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解决船板表面质量-表面粗糙问题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中厚板领域船板产量的扩大和钢板预处理设备的引进,质检人员在生产过 程中发现部分船板抛丸前无明显缺陷,抛丸后表面却存在类似水纹状的表面缺陷,如图 l所示。此种缺陷肉眼观察不明显,在强光照射下可观察到;表面基体出现凹凸,深度 在0.05mm以下,未超过标准和船级规范要求;缺陷在钢板表面呈不规律分布,轻微的只 在局部出现,严重的整板面都存在此种缺陷。这种表面缺陷降低了钢板表面的一致性, 在后续造船涂装工序中缺陷会得到明显的体现,主要影响了船体面板的使用。为明确概 念,将上述缺陷定义为表面粗糙。 船板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总体建造质量和船舶在海水中的服役寿 命。随着造船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厂对船板表面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 各大船厂已陆续将表面粗糙作为其表面质量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标准已经超过国 标和船级规范的要求。经调研目前国内各大钢厂生产的船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种表面 质量问题,都亟需找到解决船板表面粗糙问题的方案。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 提高船板表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解决船板表面粗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加热工艺:钢坯出炉温度在1200-1260℃、在炉时间为180-320min,加热速度控制在1.0~1.2mm/min; (2)轧制工艺: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轧制方式采用多块套轧,确保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终轧温度在800-850℃; (3)轧后冷却工艺: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在600-700℃,冷却速率10~8℃/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元春,王传财,沈开照,马国金,刘印良,王立坚,杨洪智,董占斌,张跃飞,尤利国,李秋,王永杰,黄毅,郑翠军,田士平,白学军,沈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