台,所述双向阻尼放置平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双向阻尼装置下部的第一圆形凹槽(图中未示出);
[0015]开设于车身底部的方形凹槽,且方形凹槽内开设有两组用于放置双向阻尼装置上
部的第二圆形凹槽;
[0016]开设于所述抗俯仰杆后端的双向阻尼放置凹槽,所述双向阻尼放置凹槽内安装有一组双向阻尼装置;以及
[0017]固定安装于副车架第二横轴上的电机推拉杆,所述电机推拉杆与所述双向阻尼放置凹槽内的双向阻尼装置相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尼放置平台尺寸小于方形凹槽尺寸。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向阻尼装置在抗俯仰杆的前端设置有两组,在抗俯仰杆后端设置有一组。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型结构与抗俯仰杆还设有加强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该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控制策略简单,VCU通过车身加速度传感器测出整车加速度,从而判断车辆当前处于何种工况,随后VCU发送信号给推拉杆电机控制器,推拉杆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推拉杆上行或者下行,且上行和下行距离由推拉杆电机控制器控制,使得双向阻尼装置工作,达成当前工况下车辆所需要的抗俯或抗仰动作,从而完成抗俯仰工作;
[0023]结构方面,副车架通过焊接与主车架固定连接,抗俯仰杆通过吊耳与副车架活动连接,且连接可以拆卸,具有结构简单,可根据车辆尺寸与用途的不同进行多种个性化自定义。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副车架第一横轴与抗俯仰杆中部连接局部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0029]附图中:副车架1、抗俯仰杆2、主车架3、吊耳4、副车架第一横轴5、双向阻尼装置6、双向阻尼放置平台7、方形凹槽8、第二圆形凹槽9、双向阻尼放置凹槽10、副车架第二横轴11、电机推拉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1]请参阅图1

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该结构安装于车辆底盘的前端和后端,且两套结构控制逻辑相反,所述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包括:
[0032]安装于主车架3上的副车架1,所述副车架1上还设置有副车架第一横轴5和副车架第二横轴11;
[0033]抗俯仰杆2,所述抗俯仰杆2的中部与副车架1活动连接;以及
[0034]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2上的抗俯仰组件,所述抗俯仰组件用于所述抗俯仰杆2与车身之间以及抗俯仰杆2与副车架第二横轴11之间的连接。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抗俯仰组件还与VCU相连接;该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控制策略简单,VCU可以通过车身加速度传感器测出整车加速度,从而判断车辆当前处于何种工况,随后VCU将对抗俯仰组件进行控制,达成当前工况下车辆所需要的抗俯或抗仰动作,完成抗俯仰工作;结构方面,副车架1通过焊接与主车架3固定连接,抗俯仰杆2通过吊耳4与副车架1活动连接,且连接可以拆卸,具有结构简单,可根据车辆尺寸与用途的不同进行多种个性化自定义。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副车架1与主车架3之间焊接固定;
[0037]所述抗俯仰杆2的中部设有T型结构,且所述T型结构与抗俯仰杆2之间焊接固定;
[0038]所述副车架第一横轴5上有焊接吊耳4,且吊耳4与T型结构活动连接,该连接可以拆卸。
[0039]在本实施例中,T型结构本身也是通过焊接而成,先将其上部的“一”型部分安装于吊耳4内部,再将“|”型与“一”型部分焊接固连。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

图4,所述抗俯仰组件包括:
[0041]用于实现抗俯仰功能的双向阻尼装置6,所述双向阻尼装置6设置有三组;
[0042]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2前端的双向阻尼放置平台7,所述双向阻尼放置平台7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双向阻尼装置6下部的第一圆形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该结构安装于车辆底盘的前端和后端,且两套结构控制逻辑相反,所述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安装于主车架上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上还设置有副车架第一横轴和副车架第二横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俯仰杆,所述抗俯仰杆的中部与副车架活动连接;以及设置于所述抗俯仰杆上的抗俯仰组件,所述抗俯仰组件用于所述抗俯仰杆与车身之间以及抗俯仰杆与副车架第二横轴之间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与主车架之间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俯仰杆的中部设有T型结构,且所述T型结构与抗俯仰杆之间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第一横轴上有焊接吊耳,且吊耳与T型结构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俯仰车辆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俯仰组件包括:用于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磊王达肖峰宋世欣彭思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