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94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通过翻转式的上装夹座以及两组小型密封液压缸的设置,使得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得到了缩减,通过同步性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两组小型的密封液压缸在对下装夹座进行抬升时,下装夹座四角处的升降柱在齿轮穿的限制下只能同步上升下降,避免了两组密封液压缸的同步性不足,从而保证了下装夹座在上下移动时的水平度,从而使得密封夹具密封更加紧密。得密封夹具密封更加紧密。得密封夹具密封更加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相关
,具体为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密性检测装置和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各种工业产品、部件或系统的密封性能和气密性,这些产品、部件或系统可能包括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家电、管道系统等。气密性检测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防止泄漏、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
[0003]传统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大型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由于工件体积较大,因此密封夹具体积也较大,导致需要大尺寸的液压缸才能对密封夹具进行夹紧密封,占用空间较大,同时在密封夹具体积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装夹座在升降时出现倾斜导致密封夹具密封性不佳的情况,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传统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对大型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占用空间较大且装夹座容易倾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检测支架,所述检测支架上通过密封液压缸固定安装有下装夹座,所述下装夹座底部设置有同步性调节机构,所述下装夹座后部两侧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通过翻转轴活动连接有上装夹座,所述上装夹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密封夹具,所述下装夹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密封夹具,所述检测支架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组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输出端与上装夹座活动连接,所述翻转轴一侧设置有定位卡销,所述下密封夹具通过弹性软管与支撑底座一端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下密封夹具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支架一侧设置有控制柜。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液压缸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液压缸对称分布在下装夹座下方,所述同步性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所述下装夹座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呈矩形四角分布,所述检测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四组升降套,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分别贯穿四组升降套,且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均通过复合套与升降套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柱、第二升降柱、第三升降柱和第四升降柱上均加工有升降齿,所述第一升降柱通过升降齿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升降齿与第二升降柱传动连接,所述第
一传动轴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杆上,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杆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杆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三伞齿轮啮合有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三传动杆上,所述第三传动杆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上,所述第三传动杆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升降齿与第三升降柱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通过升降齿与第四升降柱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支架前部两侧通过螺栓各固定安装有一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有固定卡勾,所述固定柱上活动安装有锁定气缸,所述锁定气缸的输出端与固定卡勾活动连接,所述上装夹座前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组锁定卡合柱,所述锁定卡合柱与固定卡勾相互卡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销包括中空销套,所述支撑立柱上端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中空销套,所述中空销套内设置有角度定位销,所述角度定位销与装夹座定位孔相对,所述角度定位销后端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中空销套一侧开设有L型槽,所述角度定位销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调节栓。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装夹座上表面以及上装夹座的下表面均加工有T型槽,所述下装夹座和上装夹座通过T型槽与T型螺栓的配合固定安装有下密封夹具和上密封夹具。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夹具和上密封夹具内加工有用于放置待检测工件的压力腔,所述下密封夹具和上密封夹具之间设置有加强气密性的密封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压力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压力控制模块负责对检测系统内部的压力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在检测过程中压力稳定且在设定范围内,主要利用空气压缩机输出端的压力调节器对气压进行调节,根据下密封夹具内的压力传感器的反馈来调节输出压力大小,从而根据待测产品的要求设定检测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系统内部的压力,并将压力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压力传感器模块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压力曲线绘制以及压力泄漏量的计算;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设置参数、查看检测结果和进行故障排除;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上位机或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远程监控和生产过程控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需要进行压力衰减分析和流量分析;其中所述压力衰减分析是指通过对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分析出压力衰减曲线,通过拟合曲线,计算出工件的泄漏率和气密性;所述流量分析是指通过对流量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出流量变化曲线,通过拟合曲线,计算出工件的泄漏率和气密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系统在对数据进行压力衰减分析和流量分析前,首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归一化操作,以便后续算法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数据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S2.去噪:通过滤波等方法去除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高数据的可靠性;S3.归一化: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度量标准,方便后续算法的处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翻转式的上装夹座以及两组小型密封液压缸的设置,使得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体积和成本得到了缩减,通过同步性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两组小型的密封液压缸在对下装夹座进行抬升时,下装夹座四角处的升降柱在齿轮穿的限制下只能同步上升下降,避免了两组密封液压缸的同步性不足,从而保证了下装夹座在上下移动时的水平度,从而使得密封夹具密封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装夹座闭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卡销拆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同步性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同步性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本专利技术气密性检测系统示意图。
[00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置有检测支架(2),所述检测支架(2)上通过密封液压缸(3)固定安装有下装夹座(4),所述下装夹座(4)底部设置有同步性调节机构(5),所述下装夹座(4)后部两侧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立柱(6),所述支撑立柱(6)上通过翻转轴(7)活动连接有上装夹座(8),所述上装夹座(8)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密封夹具(10),所述下装夹座(4)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密封夹具(11),所述检测支架(2)两侧各活动连接有一组翻转气缸(12),所述翻转气缸(12)的输出端与上装夹座(8)活动连接,所述翻转轴(7)一侧设置有定位卡销(18),所述下密封夹具(11)通过弹性软管(19)与支撑底座(1)一端的空气压缩机(20)连接,所述下密封夹具(1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1),所述检测支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柜(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液压缸(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液压缸(3)对称分布在下装夹座(4)下方,所述同步性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所述下装夹座(4)底部通过螺栓与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呈矩形四角分布,所述检测支架(2)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四组升降套(505),所述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分别贯穿四组升降套(505),且所述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均通过复合套与升降套(50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柱(501)、第二升降柱(502)、第三升降柱(503)和第四升降柱(504)上均加工有升降齿(506),所述第一升降柱(501)通过升降齿(506)啮合有第一齿轮(507),所述第一齿轮(507)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轴(508)上,所述第一传动轴(508)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2)上,所述第一传动轴(508)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509),所述第二齿轮(509)通过升降齿(506)与第二升降柱(50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508)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一伞齿轮(510),所述第一伞齿轮(510)啮合有第二伞齿轮(511),所述第二伞齿轮(511)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杆(512)上,所述第二传动杆(512)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2)上,所述第二传动杆(512)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伞齿轮(513),所述第二传动杆(512)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伞齿轮(513),所述第三伞齿轮(513)啮合有第四伞齿轮(514),所述第四伞齿轮(514)通过键槽固定安装在第三传动杆(515)上,所述第三传动杆(515)通过两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检测支架(2)上,所述第三传动杆(515)上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516),所述第三齿轮(516)通过升降齿(506)与第三升降柱(503)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515)一端通过键槽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517),所述第四齿轮(517)通过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童蒙养正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