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95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中间设有转盘,所述工作台顶端以及所述转盘的顶端设有夹紧装置,所述转盘顶端设有内部打磨装置,所述工作台顶端远离所述夹紧装置的两侧设有外部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工作台顶端增设夹紧机构和外部打磨装置,通过控制器对伸缩缸和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对轴承圈内外部夹紧的切换,通过电机带动转盘使夹紧的轴承圈转动从而与打磨板接触完成内部和外部的打磨,无需替换打磨抛光装置,伸缩缸的转杆的设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轴承圈的固定和抛光,结构简单,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整体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生产
,具体为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在轴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轴承圈进行抛光处理。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7992101U公开了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操作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安装有矩形框板,且驱动组件用于带动矩形框板转动,矩形框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贯穿设置有转杆,且固定板与转杆的结合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板的顶端固定有旋钮,固定板的底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矩形框板的相对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本技术通过拧动旋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借助第一锥形齿轮与两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带动两螺纹丝杆转动,使之以丝杆传动的方式调节两抛光块的间距,从而满足对不同尺寸轴承圈内壁的抛光处理,使得该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中间设有转盘(101),所述工作台(1)顶端以及所述转盘(101)的顶端设有夹紧装置(2),所述转盘(101)顶端设有内部打磨装置(3),所述工作台(1)顶端远离所述夹紧装置(2)的两侧设有外部打磨装置(4),所述外部打磨装置(4)包括转杆(401)、第一丝杆(402)、第二丝杆(403)、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连接杆(406)、移动槽(407)以及挤压板(408),所述工作台(1)顶端且位于所述转盘(101)的两侧设有移动槽(407),两个所述移动槽(407)内分别设有第一丝杆(402)以及第二丝杆(403),所述第一丝杆(402)靠近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连接设有转杆(401),所述第一丝杆(402)与所述第二丝杆(403)靠近端均设有第一齿轮(404),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04)的底端设有第二齿轮(405),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05)之间连接设有连接杆(406),所述第一丝杆(402)以及所述第二丝杆(403)顶端靠近所述移动槽(407)设有挤压板(4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402)与所述第二丝杆(403)螺纹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408)与所述第一丝杆(402)以及所述第二丝杆(403)丝母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04)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兰熊芳徐茂红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双喜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