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79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落料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为钟形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防尘罩本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能够降低物料的下落的速度,进而对落料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降低物料撞击进料端后的逸散;其次,防尘罩的上下端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防尘罩能够与不同尺寸的输送机进料口配合,使相衔接的进料口不处于敞口状态,有效防止粉尘逸散,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罩


[0001]本技术涉及防尘落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尘罩。

技术介绍

[0002]粮库粮食储藏设备的粉尘治理是目前我国对粮食储藏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输送机是我们粮食进仓作业普遍使用的设备,设备工作过程运转速度快,而输料系统的出料端至地面储料场料堆的距离较高,受高差、输送距离的要求,以及单个输送机运输能力、交叉、拐弯的限制,往往需要多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0003]当两个输送机头尾相连输送物料时,在两个输送机头尾转移物料的转载点处,由于上一个输送机的出料口与下一个输送机的进料口存在高度差,物料从上方输送机的出料口落向下方输送机的进料口时,由于物料落体速度快,且冲击力大,造成物料飞溅,会产生灰尘,不利于生产的同时也浪费了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落体速度快,且冲击力大,造成物料飞溅,产生灰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落料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为钟形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本体从上至下依次为上扩张部、中扩张部和下扩张部,其中,中扩张部向外扩张的幅度大于上/下扩张部向外扩张的幅度。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扩张部为向内侧凹陷的圆弧形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实现与落料管的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也通过紧固件实现与下方输送机进料端的可拆卸连接。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抱箍,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落料管的下端通过抱箍联接,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口也用抱箍联接。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本体为柔性结构。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本体为橡胶或硅胶材质,或所述防尘罩本体为帆布。
[0012]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防尘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使防尘罩本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能够降低物料的下落的速度,进而对落料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降低物料撞击进料端后的逸散。
[0014]2、通过使中扩张部的横截面积急剧增大,从而在中扩张部的下方(即下扩张部的位置)产生涡流,有效防止粉尘吸附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侧壁,进而防止粉尘从防尘罩与下
方进料口的连接处逸散。
[0015]3、通过抱箍和柔性防尘罩的配合,使防尘罩能够与不同尺寸的输送机进料口配合,只需调节抱箍的大小便能实现与不同大小进料口的对接,使相衔接的进料口不处于敞口状态,有效防止粉尘逸散,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图1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元件标号说明
[0019]1、防尘罩本体;11、上扩张部;12、中扩张部;13、下扩张部;2、落料管;21、密封圈;3、接料管;4、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1]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1,所述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与落料管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1为钟形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由于物料从落料管2下落至下方输送机的进料端,其速度会逐渐增大,而本技术通过使防尘罩本体1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根据文丘里效应,能够降低物料的下落的速度,进而对落料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降低物料撞击进料端后的逸散。
[0023]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本体1从上至下依次为上扩张部11、中扩张部12和下扩张部13。其中,中扩张部12向外扩张的幅度大于上/下扩张部13向外扩张的幅度。通过这种设置,使防尘罩本体1在中扩张部12的横截面积急剧增大,从而在中扩张部12的下方(即下扩张部13的位置)产生涡流,有效防止粉尘吸附到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侧壁,进而防止粉尘从防尘罩与下方进料口的连接处逸散。优选的,中扩张部12为向内侧凹陷的圆弧形,使落料更加流畅。
[0024]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实现与落料管2的可拆卸连接,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也通过紧固件实现与下方输送机进料端的可拆卸连接。在对接时,先将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连接到落料管2的下端,再将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罩设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口,再用紧固件进行紧固。其中,该紧固件可以是抱箍4,使防尘罩本体1的上端
与落料管2的下端通过抱箍4联接,防尘罩本体1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口也用抱箍4联接。
[0025]于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为柔性结构,例如橡胶或硅胶等材质,或帆布。通过抱箍4和柔性防尘罩的配合,使防尘罩能够与不同尺寸的输送机进料口配合,只需调节抱箍4的大小便能实现与不同大小进料口的对接,使相衔接的进料口不处于敞口状态,有效防止粉尘逸散,确保作业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0026]本技术的落料管2本体的上端与上方输送机的出料口相连接,因此,其通常与接料结构相连接,接料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接料斗、过渡部和接料管3,落料管2的上端配合套设于接料管3的管外。为防止落料管2和接料管3的连接处粉尘泄露,所述落料管2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21,所述密封圈21设于落料管2本体的上端开口处。
[0027]进一步的,为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圈21的外周设有一圈向下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包覆于落料管2的上部开口处,所述密封圈21的内周紧贴于接料管3的外壁。通过设置密封圈21,可以使接料管3和落料管2相对上下移动时始终处于被相对封闭的状态,确保落料接料管3和落料管2之间的粉尘不会外逸。
[0028]更进一步的,过渡部用于连接接料斗和接料,因此其为天方地圆的结构,其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上端与落料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下端与下方输送机的进料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防尘罩本体为钟形结构,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从上至下依次为上扩张部、中扩张部和下扩张部,其中,中扩张部向外扩张的幅度大于上/下扩张部向外扩张的幅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扩张部为向内侧凹陷的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防尘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巧扣王逸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嘉粮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